对于神奇美丽的少数民族我一直很是向往,除了因为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因为偏远交通不便而未被现代工业文明过度严重污染的美丽景色,更多的是想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以及平日里的饮食起居。对于未知的神秘所保持的冲动和激情,我想是任何一个喜欢旅行的人都会如此。走马观花旅游似地的游览过不少民族,越来越多的感触到大工业时代的破坏力之巨,甚至与那些偏远到已经不能再偏远的荒山野岭的村寨里,处处都能看到文明时代的烙印。手机、电视、港台文化、都市的奇装异服... ...。
这些我们没理由也没权利苛责他们的改变,先不论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之下的他们是否幸福,我们至少知道生活在大工业时代下的我们,在越来越快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房子越来越高,吃的越来越好,穿的越来越好,和世界越来越近,看似一切都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生活中,我们却越来越茫然无措。这诚然和我们没有站在社会大潮的顶端有着直接关系,让我们无法去像那些超级成功人士那样可以左右可以掌控可以折腾时代的脉搏。朝中没有皇亲国戚的背景,又没有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机运巧合,如我这般沉默着生活着的人毕竟还是为大多数者。一切都在发展,我们自己疲倦了发展,但又有什么理由去苛责那些地方的刚刚起步的发展呢?无论好或者坏,那都不是咱们可以左右的变革。
为什么少数民族总是居住在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的偏远地带?在旅行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探讨过程。我们荒村野语的讨论者大都还是认同最直接的关系,就是因为当初最适合人类生息繁衍的中原地带的汉民过于强大。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汉族没有少数民族彪悍的民风和骁勇善战的尚武精神,更也没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多才多艺,历史上还很多次被上少数民族征服甚至灭族,北宋被金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明朝又被后金所灭,又差点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所灭(假如没有美国等全世界国家后来加入战团,结局还真不好说,毕竟国土基本丧失殆尽),这个问题是没法公开讨论的。
但是汉族有个最强大也是最无奈的优势,那就是———繁殖生育的能力。崖山之前的中原几乎被屠杀殆尽,但很快的,又聚集一起繁衍生息,没过多少年,总人数几乎又占据祖国的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奇迹。靠着这种奇迹,熬败了一次一次的被统治(是熬,不是抗争,因为我们的奴性太重,习惯了被统治并且还深以此为荣)。
扯远了,开始我们的少数民族之旅———黔东南之苗族。
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中说“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种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人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
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历史上几乎也是一个被驱赶被屠杀甚至灭族的苦难民族。他们最伟大最让人敬佩之处在于历经五次大型迁徙,跋山涉水千难万苦从中原地带到楚国又一路迁徙到云贵高原和世界各地———他们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自己的图腾和自己族人的信仰。
相对于湘西居住的苗族,黔东南的苗人苗寨更多了些安静祥和,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湘西生苗熟苗等等的复杂战争历史原因,还是因为这里居住的苗族相对集中单一,总觉的黔东南的苗族更汉化一点更多了些包容。也可能是时代发展的太快的原因,感觉那里远远没有前些年去湘西苗族村寨时的那么多的风俗忌讳和心惊胆颤。
从黔东南的首府凯里市的凯运司客运车出发,有一条很不错的旅行大环线。你可以选择先去发展和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善比较出名的千户苗寨,也可以先去相对安静相对原始原貌的朗德苗寨。一个是人群熙嚷的如凤凰古城一样的风景区,一个是安安静静民风质朴的原始苗寨。我很喜欢这环线,觉得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一个是因一个是果,我们的旅行之心,便是聚散因果的缘。
从凯运司车站出发,一路跟着巴拉河的流水溯溪蜿蜒而上,4元的票价经过20分钟左右的搭乘就先到达第一个苗寨——南花苗寨。南花苗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风景优美。
下车之后,顺着巴拉河上的南花桥拾阶而上,就进入了南花苗寨。寨子里面的路面大多是鹅卵石铺成,弯弯曲曲,和路边用青石红石堆砌而成的院落花墙以及近在咫尺错落有致的吊脚楼,让你的心瞬间就安静了下来。芦笙场、苗族图腾、神泉... ...这些景点刚翻修不久,据说前两年进行过一次大型的商业开发但并没有怎么成功。
南花苗寨的芦笙场建在山顶,一根高高的苗族图腾竖立在广场中,周围松柏环绕非常安静。站在另外一边的山顶,整个苗寨尽收眼底,炉榕公路像一条玉带月牙般环绕在半山腰,巴拉河就在寨子脚下缓缓流淌,那山,那水,那村寨,那安静,或者,那就是你梦中的故乡。
进入南花苗寨的寨门口有所南花小学,学校里有个黄老师。可以先把随身携带的行囊放在学校寄存一下,南花苗寨不大,一两个小时就足够游逛一圈。游玩结束后可以搭乘黄老师的私家车去他家——季刀苗寨。他家可以提供吃住,住宿60元左右一间屋。也可以从下车的地方搭乘去雷山和朗德方向的城乡巴士到达。(PS:南花苗寨寨门口下面的巴拉河有一块沙滩,很适合露营、烧烤)。
三棵树镇的季刀苗寨,坐落在巴拉河河畔,分为上下二寨,村寨沿山而建,古朴典雅的木质苗居,曲折宁静的窄巷,青石铺就的小道,百年古粮仓安然休闲,百年古步道典雅别致,无不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心灵的洗礼。
这里几乎没有游客,没有饭店旅馆,只有黄老师家前几年为了方便游客在自家的三楼设置了几张床作为接待。一家四口人,能歌善舞非常漂亮的女主人叫陈琴,30岁左右,还是村里的卫生员。一个年迈的老爷爷,一个很会模仿金鱼嘴表情的非常非常可爱的9岁的小丫头。你来了,也就成了她家的家人,一起吃饭喝酒一起玩耍唱歌跳舞,一起上山挖野菜,一起下河玩水。
我觉得我上辈子来过这里,不然对这个小小的村寨我也不会如此的熟悉如此真切的喜爱,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了,但这一切一切还是那么的亲切。安安静静的巴拉河安安静静的流淌了千年,我是你胸口安静了千年的那枚鹅卵石吗?岁月无声的流淌中,我仿佛已经聆听了你整整一千年的呼吸;我是你怀里那尾自由自在游荡的鱼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梦的清波梦的迷醉,梦的涟漪中你我相依相偎又是这整整了一千年的轮回。
一朵花一棵树,一座房子一条路;一座山一条河,一只小船一个我... ...满山野花开满坡,你东藏来我西躲,我要抓紧你的手,我们一起淌过河... ...
白天的时间这家里更加的安静了,黄老师和孩子都去了学校,女主人守在一楼的卫生所或者出去出诊,老爷爷也出去遛弯了,这家里就剩下了你自己。坐在二楼的开放式客厅阳台上,对面的整条河整座山还有身边整个安安静静的村寨都属于了你自己。村寨里很少见到有人路过,青石板的路上有一只扯高气扬的公鸡正领着一群母鸡威武的散步,路边有一条懒散的小黄狗在晒着太阳,就连那只调皮的小花猫也不知道溜达去了哪里。错落有序的吊脚楼写满沧桑,青青的屋脊上的瓦片绣着青苔,一两只勤劳的蜘蛛在忙碌着编织抓虫子的网。
阳光写满整个春天,你就坐在那里泡茶,一杯一杯的喝;你就坐在那里抽烟,一支一支的抽。时间就那样静止了,刹那就是永恒,不知不觉中你会放下手中的书,闭上眼睛你就成了这整个世界。睁开眼睛是假,闭上眼睛为真,右手的食指在此时此刻终于掐住了左手的轮回,那些风声那些鸟鸣,那些树那些花那三两只燕子剪乱了的三春绿柳,哪些是你的前世,哪些又是你的今生?
我很喜欢这巴拉河的名字,尽管我说不出巴拉的准确意思。她时而波澜时而婉约的流淌着,以一种平静缓和的语言方式在呢喃着一个又一个关于苗寨的传说。你可以不去聆听不去记忆,不去问这水从何处来又流向何处去,你就只要打上赤脚,在清澈的河水里走一走,你便会忘记身在何处心在何方了。
突然就像回到坐在家门口等家人回来煮饭的孩提时代,天都黑了,家人怎么还没回来煮饭呢?你就坐在家门口的石墩上玩着手里的泥巴团,看着村寨里的袅袅炊烟,看着那些牧归的水牛,看着这些熟悉的黄昏静谧的将你渲染。家人怎么还不回来煮饭呢?你等的不单单是家人煮熟的一碗饭,更多的,还有那家中灯火通明的温暖吧。
老爷子海量,吃饭的时候总会拉你喝上几碗米酒,就连女主人据说也不是一般男性可以拼的过的酒量。到了苗家就不要客气了,绝对是到处都有美酒,喝的越多大家越开心,喝到酣畅处更会拉上你唱一支山歌跳一曲苗族舞。腊肉腊肠,折耳根,薄荷叶,烟熏猪肉,自家地里刚刚拔出的小青菜,古旧的陶瓦碗陶瓦酒壶,还有热情洋溢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你不喝几杯你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你要有福气能遇到村寨里的酒席喜宴或者各种苗家人的节日,别客气,去参加吧,穿上华丽的盛装,尽情的吃尽情的喝尽情的跳,这里没人嘲笑醉酒的汉子和姑娘。
从季刀苗寨一路上去就是奥运圣火传递的地方——朗德苗寨。很近,7公里左右,你可以徒步可以搭车,还可以请黄老师送你一下。朗德苗寨也是分上下两个寨子——上寨和下寨。我建议你徒步过去,沿着巴拉河的方向一直走过去,景色非常的优美。途径美丽的朗德下寨,再穿过美丽的各种梯田,转过山脚就能看见朗德上寨了。
这些和以上都是免费参观的苗寨,只有寨子里的民俗博物馆和芦笙堂博物馆才会收费。这是个非常古老的苗寨,寨子里的古建筑群已经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上有一座木质结构的风雨桥,夏天好多人在那玩水洗车洗衣服。每年的三月,雷山、凯里、麻江、丹寨四县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都会来在此举行爬山活动,对歌,赛马,盛极时达万余人。
进入苗寨的游客都需要按照习俗喝下拦路酒,唱着山歌从山脚下要一直喝到进寨的寨门楼。妇女们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们则长袍马褂分列路两旁,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则换成了可以装下一两斤酒水的大牛角杯。如此一路想满饮进寨者,非牛饮鲸吞之辈绝对过不了。不过你不喝也没关系,接下轻轻的用嘴唇碰下酒杯表示一下谢意也就过了,除非是对本族亲友特别是相亲的队伍,一般不会强人所难。我2000年的时候第一次走苗寨,因为不懂这规矩,以为必须要喝不然就是大不敬,结果醉躺下整整两天。但醉醒之后,寨子里所看到的都是满怀善意的笑容,男人喝酒是一种态度,可以不能喝,但必须豪爽,这和东北的社交习俗有点相像。
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芦签场,场上铜鼓高悬,年轻人会在这里为客人献上传统的各种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到了最后时分,全村男女老少会拉上客人一起在场中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使狂欢活动达到高潮。
在大工业时代的车轮碾压下,这些美丽的习俗正在慢慢消失,剩下的则也是蕴含了更多的商业表演性质。但这都没有关系的,那些兜售小礼品的孩子那些穿上盛装拉客的村民,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或者不去理会也就是了。她们也要发展也要生活,没有义务为各地的游客保存下最原始最纯真的景象。那些吱吱呀呀的纺车,那些咔嚓咔嚓的织布机,那些各种新潮的手机电视,那些各种款式的各种家用汽车,这一些新老的交替,不也是一种景色一种时代的反思吗?
此刻窗前有雨,拈落三滴成念。这条环线的出世到此就算结束,下一站你可以途径雷山或者从三棵树镇去往闻名遐迩的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集村寨,各种苗家建筑各种旅游设施配套相当齐全,这里是黔东南旅行必须要到的地方。门票120元,在承包商各种方式的围堵下现在想逃票已经非常困难。翻山越岭的逃票难度太大,可以搭乘大门口外的摩托车,那些司机都是景区内的村民,可以自由出入,掩藏好身后的大包,司机会带你冲进景区。关于这黔东南最重头戏的景点,我不想写什么感受,酒绿灯红也罢,商业纷扰也罢,关于这出世的部分,我只有一句话:很值得去。
三棵树镇还有很多更加古老的苗寨,大乌烧苗寨、水牛寨、挂在悬崖上的养薅苗寨... ...想深度游的话,严重建议进入。那里你才能真切的感受苗家人的古老习俗和质朴、彪悍、甚至野蛮,只是这里几乎没有车辆进入,村寨里的老人很多不懂汉语,遇到雨天摩托车都进不去,没有饭店没有旅馆,一切靠你自己的旅行经验生存。苗家人很好客,吃住都不是问题,但要看你的社交户外能力,苗家人的民风也是非常的彪悍,这就是考验你的户外应对经验的时刻了。(PS:走那些相对荒芜的地方,钱财和相机不要轻易外露,首选住宿点学校、村长家里)
美丽而又神秘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去品读的地方,除了以凯里、台江、雷山所代表的苗寨风情之外,还有以黎平、从江、榕江所代表的侗族风情。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这里有太多太多美丽的景色美丽的传说、美丽的习俗美丽的人们。
一路的劳顿一路的风尘仆仆可千万莫要错过苗家人的美食,酸汤鱼、米豆腐、太阳鱼火锅、丝娃娃、腌肉腌鱼、狗肉火锅、侗族油茶、羊瘪牛瘪... ...。别忘了也带上舌尖,让味蕾陪你一起去旅行。
岁月如沙,记忆便是你手心里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一切的时光和美好都也会最终从指缝中一滴一滴一粒一粒的流尽。那些古老那些神秘也一样正在慢慢消失,那么,尽早的去吧,背上行囊,去走一次真真正正属于你自己的旅行。不要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行走,不要总是在别人的精彩里演绎,不用总是把一切旅行都变成一群人的狂欢,因为狂欢之后你会觉得除了狂欢便再一无所获,这会让你的旅行越来越迷惘,越来越不知道该往何处走,一袭青春旅行的华彩盛宴,徒剩下无边的落寞与虚无。
一个人旅行并不是孤独,更多的而是沉淀。那些无人的石板路,你静静的看村寨里的炊烟袅袅升腾的温馨;那些无人的山头,你静静的看日出日落那种澎湃的生机那种美丽而又多情的依依不舍。山水蕴含因果,日月自有轮回,天地之间又有何种狂欢会有如此的超然呢?少起点心少动点念,才会省下足够的情怀和精力去珍惜那些曾经动过的心起过的念。
静下来走一段路,静下来睡一个觉;静下来想一些人,静下来想一些事反省自己。时代发展的太快,要让自己的一切都偶尔的能静下来,静下来沉淀一下生活中的烦乱杂绪,静下来整理一下生活中的得失忧患————然后再次放飞自己,让自己自由自在尽情的去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