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薄薄的信笺,振开柔软而坚韧的双翅,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飞过千山万壑,跨过五洋四海,降落在每一个亲人、友人、恋人的手掌心里,甚至余温未散,或许泪迹未干。有时不需要去拆去读,有时又迫不急待,一睹为快。因为,里面的内容可能已经假想过一千次、一万遍,但是那或娟秀或苍劲的字体,或质朴或温柔的语气,却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值得慢慢去沉思与体味。
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有什么心里话要说,尤其是当面不方便或者不好意思直说的话,就可以直接了当地写出来,寄给对方。它简单、灵活、方便,没有外人的干扰。远隔山水之间而相互惦记的两个人,可以通过邮寄书信的方法进行对话、谈心、商量事情,比较婉转地表达一份思念、诉说近况以及互通友晤。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使用,它曾经在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迅速普及的今天,这些先进设备两端的人们,自说自话,急于给对方灌输自己的理念和想法,缺乏感情的投入和付出,几乎不顾对方的存在。但是,有一部分人仍然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着实令人欣慰。当一封信件投出去以后,那种期盼回信的心理,含有一丝丝渴望,夹杂着焦急和少许的哀怨,是甜蜜的折磨,是苦涩的回甘,是美好的纠结,充满了等待着的时时刻刻、分分秒秒。
书信,故名思义,包括"书"和"信"两部分。书,是指书写,不仅讲究格式,而且注重美感。字迹工整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体现出写信人的修养以及对收信人的尊重。首先,它是一种文字的艺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架结构,仿佛构建一间房,一座楼,倾注的是辛劳和心血。手机对话框或电脑屏幕上敲出的方块字,虽然横平竖直,但是没有任何温度和思想,不足以取。其次,它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当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梳理着思路,往事浮现在眼前。提起笔的那一刻,一定是情绪饱满,落下笔的那一刹,便如行云流水,借诸笔端顺畅流淌。信,是指内容,不仅要简洁利索,而且要真情实感。因为书信多是亲朋好友及熟人之间的一种联络方式,所以还要注意道德风尚,讲究文明礼貌,展现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作为一种媒介,书信的目的最为明确,或是相互问好,或是交流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是研讨问题,或是有事相托,等等。写信时,若不兜圈子,不说车轱辘话,而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自然就会收到句无虚发,经济明快的效果。而且写起来一定是得心应手,对方也准能心领神会。如果信的内容涉及面广,谈的问题也较多,那么动笔之前要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做出通篇的安排与布局,切不可语无伦次,信笔由缰。千万要记住,平常怎么说,信就怎么写,朴实无华,本色本香。如果装模作样,堆砌辞藻,反而会显得生疏,不诚恳,影响感情交流;或因咬文嚼字,弄巧成拙,闹出笑话。
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道出了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来年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将士们是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不只是战争时代,还是和平时代,一封家书都牵动着父与子、母与女、兄弟姐妹们的血脉亲情,字字如血,句句如泣。家书还有许多美好的别称,如“家禀”、“家问”、“家报”、“乡书”、“乡信”、“竹报平安”、“锦字”、“锦书”、“锦文”、“锦中书”、“锦字书”、“黄犬音”、“大书”等等,在名人名家的文中均有提及。茅盾《三人行》中说:“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明袁凯《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给年迈的父母亲,给心爱的他和她,给未来的小宝宝,给远涉重洋的同学,给近在咫尺的闺蜜,写一封信吧。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我们动手动脑用心用爱去写一封用情至深的信,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