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面对对方,我觉得你说的都对,但,好像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毕竟,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你能做的事儿,我不一定能做……我还是安心做好我能做的事情罢……
这个我们大多数人都遇到过,当别人滔滔不绝讲着自己不懂得东西的时候,比如自己会计系和金融系的同学谈到专业知识,自己会觉得你们学了这么久,肯定精通了,但是实际心理上是畏惧这种专业性的东西的,因为自己不懂,就感觉很难,然后就会有抵触心理。编程对于非程序员而言,真的是一个看似很难的领域,我很多时候很想知道,如果自己懂编程,面对密密麻麻的编码时,自己会是什么感觉呢?十分好奇,但之前还是给它下了“它很难”的定义。另一个例子,自己之前只会骑自行车时十分羡慕那些会骑摩托的,毕竟不用自己蹬,手稍稍一转就跑的很快,等自己学会了骑摩托,又开始羡慕那些会开汽车的,十分好奇,以至于学完车刚上路的时候激动的不行,而当到了现在,自己对这些早已没有了开始的那种好奇而又畏难的心理。
仅仅“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另外一个“自洽的世界里”。
细想想,你觉得跟自己无关,它也不一定会起到作用;但反过来,若是你觉得与自己无关,那么它一定不会起作用……
有些观念真的很重要,但它们要么太简单乃至于被人们轻视,要么太过违背直觉乃至于无法相信……
但,最可能让人们错过转折点、错过升级机会的,可能是这个:觉得那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就是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感觉没关系”是错觉,也常常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若是主动吸收那个观念,按照那个观念去做,就“事实上有关系”了;做不好不要紧,没人一开始就做得好,于是,拼命去做就是了
最底层的观念,常常披着“简单”的伪装,乃至于大多数人觉得无所谓,觉得自己已经理解……
很多重要的观念会伪装成“让你感觉跟自己没有关系”而使你生生错过且不自知。于是,你不仅要读,还要反复读;不仅反复读,还要假定每个观念都跟你有巨大的关系,调动所有感官为自己创造“带入感”,去琢磨、去研究、去想象,这个观念若是被自己吸收之后,自己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以为某些观念与自己无关而活在自洽的世界里,这个对自己的毒害实在是太大了。大学的时候,尤其是大一之后,我开始感觉读书无用。我们这些勤奋的鸟儿好像顿悟了一样,感觉再这么勤奋学下去不就成书呆子了吗?总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好好利用大好时光及时行乐啊。所以我身边的这么一票人就不怎么认真学了,开始玩,并且会嘲笑那些整天就知道上自习的书呆子。然而三年过去后,我们漫无目的地玩造成的后果是学业荒废了,一个稳定的拿得出手的兴趣都没有,而那些始终如一持续学习的同学,要么考研考入名校,要么出国留学,要么进入名企,看着自己简历上拼凑上的“闪光点”,后悔不已。
那时自己就是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么简单的观念给曲解了,谁说学习就是死学,就非得学成书呆子,如果是这样想,那说明我之前就是死学,就是书呆子式的学习。自己当时对会计专业的曲解也造成了自己不愿意学习会计,觉得学会计没出息,导致自己会计学的一塌糊涂……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当时选择专业时没有对各个专业的概念进行透析,而是凭自己之前肤浅的理解来处理现在遇到的问题。
只是想想自己近几年来错解的那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观念而导致自己错失的机会,就后背冒冷汗。
自己最近要单独拿出一整篇来详细写下自己近几年错解的概念以及现在正在错解的概念。
同时,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反思自己的底层核心能力,理清方向,完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