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人到中年你我无处安放的乡愁啊
——读《子弟》
文/苇眉儿
小时候的我,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长大。多年后,我回到故乡,站在原来老屋的地方,望着草木丛生的断壁残垣,心中生出无限的凄凉和感慨:故乡啊,故乡就在眼前,可是我却寻不到童年故乡的那份熟稔和亲切,熟悉的老屋坍塌不见了,亲切的相邻早已搬离去了异乡,儿时的玩伴不见踪影乡音难觅……
阅读潘一掷的《子弟》,我在书中俨然重现了重返故乡的感觉和思绪。虽然我并不是厂矿子弟中的一员,但那种对故乡怀念思旧的感觉大同小异。我开始怀念我的童年我的故乡我的左邻右舍,但我却发现已无处怀念,悲哀就在于此,可怕的正是无处怀念,没法子也没地儿安放这份浓浓的思乡情,因为一切都不见踪影,一切都烟消云散,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事事休。
唉!
怀旧小说《子弟》,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广阔背景下,描绘厂矿子弟一代人的吃喝拉撒油盐酱醋茶,历经北方——中原——南方这样辗转的人生轨迹,一一见证厂矿的兴盛发达、稳定发展再到衰退消亡的进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肯停歇,但是很多东西、很多事物、很多记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去,淡去……时代在变迁,社会正发展,故乡在一天天日新月异,我们,我们,我们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故乡,成为被故乡遗忘的外乡人。
“没头脑”小满、“不高兴”夏雷、漂亮女生严晓丹、水桶魏得罗、潮人庄哥、优秀的孟歌、王东东……昔日整天打打杀杀吵吵闹闹的小伙伴,转眼间各奔前程,工厂也在经济转型中走了下坡路,诸如下岗、打工、再就业等词儿也日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让人脸红又躁动不安的八卦故事,那些小伙伴之间的纯洁友谊,那些矿工子弟莫名的优越感和超级自信,都在故乡日复一日的衰败和消亡中次第消失、遗忘。当曾经熟悉的一切不复存在,当乡音难觅,当故乡成为记忆中一帧烙在心上的风景画,一切都覆水难收、轰然倒塌。
长大后的你我他,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但心中永远都映刻着故乡那个红太阳和那轮明月。当前路坎坷未来迷茫的那一刻,想想故乡,以及与故乡有关的人、事、景、物,心中就有某一处变得很柔软、很柔软,故乡早已渗入血脉进入骨髓,拌和着懵懂的童年岁月火热的青春年少,只可惜人到中年的你我,再也无处安放念想故乡的那一颗心。于是,怅然若失;于是,失落惆怅;于是,嗟叹蹙眉……腰封上那一句话说得好:“年少离开得多匆忙,后来就思念得多惆怅。”
不得不说,《子弟》作者潘一掷是个有心的人,他在豆瓣组建了“厂矿子弟”小组,让那些念叨“我是厂矿子弟,但是我却没有了故乡”人的无处安放的乡愁,终于拥有了心灵的一方天地:大烟囱,红砖楼,自给自足火红的厂矿生活……这些已成为尘封历史的一切,再次鲜活和延展,重新焕发崭新的生命力,你我虽无处怀念,但是幸好还有一些东西、物件、故事等来印证、诠释和延续。要知道忘记故乡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故乡遗忘,幸好我们还残存这样的某一些记忆。
唉,人到中年的你我虽已无处怀念,但这份思乡情渗透入骨髓,就像潘一掷在《子弟》中将那段不可复制的乡愁再次呈现书中的字里行间:有一种故乡,叫我们厂;有一种乡愁,叫矿工子弟。
谨以此怀念我们已逝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