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了杨绛的《我们仨》,大学时看到同学在读但无奈心中无感,这次也是因为实在闲赋无聊,而且刚好需要凑单才能包邮,于是才买下这本书,磨了好几天也终于完成阅读。
实话说,我心中十分感动,因为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回忆录,记录的是杨绛一家三口的多灾多难和欢乐时光,以及最后三人的失散。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却完完整整地经历了中国最艰难的那几十年,彼此仍旧相亲相爱,杨绛一人独自面对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相继离世,心如浮萍,寻觅归途,令人惋惜动容。
本书中最最精彩的当属第二部分,杨绛将丈夫和女儿的离去描述成是一场梦,梦的最后,女儿生病住院,丈夫虚弱卧船,她居于客栈,白天奔波照顾丈夫,晚上做梦飞到女儿身旁守护,同是她最珍惜的人,依依眷恋却也敌不过生命流逝,也许在她心里这本就是一场“万里长梦”,梦醒之后,丈夫依然在身边酣睡,女儿依旧依偎在旁。
杨绛一家三口都是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而且对于学术孜孜不倦,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死亡的考虑也会越来越多,或许一切都还未发生之前,在杨绛心中对于死亡和失去已经做了无数个设想,既担忧自己先走,留下家人伤心,也害怕家人先走,留下自己伤心,但心中也是无奈的吧,因为人力太过微薄,无以撼动天命,第一部分老来之梦就是最好的说明。
文段: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杨绛回忆一家三口过往时光,篇幅占了书的三分之二,对丈夫和女儿浓浓的怀念和不舍溢于言表。在她的记忆中,一家人从来都是和和睦睦,三人同爱阅读,却各有专攻,钱钟书编书写书,杨绛翻译著作,钱瑗尽责为师。相处之道大概是:彼此相爱相依,却又互相尊重。
每当钱钟书需要出远门或者杨绛不在家时,他都会为她写记录日记,把她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日常琐碎还是心中所感,都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等相聚的时候就会带给她看,让她清楚知道不在身边时候发生的点点滴滴,这个行为真的让人觉得非常暖心,那时电话不方便又没有微信,换做现在,如果男票或者丈夫能够经常说说他身边发生的事情,分享他自己的感受,那女票或者妻子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受到父亲的影响,钱瑗也有这个习惯,每次出差等等都要写日记,带回来给爸妈看,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彼此相爱相惜的细节表现。
文段: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成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正是生活中与精神上如此相依,他们才成为彼此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但同时他们懂得互相保留空间。杨绛自述有一次钱钟书想应他父亲的要求,拒绝清华的聘请,而去另一个学校工作,很明显这份工作不如清华的好,她内心十分不满,就在她父亲面前抱怨,希望父亲能一起劝说丈夫,结果她父亲以沉默回应,她在父亲沉默的教导中幡然醒悟,懂得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应过份干涉对方的选择。
文段:我是个乖女儿,爸爸的沉默启我深思。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
对爱侣不过分干预,而是默默支持,对女儿的选择也是一样。钱瑗想读什么样的书,想学什么专业,想做什么事情,他们都决不干预,但在钱瑗的书稿中也提到,有一次她存侥幸心理,以次充新,被发现后双亲对她严厉批评,可见杨绛和钱钟书虽然对爱女不多加干预,但如果道德有缺,也会及时制止、严厉谴责。这也说明了凡事有度,可见二老教女的大仁大智。
在一个彼此相依相爱、管束有度的家庭中长大,钱瑗当然不会长歪,在杨绛眼中她聪明、孝顺、独立、优秀,无奈一生多灾多难,还未长成就已凋零,总之在母亲眼中的儿女都是完美无暇。
文段: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难以想象当失去最爱的那一刻降临,会有多痛!失去之后,那间曾经住着三个人的房子已经不能称之为家,只是旅途上的客栈,家在哪里?她在找……
文段: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