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纪录片,讲真,我看了两遍,这部投资不超150万的纪录片播出后好评如潮。
这篇读后感,或许并不是从纪录片制作的严谨角度来评价,忽略了镜头的拿捏,场景故事的衔接,背景音乐的渲染,而是出于一种人文情怀来表达纪录片厚重感。
1.
该纪录片总共只有三集,分别对书画、漆器、青铜、百宝镶嵌、织绣和木器等工艺的修复过程和修复师们日常生活进行纪录描述,名字用第一人称作主语,说明主体和过去的文物纪录片不太一样,以人的角度切入,透过镜头接触修复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高高在上的珍贵文物瞬间接了地气,观众看到的是文物历经沧桑而留下的残缺样貌,而不再是展览馆内冰冷玻璃橱窗里的摆件。
片中的修复师们视自己为故宫的普通工作人员,其实在我们看来,他们是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是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如果没有他们,那些稀世珍品将会在故宫的某个角落里不见天日,无人问津,继续腐朽下去。
2.
在这一座偌大的紫禁城内,时间仿佛静止一般,用钟表修复师王津的话说“没觉得时间有多漫长,一晃就过去了。”他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但在他眼中,时间如白驹过隙。眼前的各类钟表都是明清时期外臣使节进贡给当朝皇帝的精品,它们都代表了当时最顶级的机械水平,让这些尘封了两三百年的钟表再度转动,准确打点,成了王津师傅的责任,这是一份要耐心与技能相配合的工作。
当然,与修复钟表一样要求耐心的还有织绣,皇家贵族才能用上的缂丝工艺,织出来的图案只见纬线不见经线,最考究织工的细心,修复师手眼神并注,也只能日织几寸。
书画修复组用“洗揭补全”这四个字就简单概括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流程,其实看过这部片的人应该了解,单单是“洗”这一环节就让观众捏汗,水洗不慎就会影响整幅书画原本的样子,所以他们都要小心翼翼,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道工序。
不管是织绣或钟表,漆器或木器,书画或青铜,每一件都以残缺尘封的姿态考验着每一位修复工作者。那些生锈的青铜,缺角的宝箱,霉化的绢帛,破裂的陶瓷,哪怕是我们平时参观时忽略掉的一根根宫灯穗,都经历过精心的修复。他们仿佛能穿越古今,以心神为共鸣,以技艺为桥梁,与百年之前的人的进行对话,这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
3.
触动我更深的是故宫修复工作的传承与延续,他们当中有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工匠,也有受过高等教育资历尚浅的新人,师徒制的传道授业让人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
在快节奏的北京,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传统的热门职业,或者投身创业,也许只有故宫这样的工作环境让人放慢脚步,有那么一小撮年轻人在这宫墙内,耐住了寂寞,削去了浮躁,一派岁月静好的样子,时间于他们而言,如流水般淌过,外面的喧嚣于他们而言,恍如隔世。他们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学习老工匠们的耐心和技艺。对于一个已经从事修复工作五年的修复师来说,依旧是个新人,可见时间的琢磨对一门技艺来说是何其重要。
所谓“术业有专攻”,择一事,那就是终其一生的钻研。他们的先人就是古代“工商士农”里的“工”,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修复老师傅少,徒弟渐多,解决这一尴尬局面,唯有返聘,退休多年的老工匠重出江湖,倾囊解惑,传授技艺,只有这样,才能让修复工作得以延续。
年轻一辈的修复师在前辈的指导下学习古法,并与时俱进运用各种现代仪器,扫描书画,分析原料成分,为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而每年都有四五十名应届毕业生投身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这座越来越老的宫城,正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一代代的守护者薪火相传,经久不衰。
可以试想一下,一件文物原本有着怎样华美的形态,见证过怎样的时局变迁,背后有着怎样跌宕的故事,尔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尘封修复,历经百年沧桑,最后才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曾参观故宫很多次,每次去仿佛都有不同的风景,春夏秋冬各相异,金银瓷器共生辉。各个大殿和展馆中陈列着的一件件稀世珍品,见证着先人的智慧和修复师的匠心。感谢有他们默默的付出,年复一年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历史沉淀。文物是死的,修复文物旨在传播文化,延续文化,塑造民族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