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越快,工作压力越大,脾气也就异常膨胀。路怒症这种一度被批驳的日常行为,越来越成为人们发泄情绪的主要渠道,关在封闭的小环境里骂街,互相都听不见,互相又能发泄情绪,从交流的层面去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交流。
平日里坐别人的座驾,副驾驶的位置是个天然的情绪收音台。不管车主开的是大奔还是QQ,只要遇到不守规则的车主儿,就能随口一句“操”,钦定一个“傻逼”。可是,绝大多数情况,骂人的车主儿也未必守规矩。设身处地,貌似满大街的“火柴盒”里,一群“傻逼”在互相钦定,不管愿不愿意,嘴长在别人身上,不管你骂不骂,多数人都在骂,索性不骂都对不起自己的周身铁骑。
当然,关在铁骑里骂街,互相听不见,还能发泄,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虽然满嘴代脏,但有益身心健康,想来总是好的。不过,要是打破封闭的“火柴盒”,结局自然就成为一种战争。此刻,如果遇上垃圾人,再聪明识大体的人也经不住他人的撕咬,弄不好就可能成为悲剧。
有媒体报道,《新加坡72岁富婆驾法拉利被宝马挡路,下车拳打宝马男》。单看标题,最显眼的就是法拉利,宝马车,紧接着才是富婆打人。这个世界,似乎有一种圭臬,开豪车出手打人是新闻,骑自行车出手打人,自然就是装逼得瑟。
总之,有时候座骑也能代表一种身份,虽然身份决定不了高度,但是世俗就是这么不讲理,就连新闻的捕捉也要遵循这种逻辑。可想,人的复杂从来自己难以解析,只能靠身外之物去丈量。这种情形,自然会滋生邪恶和不堪。
就如“垃圾人”这种新生物种,你说是恶也不是大恶,但是却总让人不舒服。在他们的小宇宙里,总以为自己是王,想怎样就怎样。可是,在现实的社会里,虽然有隐形的阶层感。但是,起码活着的脸面还是要保护好。不然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怎么安慰脆弱的内心。
人与人的差距,如果一辈子的时间相同,生物性的延展似乎没什么差别。吃山珍海味一辈子,不一定好,可能会患糖尿病早夭。吃糠咽菜一辈子,不一定差,至少不用担心“三高”的存在。所以,人活得还是以灵魂为重,就算不能温暖别人,至少也不要冰冻他人,否则就慢慢堕入“垃圾人”的序列,为众人所鄙。
对于正常的人而言,我一直觉得孔子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说的很到位。就算我们做不到全部换位思考,也应该知道,对他人的大伤大害应该尽可能减少。多数人是知道难以控制,少数人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伤害别人,这部分人大概就是货真价实的“垃圾人”。
生活中,“垃圾人”可能是离自己最近的人,譬如父母妻儿,朋友同事。也可能是离自己最远的人,譬如一面之缘,一道之隔。亲近的人多数无界限感,远离的人是太有界限感。这也大抵证明距离的两个极限都不太好。
于此,要想不做垃圾人,就要掌握好界限感,要想远离垃圾人,同样也样掌握好界限感,人活一生,总有成为垃圾人的一瞬,这是生命混沌的本真形态,谁也无法走捷径,早早逃离傻逼的阶段,唯有自省才能早日脱胎,成为善待周遭的智者。
有小孩问我,人活着为了什么,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就说:“活着是为看更多动画片”,如果推及旁人,似乎活着就是为满足自己的所求。可是,所求从无尽头。所以,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应该逃离愚蠢,从世俗的意义讲,人就是为了远离垃圾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