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是为了功名。
自从隋炀帝设置科举制度开始,读书成了大多数底层人民,改变命运、向上突破阶层固化的最可靠的途径。
今人读书,同样如此。
固然有真正爱书,手不释卷,一生与书为伴的人,但大多数的我们,读书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古时书少,古人时间多,一个人只要熟读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就够了,而且科举考试上千年不变。
如今单单国内每年的出版物就有将近30万,全球有多少,更不用说知识大爆炸的二十世纪,总共诞生了多少书籍。
有人闻到了商机,于是有了《每天听本书》,雇个人帮你读书。
罗振宇在002号知识发布会重磅发布的《每天听本书》固然是一款出色的产品无疑,但是它给不了一个人专注阅读时那种浸入式的体验。沉浸式的阅读更有助于大脑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固化。
掌握了速读,每天读本书,也未尝不可。
埃隆马斯克毫无疑问是当今继乔布斯之后最耀眼的商业奇才,据说他学习力惊人,他们公司任何一个人走他都不怕,因为他只要学一晚上,第二天就能把人家活给干了,而且干的比人家好。
马斯克访问清华的时候,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追问马斯克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马斯克的回答就是通过读书。
童年的马斯克性格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对读书的如饥似渴,很小的时候就书不离手。“他每天读书十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周末的时候一天能读两三本书”,他的弟弟金巴尔说。
所以我觉得,阅读在某些方面塑造了马斯克的性格。
速读的原理
根据人们接收信息时的主导感官渠道,我们可以划分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三种类型。
要判断一个人究竟是哪种类型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留心观察其日常表达。
比如,一个视觉型的学生往往会说“我看懂了”,“看上去进展不错”或是“不难看出”等。
一样的意见,如果从一个听觉型的人嘴里说出来,就很可能是“我听懂了”、“听上去不错嘛”等。
听觉型的人接受信息的速度比视觉性的要慢,听觉型的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它读出来,把它变成声音,然后把声音传给耳朵,由耳朵进入大脑;而视觉型的人直接把文字变成可以理解的信号,直接传给耳朵。
所谓快速阅读的原理,其实就是省去中间耳朵的通道,直接将文字变成可以理解的图片信号,所以速读也叫视读,或者叫眼脑直映阅读法。
如何消除默读
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知乎或者百度知道上求教速读心法,高手总会回答,心里不要跟着默念,速度自然就会上来了。
道理大家都懂了,可总是控制不住的跟着默读,怎么破?
首先我们要弄懂,我们为什么会默读。
我们的大脑处理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足够的输入速度,大脑就会控制不住地开小差。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手指引导法(这也是我训练的关键方法):
把右手的食指放在任意一页的第一行开头,然后用这根手指引导着自己的视线,一行接一行地阅读。训练的初期请坚持使用,起初可能会有点别扭。
手指辅助的好处一是可以帮你集中注意力,避免开小差,二是可以保持你的眼球直线移动,提高移动速度。
三二一练习法:
找一段文字,在第一遍时用手指快速地移动,在能理解文字意思的基础上读三分钟,记下你完成的位置。在读第二遍的时候,用两分钟的时间读到你前面标记的位置。在读第三遍的时候,争取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
当你第一遍的时候,可能一分钟读了300字,当第三遍的时候一分钟就是900字,记住这个手指移动速度,当你能用这个速度接着读时,你就不会默读了。
如何扩大你的视幅
除了眼球的移动速度,消除耳朵的过程,还有哪些决定性因素呢?
视幅
我们很多人读书,是以字为单位,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其实我们的余光可以看到旁边很多字。
这就好比你的五个朋友站一块,你只看其中的一个,就能知道其他四个是谁了,因为五个人你都很熟悉。
当我们以词或者句子为单位,阅读速度就会成倍提高。真正的速读高手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比普通人速度至少快十倍。
一些扩大视幅的训练方法
舒尔特方格训练
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 1 ~ 25 等共 25 个数字。训练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所用时间。
这不仅可以扩大你的视幅,更能提高你的专注力,每天练习15~20分钟,效果很快就能体会。
三维立体图训练法
看3D图,不仅可以扩大视幅还能缓解眼部疲劳。(app store里可以下载3D图app)
将眼睛放松,眼睛微闭,模糊的看3D图,将焦点放到图片后面远一点,然后慢慢向自己移动焦点,直到能看到3D图,坚持看60s左右,每天练习,必有效果。
总之,速读是一项技能,它不是你看懂几篇文章,看过基本书就能掌握,他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