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瓶水也是ai》,觉得写的不错,本想闲暇时再拜读下,搜了半天,愣是没找到。求证了下,原来又被和谐了。一瓶水也成了敏感词,我有些惊诧莫名,但又想想其他,又见怪不怪了。
水是万物之源,重要程度自不必多说。我们也听过各种各样与水相关的故事。
我呢,也想说说我身边的水故事。
小的时候,住在农村,喝的是地下水。院子里有一口压井,一口大缸。需要的话就压一缸水,洗菜做饭浇地全靠它。水在地下是分流系的,我家的井水虽然清澈但并不甜,家里人说这是“懒水”。我从小喝到大,身体也适用了,所以也尝不出个所以然。
长大后,上学工作,来到了城市,喝的是自来水。因为从小“懒水”的浇灌,我的味觉也变得麻木不仁,觉得天下的水同祖同宗一家亲,都是水味,没啥区别。所以在家从来只喝自来水。因为我相信政府所制定的饮用水标准,是可以满足身体需要,保证身体健康的。并且,我还固执的认为,那些喝纯净水矿泉水的人,矫情。
一直喝到前年。
渐渐的,我发现有些不大对头了。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总是感觉怪怪的,貌似有许多白色的粉末。烧开水,壶底就会结垢。为此,我换过电水壶,还是照旧。从那时起,我就不再喝自来水了,也学起了那些矫情的人,订大桶水了。
几乎和我喝大桶水时候同步,城市里忽然有了个新行业,叫卖水人。他们开着专门改造的运水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每一个社区。一个电子喇叭在死循环的高声喊——“山-泉-水”,无休无止,并不悦耳。
倒是卖水人态度热情,一脸笑意,很多居民来灌水,一桶水2元钱,较之那些品牌大厂便宜不少,评价也还不错。
慢慢的,更多的人发现了商机,加入了卖水人行列。有时候天才刚刚亮,就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将人唤醒,竟有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时空错乱感。
卖的多了,就会有竞争。并且还培育了品牌意识,就像老字号的崂山矿泉水一样,特地标明了水源地。
本地卖的山泉水大都来自于一个小山村,叫山子西。山子西我去过几次,是个真真正正的小山村,位于小珠山东麓的山脚下。山路曲折,蜿蜒入山。半山有一座水库,常年有水,村民们喝的就是这半山水库里的水。有时路过,就会看到并不宽敞的路边停着辆运水车,正在呼哧呼哧的往里加水,想必这儿就是小区里2元大桶水的源头。
我的家乡也是个山村,村前面一座山,山上绿树红花,桃李春风,景色秀丽。山上有一眼泉,常年流水。有一次女儿写作文提到这湾山泉水,“奔跑着去了远方……”被老师表扬并当做范文朗读。
山泉的下游有一个水库,万涓流水,终究汇流成河,这个水库就是奔跑的泉水的远方。泉水的品质应该不错,经常有村民上来取水,我们呢,也跟风,每次回家就带上几个桶,灌水带回来喝。
野山野泉,无名无姓,没人把它当回事,经常有人将牛羊带过来喝上几口。有好事人在旁边立了个牌子,手写歪歪扭扭四个字——“保护水源”。
我其实很想给这山泉起个名字,想来想去,想起了那有名的《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转而又一想,这小山上的小泉是担不起这风雅幽深的名字的,还是罢了。
我的水故事讲完了,文章也写跑偏了。
拐回来。
我想说的意思和那篇文章里的观点差不多:
1.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水不应该有。2元一瓶的水和398元一瓶的水,都是水,差距咋那么大呢?
2.水是生命之源。当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自来水,转而买大桶水;当卖水人越来越多,成为一个行业。这社会肯定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3.出了问题也不要紧,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即可。可是你一边喝着超级至尊水,一边禁言删帖,白瞎这么贵的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