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河流域的人工修渠从很早就开始了。尽管巴山地区不怎么缺水,但水是往低处流的,如果不用人工的方法截流,引导,山势高处就没有水。据水文资料:汉中市年平均降雨量800---1700毫米,山区大于平坝,巴山又多于秦岭,东南部又大于西北部。巴山的平均降雨量在1000---1700毫米;在南郑县小坝,也就是冷水河流域的上游,最大年降雨量达到2300毫米(70年代实测值)。冷水河、濂水河流域的上游都是巴山地区的南部,也是陕南年降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但缺水的地方还是缺水。一到干旱,人们就眼巴巴地等“望天水”。随着人们对土地的开垦需求增多,人工灌溉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戽水,比如车水,比如挑水抗旱,这些方式笔者在小时候就见过,都是沿用多少年的古老方法了。最普遍、最有效益的当然是砌堰修渠。找那水头高的地方,河边上开一道渠,用青竹劈成篾片编成石笼拦一道坝,水就引进渠里了。这是最简单的,甚至连小孩玩泥巴都弄这玩意儿。笔者小时在农村,水稻种植时节,小河沟里拦上堰,引渠浇水是经常的事儿。冷水河是大河(在当地人们的眼里它是大河),在它的上游或者支流以木栅、石龙(笼)甚至石头拦建个简易的水坝是完全可行的。筑堰、引水浇田在我们先人的农耕时代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随着经验的丰富,科技的发达,人类修筑大坝的工程越来越雄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站在冷水河边,会想象我们的先人曾经在某个地方、某个河边修筑渠堰的境况,在凛冽的水中打着木桩,填着石笼,以及堰坝合龙的成功,收获着艰辛和喜悦,还有一夜山洪毁掉渠坝的怅然。其实冷水河筑堰修渠能进入史料的时代并不长。记载象杨公堰、复润堰、隆兴堰、芝枝堰、班公堰等大部分都修筑在明、清时代。之前还有没有?肯定是有的,但规模不大,也没有保存下来。而象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金河堰这些汉中有名的古堰早在西汉以前就开始陆续兴建,且史载有名。这样来看,在冷水河,数得着的水利工程开发较晚,这与河流有关系,与农业的发展有关系,与人口的多少也有关系。秦岭南边属于阳坡,汉江的支流又长,一路绵延下来,经过无数的丘陵、平川,修筑渠堰的条件多,修成后创造的效益也大,于是象山河堰这样的大堰就早早修成了;而巴山北麓属于阴坡,河短,坡陡,水促,流域面积小,土地使用率也相对较小,大工程水利的开发也就较晚了。当然,利用水源,用以发电、开加工坊和养鱼,那更是以后的事儿了。
从上面所述可看出,在清代,冷水河的水利有了长足发展,成型的堰渠渐次罗列,对后来冷惠渠的修建亦奠定了一定基础。尤其是班公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古代这几个官吏。大凡大一点的堰渠,地方官吏是当然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先说班逢扬,史书载:“……前令班逢扬,穿渠引冷水河,灌麻柳湾以下地。工未半,升任去。大坦成其功,自麻柳湾自娘娘山,上、中、下三坝,灌田七、八千亩,民甚德之。据史料上说,班逢扬是外地人,清嘉庆七年担任南郑县知县,上任伊始,即现场考察,发出倡议,组织开挖修渠,引冷水河水灌溉农田。历经数年终成,受利至今。且不说修堰功至厥伟,但从相关文字中见他们的言行令人佩服。从文中看,这班逢扬班知县身体似乎不太好。可身体不好他还不在县衙呆着,却在他的辖区内到处巡查。来到冷水河一带,根据百姓的请呈,见到那么多旱地,收成如此贫瘠。再看看河里的水。经过反复勘查,决定引冷水河的水来灌田。便发出倡议,四处奔波,组织修渠。并且还捐了一点自己的薪俸。修了两年他调走了。按现在来看,一调走就成烂尾工程了。烂了就烂了吧,反正这是前任搞的,他已升官走了,管他个娘!可是后来的县令杨大坦又接着修。修着没钱了,就来了个汉中知府严如煜。这严知府不但不批评他们好大喜功,竟以知府之力接过来继续修。并且又带头捐款。还认真复查,调整渠道线路,委人督工。渠修好以后按堂堂知府之名,叫个严公堰又未尝不可,但他却不居功,为纪念班县令(此时班逢扬已在定远厅任上逝世),便取名叫班公堰。
这严如煜是清代有名的地理学家,湖南溆浦人。曾就读于岳麓书院,留心经世之学,精研天文、地理、兵法。在乾隆年间举了优贡。先做巡抚幕僚,后任陕西旬阳县令,参与镇压白莲教,因军功升定远厅,潼关同知,后又升任汉中知府,陕安兵备道。是清代很有名的地方官员。他在汉中为官二十来年,兴劝农事,推行区田法,教民纺织,创办社仓、义学,又筹划水利。多次筹款,并带头捐俸修复山河、五门、杨填诸堰,灌田数万亩。像上面所述倡修班公堰之类就不胜枚举。他是官吏,还是学者。不仅写诗作文,还就陕南的兵备、地理、农垦、生态、民情、风俗以及政务等,写了不少专著。所到之处调研,不光是听,还要实地考察。分析出原由,提出自已的处理意见。所以写的东西非常扎实,特别有文采。受到朝廷赞赏。他主纂并续修了《汉中府志》若干卷,特别把“水利篇”拿出来,专门设了“水利志”,开创了全国地方编志之先河,可见他对汉中水利的重视与贡献。清代当时的汉中全境光水利堰渠大大小小上了帐册的就有200多条,对农田灌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公堰修成之后的一百余年间,冷水河流域所成的堰渠再无出其右者。此时大清朝已到末期,军阀混战,民国萌芽,土匪猖獗,战乱频仍,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苟且偷生,尚不自保。而早期的古堰,如班公堰、复润堰、芝枝堰等,由于年久失修,没有组织大规模的疏浚,流过的那点水,所灌溉的土地也缩减至区区二、三千亩。因此,灌区内陷入了干旱无水的境遇,很好的平川地只能又种植旱粮,产量低不说,老天爷稍微发一点脾气不下雨,这些作物就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人们多么渴望有这么一道堰渠,将冷水河的水流再次引进农田,来浇灌脚下贫瘠而干裂的土地!让在这块干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摆脱无水的箝制,获得丰收的硕果。
似乎看到那些汗水涔涔的农人们双手擎着戽斗,烈日下正忙碌着在戽水。还有踩着水车的人们,双脚不停地晃动着。另一块地里,一头耕牛拉着犁铧,慢吞吞地走,鼻翼不停的搧动,张开的嘴边,挂着一长串白色口沫。农夫在后面声嘶力竭的吆喝着。而更远的地方,一片鼎沸的人声传来,粗野的骂声。还有人挥起了锄头和铁锨,把它们当成了殴斗的武器。这是人们在为争抢那点可怜的水流准备打架。这样残酷的情景在每年的农忙缺水时节都在发生着,敷演着,以至出人命。龙口夺食啊!
唉!人们无奈的摇着头。
蓝天一派高远,一、两朵白云从头顶滑过。远处传来一声悠扬的鸡鸣。
日子就这么过。
民国二十四年,当时的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水利专家李仪祉来到冷水河畔,开始了冷惠渠修建的动议。到了民国三十二年,也就是1943年的春天,冷水河边出现了一支由几匹骡马驮着行囊的队伍。他们乘坐敞篷汽车,翻越巍巍秦岭来到了冷水河流域。他们是陕西省水利局第二测量队,领头的队长名叫陈三奇,高高瘦瘦的、但很结实的身板,戴着一付深度的近视眼镜。他们来作冷惠渠实地的测量设计和施工方案---呵!这条渠现在正式名叫冷惠渠了;它和褒惠、汉惠、湑惠等渠一样,也和关中的那“八惠”渠一样,中间都有一个“惠”字,这凝聚着李仪祉的心血和智慧。而这时李仪祉先生已经逝世好几年了。当地人们也终于看到了一点期望的曙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