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支付宝新上线的一款保障产品,很有特色。
叫“相互保”
这个产品由蚂蚁保险、信美相互联合推出。支付宝也算是大力支持了,中午吃饭扫码,直接弹出相互保的推荐。参与人数是45万,晚上这会儿,就已经涨到接近68万人次了。支付宝依靠品牌、芝麻信用、支付牌照,在信任和运营上发挥了极大的优势,让本身建立信任很难的产品发了新芽。
一、这产品卖点有
1.费用低。
成年人30万的重疾保障,每个年龄段的分摊费用都是一样的。「相互保」可能每个月只要几块钱甚至更少。
2.退出成本低。
除了分摊的费用和少量的管理费以外,基本没什么成本。
二、怎么办到的?
一般保险产品需要根据疾病发生率定价、需先行支付固定保险费用,而“相互保”服务根据实际发生赔付案例的情况进行费用分摊。
根据规则,“相互保”每月两次公示,7号/21号、两次分摊,14号/28号。
在公示日,期间发生的确诊赔案均会适当的隐藏用户敏感信息的前提下,给予公示并接受异议申诉。公示无异议的所有赔案产生的保障金,加上规定的10%管理费,会在分摊日由所有用户均摊,均摊实际金额视每期公示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单一出险案例中,每个用户被分摊到的金额最多0.1元。
举个栗子🤓
假设今天是7号公示日,加入“相互保”一共是1000万人,公示200个确诊案例。
14号分摊日每人当期我到底需要交多少钱呢?
| (最高赔付金额30万*200+协议中规定的10%管理费(30*200)*10%)/1000万人=6.6元
救助一个人是多少钱呢?
| 6.6元/200人=0.033元/人(救助一个人不超过1毛钱)
有人会问这个产品会不会有个bug,钱多出来怎么办?
| 因为重疾只赔30万,每人均摊,但是不足1分的时候是按照1分收取;如果是3000万的用户,刚好每人是1分钱;但是如果超过3000万,从每人分摊过去的钱加起来势必超过30万了。有3亿用户加入,每人1分就变成了300万了。
确实会有这样的结余,多出来的这部分就需要信美人寿来做有效的资金管理,当下次分摊不够了就用进去。
三、怎么买?
四、要不要加入“相互保”呢?
「相互保」的运行机制,本质上还是一种互助。
互助在资金保证的方面,虽然信美相互保险是正规军,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具备了保险经营资质,也已经按照规定留存了保险责任准备金,但在低保费高保额的情况下,财务的稳定性是否能够满足日渐增加的理赔需求,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互助在法律监管上不足,目前的法规有关相互保险的内容比较少,如何制约会员权限,保证民主确保会员保险保障不受损,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现行办法,真的要是发生道德风险或者大批量的理赔兑付事件,还是存在很大的纠纷争议。
对保障年龄限制,会员年龄须处于在18-58周岁之间。59周岁就不行了。所以老年人目前参加不了,我们通过城市地区癌症发病率这张表简单可以知道其实50-80岁粗发病率才是更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强,而“相互保”为了减低风险,把这部分人一刀切了。不过这也只是这款产品的刚刚开始,相信未来机制如果更加成熟了,也许就会更多的放宽限制,让更多的人受益。
“相互保”从整个产品逻辑来看,并没有跟其他互助平台有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引入了保险公司的参与,有明确的保险条款。
互助当然是个好东西,但他进化的速度赶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它可以作为商业保险的补充,但绝对不能完全代替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