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要义,是话不落地,也就是不尴尬不冷场。这就是要求你们的话题,要像乒乓球一样有来有往,但是别像乒乒球一样扣杀在地。所以,会接球,也会给人“做球”,才是社交达人的聊天之道。
今天我们要来聊聊对话当中的权利是怎么实现的,而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说话就说话嘛,怎么还有权利的形成? 是的,那我来问个简单的问题,当你看到一个人在说,另外一个人在听,你觉得权利在哪一方,很多人会认为是在说话的一方吧,因为听话的人好像什么都没有做。错,其实你在对谈当中,说是一件让人爽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去指导,去吐露,喜欢表达,喜欢展现,而这一切的说都只能建立在有人听的前提上,所以绝大多数的情况上,我们是在等待别人来听,渴望别人来听,甚至祈求别人来听。
举个例子,有个小孩,当他在学校考了一百分,当他兴高采烈跑回家的时候,他是不会直接说:妈,我今天在学习考了一百分,通常他会怎么做呢? 他会说,妈,你知不知道我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你也想想啊,像你这么问,鬼才知道你在学校了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不直接讲出来了呢。这是因为对于小孩而言,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所以一方面他确认你有没有认真听,另外方面他想把说的过程加以延长,所以他才会问知道我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而他的问题所等待的就是他妈妈的回答: “什么事啊?”“我告诉你我在学校考了一百分了耶”“哦,好棒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很圆满了?
而同样情况下,最让人扫兴的是,当小孩在问“妈妈,你知不知道我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而妈妈转过头“功课写完了没有”。 而你要知道,作为聆听着,你只要顶上那么一句,我告诉你 你绝对可以瞬间浇息所有说话者的内心想要分享的愉悦。所以你在听与说的过程中,通常是我们怎么听,操作了别人怎么说。每一次谈判的过程,不是说话的人在决定我要说多久,而是聆听者的注意力来决定给你多久时间。而你会想,不是吧,老板在说话的时候,老师在说话的时候也是这样吗?为什么我明明觉得说话的时候权利在他们手上呢?而且他们说的时候我还能不听么?
来,说到这里,你要注意我前面所说的,我说的是聆听者的注意力愿意给你多少,给你多久。对,没错,当老板在训话,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你不得不听,你得坐在那里。可是不代表你的注意力给了出去。而你要知道,当台上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他是完全可以感受到台下的人有没有专心听。就算是马云,当他在台上侃侃而谈,发觉地下的注意力在不断流失的时候,我告诉你谁都没有办法抵挡这种恐惧,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大学的时候你一定看过这种老教授,他上课啊是拿着一本教材,低着头照着念,所谓照本宣科,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在上课前,我们跟全班同学联系好,等一下上课的时候,全班同学都表现出对他高度聆听的渴望,是的,老师一讲话,微笑点头,视线相交,低头做笔记,在这个过程都表现出作为听众高度的注意力。结果 毫无例外,每一个老教授在台上照本宣科,偶尔抬头发觉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斗在他身上的时候,就像变魔术一样,老教授声调会越来越高,肢体动作会越来越大,会开始越讲越嗨,最后把他手上的教本一放,即席开讲,开开心心开始谈论教本以外的内容。然后呢,这个时候,我们会给同学暗号,开始我们实验的第二阶段。当老教授讲到最开心的时候呢,那些同学接到指令后会一个一个一点点会把注意力停掉,于是呢,那个在台上讲得开开心心的老教授会发现同学渐渐视线不接触了,头也不点了,也不微笑了,开始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了。此时又像变模式一样,几乎毫无意外,那个原本在台上兴高采烈的教授像萎缩似的,声音也降低了,动作也缩小了,最后又乖乖躲回去讲台后面,捡起刚才的教本,继续照本宣科地上课。
所以,在一般人眼中,听与说,看上去好像是说是给予的一方,是付出的一方,是主导的一方,是有权利的一方,但其实恰恰相反,那么口若悬河都是在等待的一方,是索求的一方,是渴望的一方,而他们索求等待渴望的只有一样,那是聆听者的注意,这是唯一的资源,这才是唯一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