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出人意料地死去,张太皇太后就领导了一个事实上的摄政团。她在朝廷中,不论在礼仪上和事实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此外,在前一代皇帝统治时期,她作为皇太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政治的决策。 -- 《剑桥中国明代史》 第五章
为防范外戚干政,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严格限制外戚的势力和权力。所以明朝的众皇后们在明史中的存在感都不强,绝大多数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如果让我们列举明朝的皇后,我想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朱元璋的马皇后和把魏忠贤比成赵高的张嫣张皇后。
这两位皇后的故事确实精彩,但是她们实际上对明朝的政治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而本文的主角却是除朱元璋外,对明朝政局造成了深远影响的人。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册封张氏,为燕王世子妃。这个张氏是京卫指挥使张麒的女儿,河南永城人。而她的丈夫燕王世子,是燕王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所以随着朱棣靖难成功登位,张氏也于永乐二年晋升为太子妃。
说明:朱高炽的世子妃是朱元璋选的(以太祖的强势轮不到朱棣),所以某程度上来说张氏也是获得朱元璋肯定的人。
身份虽然大幅度提升,但是实际境遇却恶化了不少。因为朱高炽在与他弟弟朱高煦在皇太子之位的斗争中并不占优势,而且朱棣数次流露出想要换太子的意思。面对危局,张氏虽为妇道人家,但她也有自己的主见,她要为自己的丈夫尽绵薄之力。
张氏为人孝谨温顺,侍奉成祖夫妇尽心周到,所以很得成祖与徐皇后的欢心。明史有云“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而且张氏经常带成祖喜欢的“好圣孙”朱瞻基入宫看望,加深爷孙的感情,以此来加强太子与皇帝的羁绊。
同时张氏对自己的两个小叔子朱高煦、朱高燧,也是施展长嫂如母的关心与照顾。因为她明白造反上位的成祖最怕的是别人造他的反,第二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孙们学他手足相残。所以张氏此举多少也坚定朱棣立储不变的决心。
当然张氏也不就是装作样子,朱高炽登基后张氏并未鼓动自己的丈夫整治这两个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的小叔子。
对于自己的妻子,朱高炽也是看在眼里,敬在心中。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登基后马上就把张氏册立为皇后,并且经常把朝政拿到后宫和张皇后商议。“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
由于仁宗因为暴疾突然驾崩,朱高煦一党又有些蠢蠢欲动,太子朱瞻基的继位就让人觉得存在变数了。关键时刻张皇后出来定乾坤,她拉拢了朝中重臣张辅。
英国公张辅是成祖朱棣的大舅哥,也是朱棣最信任的军事将领。仁宗时张辅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在勋臣和明军中拥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力。可以说他就是当时明军的兵马大元帅。
说明:明朝最初的军队最高指挥机构是大都督府,朱元璋为消除军权对皇权的威胁将大都督府分为五个平级机构,即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管理的军队主要为京畿附近的军队,这对朝廷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张氏是怎么拉拢张辅的呢?明朝初期皇室有残酷的殉葬制度,仁宗驾崩后依祖制拟定的殉葬五妃中原有张辅的女儿敬妃。此时已成为皇太后的张氏将敬妃替换为恭肃贵妃郭氏。皇太后用这种违背祖制的方式(请注意这点),成功地拉拢了张辅,这样朱瞻基(宣宗)的帝位就再无威胁了。
说明:明朝殉葬制度的大致规则是,被册封为贵妃等高等封号的;生过儿子并且儿子被封藩的,可以不殉葬,其余的都要殉葬。敬妃没有生育,按制需殉葬,皇太后张氏以其为勋贵后免。
但是这引发了一个新问题,贵妃郭氏为什么要殉葬?首先郭氏也是勋贵之后(她的祖父是开国功臣营国公郭英),而且郭氏是贵妃,最后郭氏育有三子均封王。无论那条她都可以免殉葬。
至于为什么带上她,众说纷纭。我个人倾向的观点是,皇太后张氏嫉恨郭氏受仁宗宠爱和担心他的三个儿子成为威胁。至高权力的斗争就是这么残酷。
政治斗争的手腕虽然残酷,但是皇太后张氏的内心也有温情的一面。她的儿子宣宗宠爱孙贵妃,以皇后胡善祥无后为由逼其上表自废后位,改立孙皇后。
皇太后出于维护皇帝的考虑并未干预,但她此后一直都非常照顾胡氏。经常召见问候,并且在宴席时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皇太后的态度实际上也为胡氏剔除了一些宵小可能的迫害。
宣宗临朝后,也非常敬重皇太后张氏,很多朝政大事都会请教张氏“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张氏也不拒绝,常借讨论朝政的机会要求宣宗让百姓安居乐业,做受百姓爱戴的皇帝。同时她也要求朝中重臣(张辅、三杨等)多多“勉辅嗣君”。
我们可以说十年的“仁宣之治”,也有皇太后张氏的功劳。而且这十年张氏虽然参与政事越来越多,但是她也恪守了“外戚干政”的红线。从不让她家族中人获得实权(都只有勋爵)。
宣德十年,宣宗留下“大事白皇太后行”的遗言后驾崩,而此时的继承人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岁。自古未成年的天子即位,往往预示着帝国将大权旁落,动荡分崩。此时的大明也一样人心惶惶。
皇宫里传言,将召宣宗五弟襄王继位,被谣言波及的外朝也人心浮动。张氏将朝中重臣召集于乾清宫,指着朱祁镇说“此新天子也”,张氏一语就定了乾坤。因为她此时已历六朝天子;是大明王朝第一位太皇太后;拥有张辅等军队勋贵的支持,已然是大明第一人。
因为新皇帝英宗年幼无法独立理政,众臣请张氏垂帘听政。张氏以祖制后宫不得干政为由拒绝,但是她也有着自己的主意,“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
这嘴上说着不干政,但是一句话就把朝政如何处理给定了基调。就是皇帝安心学习,朝臣负责处理朝政,具体谁是股肱,我来委任。或者说她在暗示三杨,权力在我,你们干活。
为什么这样?从张氏的经历和以后的处事来看,她并不是贪恋权力,而是想替夫家和自己的孙子牢牢把握住皇权。
对于内阁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来说如果真的让他们负责处理朝政,他们就必须走上摄政的位置。但是他们的实际地位、权力(当时内阁权力很小),并不足以统摄朝廷,怎么办?只能借助皇帝或者说太皇太后的支持。
怎么样即让太皇太后参政,又规避违制的污名呢?于是改变明朝政治格局的内阁票拟制度诞生了。
各地的所有公文先送到通政司,通政司依据公文内容分类整理,然后这些公文会送到内阁,阁臣会在公文后另附纸条加上处理意见,这就是票拟。
票拟后的公文交给司礼监,皇帝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协助下披红确认,最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章生效。如果不同意,则退回内阁重新商议。此时司礼监是谁负责呢?是日后大明王朝的首任权阉 – 王振。而之前王振就是张氏派驻东宫的。
内阁的制定的制度看上去没有太皇太后什么事儿,如果真是这样太皇太后就不会同意了。王振在其中担任着关键角色,他得向张氏汇报并把张氏的意见带回司礼监并传达给内阁。说白了司礼监和王振就是个跑腿的。
就不怕王振膨胀后耍什么幺蛾子么?张氏当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她想得更多。所以她用王振立了一次威。
她把内阁三杨、皇帝、王振召集到一起,然后毫无征兆的就说,王振行为不端、蛊惑皇帝、擅权乱政,必须处死。王振自不必说,吓得瘫软于地。三杨也不是傻子,太皇太后这么突然不出示任何凭据就要处死王振,无非是在警告他们,不要心怀异念。
众臣纷纷跪地为王振求情,暗示自己明白太皇太后意思,绝不敢悖逆。此后王振事无巨细事事都向张氏汇报,包括皇帝宠幸了那个嫔妃。内阁三杨和王振在日后的合作中也从未产生过争执,因为他们都很清楚那不是王振的意思。
虽然王振异常老实,但是这种制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监有了干政的渠道。你说太皇太后张氏看不出?从后续的事实来看,张氏确实没有去处理这个漏洞,宦官势力自英宗朝开始壮大,成为大明王朝的一支重要政治势力。
张氏可能确实没能预见,因为人都不是完美的,总有预料不到的地方和犯错的时候。还有一种可能是张氏认为相对于维护皇权,让太监干政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毕竟几十年的政治经历让她明白,这些口喊仁义道德的文臣们并不是那么的忧君忧国。
从后世的历史来说,明朝的宦官势力也确实从来都没有威胁到皇权(包括九千岁魏忠贤,那只是崇祯在自己吓唬自己)。客观地说宦官势力对皇帝对抗文官集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如果张氏真的是这么考虑的,那她的政治眼光远比给后世子孙找麻烦的朱元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