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原名张小童,(1970年4月8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影视演员。据说,小童是父母叫他的小名,念书以后都没改,直到上了大学。1987年,张嘉译同时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最后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中学时的张嘉译兄妹六个人和爸妈一起住在一套七十多平米的房子里,用张嘉译的话说:“每天都是乌泱乌泱的生活。”晚饭出去买馒头都是20个起步。当年的老师同学们回忆张嘉译时,他可不是老师眼里的乖学生。他下棋、做弹弓、玩烟盒,上课也不听课,就喜欢盯着同桌的胳膊看,但凡同桌越过了三八线,他就拿笔扎他。谁能想到,这个大嗓门,唱歌还跑调,合唱队老师都不准参加的人,摇身一变成为“预备演员”。他的从影之路还是舅舅的引导。读高二时,张嘉译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舅舅看见《西安晚报》上的一则电影学院招生广告,回家就怂恿张嘉译去试试:“去玩吧,特别好玩儿。”译哥那时候年轻要强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他还真就去了。面试时,他不会跳舞,就做了一套广播体操。高中一直在体校练摔跤也算帮上了形体面试的忙,折腾一通下来,还真的就被录取了,17岁的张嘉译可没想过要当演员,更没想过要当喜剧演员。他当时的想法是成为职业摔跤选手。他觉得叫“张小童”挺好听,也不用麻烦改名了。 1987年,张嘉译一共收到了两张录取通知书:北影和上戏,至今被记录在西安八十六中的宣传册上。大学毕业20岁的张嘉译过于天真,他以为老师的意思是能把配角演好也不错。一直到30岁,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坚持”:一部戏200块钱,还有可能没戏拍,啃老9年。张嘉译不甘心,喜剧演员他也不想当了,“张小童”这个名字他也不想要了。25岁那年,他认识的一个大姐帮他选了三个名字,他本来选了另外一个,但大姐说你还是要这个吧。又是“听人劝,吃饱饭”,开朗的性格,张小童想都没想,就听了大姐的,改名张嘉译。2010年,他给女儿起名张译心,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名字确实很满意。
张嘉译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一呆就是9年。不喜欢的戏他也拍,打戏也不用替身,亲自上。他的道理就是:拍戏就跟摔跤一样,直接往水泥地上,整就对了。后来,他愈发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就是那时候落下的。22岁开始,他每半个月就要去打一次针。这病死不了,治不好!只能用药维持,久而久之,张嘉译就习惯成了驼背的样子,他跟周杰伦都是这种病,你们看周杰伦其实也直不起腰来!每次背一痛起来,那时候的他心里总觉得不甘心,心里总是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指使他要干些什么。因为自己很努力了,圈里人也总说,要想演戏,还得去北京。
30岁,张嘉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北漂”。这个选择就改变了他的人生。在北京的日子里先后拍了一炮而红的《蜗居》之后片子源源不断,记得当时在家看电视时,只要电视剧大部分就是译哥的。随着事业生活、年龄的增长在他心中又萌发了改名字的念头。他深有体会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很多明星都会在事业初期,经过高人指点,然后取一个高端大气且容易记住的艺名,从改了之后自己的事业,便大红大紫。但是改名字也是有风险的,并不是说所有改名都能带来好运,带来事业爆红,要是改不好,也会让自己事业遭遇滑铁卢,从而爆冷。但是改名字真到带来好运,(因为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改名经历)。这种好运不单单只是事业上,还会在身体上带来一种庇护,让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张嘉译改为张嘉益,不要只看一字之差,“益”字有重大意义,代表着好处、好事,有利于。这种有利于,明显倾向于身体,因为张嘉译现在最大的追求就是身体健康,治愈折磨自己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金钱财富总有用完的时候,名字却能伴随、助益一生。使用适合个人的名字越早,其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如此好的这么一位演员,大家肯定都喜欢吧!张嘉译自己说过“很多人说谁谁是收视保证,过了这个巅峰时期,可能会沉寂很久。但是我还会再起来。我要是70岁还能演老头儿的话,我太牛了,成表演艺术家了。我耗都跟你耗成表演艺术家。”这么逗人的话语也只能从译哥口中说出来,最后可乐祝译哥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大家都喜欢张嘉译吗、喜欢他演的电影、电视剧吗?对他是什么看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