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核桃王。
07年的时候,核桃王还在上班,他当时的愿望是做个职业经理人,后来做的不顺心,又因为有了孩子,家庭压力大,就创业了。
那时候鸭脖子卖的很火,核桃王创业期初是想开个加盟店,因为这类产品是标准化生产,开个店铺,请个人看店就可以。
按照核桃王的说法,这就像养了“一只下蛋的母鸡”。
核桃王四处寻找,找到一个合适开店的铺位,然后打电话申请加盟。
对方要求他把店铺地址报上去,让他等消息。
核桃王等了很久,品牌一直没有回复,有一天去看铺位,他惊讶地发现品牌已经把店开起来了。
核桃王很郁闷,他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南京的朋友和核桃王闲侃,提到南京有个兼职卖河北核桃的人做的很好,一个月也能赚几千快。
核桃王顿时来了灵感,我也可以卖核桃啊。
核桃王的老家是云南大理,那里是国内核桃最大的产地,家乡的纸皮核桃全国闻名。
他马上给家里的二姐打电话,问核桃价格,很便宜,然后去批发市场一看,很贵。
有的做啊。
就这样,核桃王在07年11月开始了核桃生意。
核桃王在我们圈子里是个传奇人物,因为他是靠论坛发帖起家的。
他从零开始,一直做到淘宝核桃品类第一,他的故事烙在我们这些草根的励志排行榜上。
我一直把他当成偶像之一,甚至在我的空间描述里这样介绍自己:一个靠一支笔创业的人。
访谈他之后,我和他开玩笑:核桃王,这篇访谈会把你拉下神坛的。
他答:我本来就不是神,我也和你一样,也是个草根。
核桃王在天涯上有篇热帖:辞职后,我在深圳卖核桃。因为被经济论坛板块置顶过,当时点击量比较高。
我一度以为是这篇热帖成就了他,其实不是。核桃王说,他是借助深圳房网论坛成功的。
他决定卖核桃后,货还没到,他就在房网论坛的“自由市场”版块开始发帖,推销他的核桃。
核桃王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他能换位思考。
那时,快递市场还不成熟,常发生丢货、偷货的情况,其次是信任问题,大家对网络上推广的产品还是有戒心的。
你说的是大理纸皮核桃,谁知道是不是假货?万一收到的是铁核桃,岂不是要用针挑着吃?
所以核桃王在发帖卖核桃时提出了三承诺:免费送货,送货上门,先吃后买。
网络销售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有风险,核桃王选择了自己承担全部风险。
因为他对家乡的产品有信心。
门槛也低,三斤就送货上门。
那时还没买车,核桃王要坐公交送货。他身上带个小本本,边送货边接电话,记录客户的订货信息。
今天送罗湖,明天送南山,后天送福田。。。
一天只能送七八家。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他的那篇天涯热帖。
核桃王说,他辞职创业,家里的老人是很不赞成的,家里希望他回老家发展,去大理海关上班。
他没有同意。
他也知道,他在外面卖核桃,老人家觉得很没有面子。
核桃王在心理上有种寂寞感。
我有一个朋友,女的,在某品牌的国际部上班,是部门骨干。
有一次,她鼓足勇气和妈妈商量,她想辞职去开个花店,老人家问她:我供你念本科,就是让你毕业后开花店的吗?
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核桃王在这种心境下,在天涯上发帖,讲述自己的卖核桃故事,也算是排遣心情吧。
武人遣之以剑,文人遣之以文。
我也遇到类似情况,不过我做的很糟糕,我遣之以酒。
天涯论坛的版主慧眼识才,把核桃王的帖子推荐了,很快就成了热帖。回复跟帖也特别多。
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是正面的,很认同核桃王。大家都觉得,核桃王放弃七八千的月薪去创业(07年这个薪水在传统行业不算低了),这是很有魄力的。
核桃王说,虽然这个帖子也给他带来客户,但是更大的价值还是带给他的精神支持。
这让他相信自己做对了。
或许大家觉得论坛已经不火了,此时讲这个故事没什么借鉴作用。
我不是这样以为的。
论坛只是个传播载体,载体不会消失的,只是在转移。而且,比载体更重要的,是你在传播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核桃王继续坐公交送货。
一边送货,一边在天涯更新他的创业热贴,然后又在陌生网友们的鼓励下继续送货。
送了两个月,核桃王就买了车。
不是赚到一辆车,而是生意需要。
因为客户多了,坐公交送货满足不了需求。
核桃王是一个典型的“产品主义”者,他对产品的要求很挑剔,把关很严,收购核桃时精挑细选,一些没有晒干的核桃也要挑出来,在家乡晒干才运来。
产品好,再加上核桃王的“先吃后买”零风险促销,两个月带来了不少的客户,多是口碑介绍的。
前几天,我在核桃王那里买了两袋枣夹核桃仁。
早上快递送货时,我正要去东莞,就放在背包里。去到东莞陈总的服装会所,我把枣夹核桃仁拿出来给大家吃,吃的人都说好吃,纷纷找我要核桃王的微信,好几个人都下单买,其中有两个老总不但自己买,还招呼自己的朋友来买。
后来听核桃王说,她们的朋友又介绍了朋友来买。
我把这事说给燕子听,燕子说她有次在大群里推荐核桃王的产品,客户介绍客户,前后居然有200多人买了核桃王家的产品。
这就是口碑传播的力量。
所以说,口碑营销的本质还是产品,朋友买了你推荐的产品,有惊喜感,哇噻,真是好东东啊!
让推荐的人很有面子,这是口碑营销成败与否的核心。
为了拿廉价礼品的推荐,那不是口碑营销。
关键是靠气质,这个也行不通,毕竟核桃王长的也不帅。
核桃王开着车,继续送核桃。
送了两年。
两年后,快递市场趋向规范,核桃王又认识了一个很靠谱的做快递的朋友,就和他签约合作,一直合作到现在。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核桃王的产品定位。
刚开始创业时,他只卖核桃,卖了两个月左右,他开始增加产品:杏仁、腰果、开心果、碧根果、夏威夷果等等,好多种产品,因为单一品类利润太低,在顾客基数不大的情况下,增加品类可以提升连带销售。
做了几年,一直到有几千老客户的时候,核桃王才收缩品类,只保留了核桃和红枣,其它的坚果类都砍掉了。
核桃王说,创业初期生存是最重要的,虽然产品聚焦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生存。
核桃王是个实在人。
很多成功人士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很有哲理,只是这个哲理是不是事后提炼的?
不好说。
核桃王完全可以“完美”一下自己,他也可以假装说:我能生存到今天,这是和我的产品聚焦分不开的,我当时高瞻远瞩,果断砍掉十几个产品。。。
但他还是实话实说了了,这是他的性格。
我的访谈,就喜欢听这些人的真实故事。
我在访谈核桃王之前有个疑惑:核桃王到底是怎么做推广的?
他有淘宝店,但是不做任何推广,纯粹就是方便客户购买的一个交易工具。
他也有微信微博,只是他发的内容,要么是幽默搞笑的生活感悟,要么是很深刻的思考,比如:我如果是一个女人。。。
隔个十天半月,甚至更久,他才发一次产品广告。
我当时就想,核桃王的生意应该是靠批发,不靠零售。
事实上,我所看到的都是错的。
核桃王自己揭开了谜底。
他的生意,是靠零售和单位福利采购为主。
核桃王开车送货两年,是属于“刷脸”营销,客户见过他本人,信任度很高,这两年积累的客户都沉淀成老顾客,一些老年人已经可以称为终生顾客了,不会有流失。
他的根基就在这里。
他的批发业务则一直在亏,亏了两年,亏了一百多万。
我曾经最羡慕的是核桃王的发货,那是一吨一吨地发,其实是一吨一吨地在亏损。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不清真相的。
当初做批发,资金不够,当时他定了一套房子,钱都交了,他托关系请吃饭,又把钱要了回来。
结果做批发把钱亏了,房市又大涨,当初这套房子如果买下来,今天最少价格翻一倍。
批发房市双亏损,核桃王很消沉。
精神很抑郁。
核桃王有次去送女儿上学,整个路程走路只需要十几分钟,结果这短短的路程,他竟然休息了三次才走回来。
他觉得这样下去后果不妙,就决定去改变自己。
他选择了跑步。
周末不需要送女儿上学,就在家旁边的莲花山跑步登山;周一到周五则是在送女儿上学后在仓库附近的梅林水库跑步。
每天跑步四五公里。
跑了一年。
把抑郁跑没了。
现在,核桃王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每天送女儿上学,然后去跑步,再然后来仓库接单发货,与客户交流,不忙的时候就读读书。
他的微信里,经常能看到他的思考后的感悟,一般的我记不住,我最深刻的是他的一段话:如果我是一个女人,我不会选择嫁给我自己。
我追问这段话的“内涵”。
核桃王说,他当初在天涯的热帖,吸引了一个新加坡投资人,这个老板带了助手专程来深圳找他,要投资和他一起做平台。
核桃王拒绝了,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运作一个平台。
有人劝核桃王:反正烧的不是你的钱,没有效果你也不吃亏,还能积累经验。
核桃王不为所动。他说:做人要有责任感。
核桃王刚开始在淘宝上做核桃时,他做到了品类第一。这是因为当时淘宝上像他这样专注做核桃的少。
后来大家都重视电商时,就开始有商家去烧钱争第一。
核桃王不去争,他也不接受风投。
他是个“产品主义”者,风投进来烧钱,烧钱去争第一,会影响对产品品质的掌控。
他宁可不做产品销量第一,他只愿意做产品品质第一。
这么多年,他不怕客户说自己的产品贵,就怕客户说自己的产品不好吃。
也正是他坚持的“产品主义”,才让他走到今天。
核桃王也缺乏野心。
他说,几年之前,他和一些朋友聚会时,就知道这些朋友肯定会超越自己,因为大家纵情谈吐时,他们透露出对事业的追求都超越了自己。虽然当初他们都没有自己做的好。
事实上确实如此。
核桃王说,每个人都有三个“我”:内心中理想的“我”,现实中的“我”,别人眼里的“我”。
核桃王内心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己心里的“我”是比较理想和追求完美的,但现实中的自己,又是一个简单主义者。
内心的我对现实中的我非常不满意,总感觉现在做的规模还是小,完全可以做的更好一些,感觉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用心。
所以他会感慨:如果我是一个女人,我不会选择嫁给我自己。
我问核桃王:你为什么创业?你想要什么?
核桃王说:不知道。
只是不想过按部就班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
嘉诺赏访谈录:讲述100个草根创业者的真实故事,这是第19个访谈故事。
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每一个平凡的你我,在迷茫时重拾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