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把它当做一个电视节目,而应该视作一门课程,就像学生时代读书那样,读完了还得再读,反复温习,直到自己能完全吸收并且运用为止。
这是我看完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之后最大的感受。从2017年12月31日晚8:30到2018年1月1日凌晨00:30,罗振宇用4个小时,完成了彼此20年约定的第三次知识跨年。“演讲”的定位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那时候意气风发,就希望考取好成绩,以后去大城市,找到好工作,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好简单。而进入社会十多年之后,忽然被一场演讲震惊,我原来不只是学生时代简单,是一直都那么简单。
同样是读大学,然后出来工作,罗振宇能这么成功,他的成功不是说他赚了多少钱,挤进富豪榜多少名等。而是他颠覆了很多东西,创造了新的奇迹。至少四个品牌因为他而价值连城:逻辑思维、时间的朋友、得到和罗振宇这个名字。
自从湖南卫视在2005年12月31日晚提出并举行大型音乐演唱盛会,每年的跨年都是各大电视争相抢夺的热点,我们一度以为跨年肯定是晚会或演唱会。而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罗振宇用他的知识和视野给了大众一个全新的选择。我很惊讶为什么他的学识可以如此渊博,几个小时侃侃而谈,世界仿佛在他股掌之间,同时也懊恼于怎么前两期我都没看,甚至是完全没注意。这是不是说明了我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我更不是一个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人,等我真正意识到这个东西很好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人都早已深深地爱上了他。
为此我特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罗振宇的资料,却发现和网页、朋友圈里的热火朝天不同,知乎、豆瓣等社群里对罗振宇的行为都是嗤之以鼻。算起来大概有两种观点:一是觉得罗振宇所讲的内容太过肤浅、牵强,二是觉得他靠情怀和忽悠来赚钱,耻与为伍。我觉得有点悲哀,中国知识分子文人相轻的毛病一直都在。
对于普通人来讲,罗振宇的观点一点都不肤浅,因为他们的知识、格局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难得有人能很有逻辑和趣味地深入讲解。他演讲之前必然是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的,但即便让我准备再充分,我在台上也没办法跟他一样讲得那么好,台下有那么多人爱听。至少从我看来,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仰望那些远比我优秀的人。而罗振宇无论作为文人还是商人,都足够优秀,太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虽然我和那些大人物一样每天拥有二十四小时,都活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别人眼中所能看到的世界远非我能想象。几乎每隔几分钟,他就能讲出一些我认为很经典的话,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生怕错过每一个画面,包括中场休息时播放的关于时间的宣传片。每个人喜欢的、擅长的和害怕的都不一样,我最害怕的是平庸一生,所以迫切渴望做出点什么事来。就像乔布斯所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不断地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停止读书和学习,工作范围内和业余爱好的技能都尽可能都去提升,可自己还是落后了。我以为自己很努力地在奔跑,却发现原来太多人跑得比我快多了。很多道理原本就不复杂,只是因为自己的平庸,没办法很好地自我梳理,只能等待别人耳提面命才会恍然大悟。听别人的教导是很享受的,因为一颗没有能力思考的大脑,有了新的营养和能量。但是听完之后只是觉得自己多懂了一些知识,比以前的自己聪明了一些,但是未来究竟要怎么做呢,还是一头雾水。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如此平庸。这是听完演讲之后最大的焦虑,演讲最后以木心的“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结尾,令人回味悠长。我绕过了岁月,没有在有限的年华获取足够的知识,所以平庸至此。
罗振宇是精明的商人,也是有情怀的商人,他的人脉圈子更是大得吓人。聆听他的每一句话,我都在反思我这一年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一天对我很重要,读了多少书,结交了多少值得交的朋友,能力提升了多少,究竟荒废了多少日子……从来没有一档节目能带给我如此多的感慨。光阴飞逝,岁月如梭,我们每个人都在迅速地老去,多少人因为懒惰而彻底磨灭了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被埋没得无影无踪。时间每跨过一年,有些人多一份焦虑,有些人多一些放任。
听完演讲,我没发朋友圈,没和任何人交流,回到家忙完所有事,一直到凌晨,我坚持把这篇文章写完,因为我想好好地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有太久太久没有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趁自己百感交集之际,问自己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的一生,就这样了吗?
感谢《时间的朋友》,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有那么一两分钟,开阔你的视野和思路,让你想起一些事,我觉得就够了。更何况,这场演讲的魅力,何止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