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 从众的定义
- 个性与准则的联系
- 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变因
- 信息
- 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 依从
- 认同
- 内化
- 依从,认同,内化的区别
- “不介入”的旁观者是从众者
第一、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从众的定义
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个性与从众的联系
一个人是由个性准则和从众准则约束的。“偏离者”即个性准则占了上风,“从众者”即从众准则占了上风。“偏离者”与“从众者”并不是孰优孰劣的关系,在某些情景下,偏离者更受人们的欢迎,而绝大部分情况下“从众者”更加收到人们的青睐。在受到规则约束下,例如法律约束,从众准则需要占据人们内心因素的上风,我们绝不希望在人行道与一辆高速飞驰的汽车相遇。另一个角度来说,从众也是可怕的,它会让人们失去对于正确事物的合理判断。我们要做的是在规则下,在个性与从众中选择最佳的分配比例。
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变因
简单的说,人在做出选择或判断时有两个目的:
- 想不犯错,力求正确。
- 想通过遵照团体里其他成员的期望去行事以博得别人的欢心或免受惩罚如别人的嘲笑。
减弱从众的变因有:
- 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从众概率会大幅降低。
- 在事先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即便其他人与其持不同意见,后来改变立场的从众行为发生的概率大幅降低。
影响个体遵从团体压力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是,受压力的个体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团体是由什么人组成的。缺乏自信的人,自卑的人比那些自我评估较高的人更有可能遵从团体的压力。而且,在一定的情境下,任务的特点能影响人的自信。对一个任务以前取得过成功的人比对此任务没有准备的人更不易遵从别人。同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眼前的任务,其遵从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这个问题还与施加压力的团体的构成有关。一个团体若具备以下几点,就更容易使个人去遵从它:
- 由专家组成。
- 对个人来说,团体成员是很重要的人物。
- 它的成员在某些方面与个人类似。
- 个人在团体中的安全感。
当影响来自个体而不是群体时,导致从众的因素呈现出相似性。因此,当某个个体与我们有相同之处,或者非常重要,或是在某一情景中具有权威时,我们更容易遵从该个体的意见。例如,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很小的事情上,人们更倾向于穿制服的人,胜过穿普通衣服的人。
信息
在许多情境中,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正确行动的惟一指导。简言之,我们经常依赖于他人作为决定现实的一种方法。当物理现实变得越来越模糊时,人们就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现实”,即更可能遵从别人的行为。这不是由于他们害怕团体的惩罚或是想要得到好处,而是因为团体的行为给他们提供了应该怎样做的宝贵信息。
情绪既有“感觉”成分、又有“认识”成分。一种情绪也需要先从生理上激发,而后才能认识它是哪种情绪。具体来说,如果我们正在森林里行走,突然碰上一头饥俄、凶猛的熊,就会经历生理上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引起生理上的激动,这是交感神经的反应。只有当人们认识到面前是令人害怕的刺激时(如一只凶恶的熊)才能把这种反应解释为恐惧(而不是愤怒或高兴)。如果面前没有适当的刺激,也体验到生理上的激动又会怎样呢?会感到害怕吗?例如,如果有人偷偷地往饮料里加了一种能引起同样生理反应的化学药品,我们喝了后会感到害怕吗?只要周围没有适宜的刺激,我们就不会感到害怕。
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我们已或多或少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两种类型的从众现象。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
- 从众行为的动机不同,一种是想得到奖励,免受惩罚。另一种是想获得如何恰当行动的信息。
- 从众行为的相对持久性不同。
现在,不再使用从众这一简单的术语,而是把人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三类: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
依从(compliance)恰当地描述了一种人类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其特点是,行为持续的时间与奖励或惩罚存在的时间相等。
认同
认同(identification)是对社会影响的一种反应,做出这种认同(反应是由于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和依从一样,个体在认同时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不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个体带来内在的满意,而是因为个体满意地确定了自己与所认同的个人或团体的关系。认同与依从的区别在于:个体能逐渐相信自己所采取的观点和准则,虽然他对这些观点和准则的信仰还不够坚定。因此,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或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容易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准则和态度。他们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如依从那样),而只是为了和那个人或那个团体一样。
内化
将准则和信念内化(internalization)(社会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把某种信念内化的动机源于使自己正确而不犯错误的愿望。因而,对这种信念的奖赏是内在的。如果我们觉得施加影响的那个人是可信赖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那我们就会接受他(或她)所提倡的信念,并把这些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一旦它成了我们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它就可以独立于发源者而成为自己的准则,并将变得非常难以改变。
依从,认同,内化的区别
依从是最不持久的反应,对个体的影响也最小,因为这时人们仅仅为了获得奖励、免受惩罚才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依从者清楚环境对自己的压力,当环境不再有压力时,就可轻而易举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认同这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并不需要持续的奖励和惩罚,个体所认同的那个人完全不需要在场,需要的只是个体想成为那种人的愿望。若某个持相反观点的人或团体对你而言之前认同的人更重要,你的观点也会变化。内化才是对社会影响的最持久的反应,这是因为一个人想使自己正确的动机是强大的自我支持力,它既不像依从那样有赖于以奖励或惩罚形式出现的持续的督促,也不像认同那样取决于对别人或团体的持续不断的敬重。
举个例子,遵守有关限速驾车的法规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我们知道,若预先警告人们某一段公路上要被公路巡警密切检查,人们的车速就不会超过规定时速,这就是依从。显然,人们是为了免受罚款才遵守这一法规的。假如撤掉巡警,一旦发现没有巡警了,很多人就会提高车速。但有些人可能会继续按规定的速度行驶,可能是因为其父总是遵守这一法规或总是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当然,这就是认同。最后,还有一些人遵守这一规定是因为他们认为限速是正确的,有助于防止交通事故,也相信中速行驶是理智的、有道德的行为,这就是内化。
服从是依从的一种形式,我们不仅发现,抵抗那种迫使你去伤害别人的压力是极其困难的,而且还发现,当人们有机会帮助别人时,往往会采取躲避的态度。
“不介入”的旁观者是从众者
若有一个受伤者,在周围有许多人这一事实下,并没有增加某人去救助的可能性,实际上反而减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人去救助的可能性(责任分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但在你与受伤者有着某种命运的相连(可以是同利益,相似经历)或是你处于一个直面受伤者且无法立即离开的情境下(封闭环境),你帮助受伤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怎样增加人们帮助他人的可能性呢?当你面对一个可能的意外事故时,在你头脑里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情况真是很严重吗(是否发生了紧急事故)?需要我介入吗(责任是否集中在自己身上)?我帮他是否有很大困难、是否要花很大代价(出于自身利益)?我的帮助对自己有好处吗(出于自身利益)?我是否可以轻易走开(是否处于与受伤者相同的封闭环境)?你对此事采取什么态度,取决于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