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a),三曰蔎(she),四曰茗,五曰荈(chuan)
江泳解读:
茶这个字,从字形和部首可以看出,是归属于草部,写作‘茶’;也可以归于木部,写作(木茶),见《集韵》;也可以属于草、木两个部首,写作‘荼’,见《尔雅》。
茶的名字,也有很多别称,有的叫做“茶”,有的叫做“槚”,有的叫做“蔎”,有的叫做“茗”,有的叫做“荈”。
茶这个字为什么有这么多别称?因为茶不是哪一个人在某时某地发现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人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时期相继发现的,也就有了各地的名称。加上茶树品种多,各地环境不同茶的外形又发生了变化,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名称。
如《尔雅》叫槚,苦荼。《晏子春秋》里叫茗菜,《神农本草经》里叫荼茗,《桐君录》里叫瓜芦等等。
槚,最开始见于《尔雅》。 槚(jiǎ)是形容树形美观,是名茶树,茗是名茶饮。陆羽说:味甘,槚也。
蔎,《方言》这本书里说:蜀西南人谓荼曰蔎(shè)。四川西南这个地方临近云南原产地,当地的人把茶叫做蔎,这个是该地的俗语方言,其他的史书上没有记载。陆羽认为其有代表性,所以列为别名其三。
茗,这个字最先见于《晏子春秋》。嫩叶谓之茗。而在《尔雅注》里:早取为荼,晚取为茗。一名荈。从采摘时间不同而分清楚荼与茗的区别。
荈,最开始见于《凡将篇》的荈(chuǎn)诧二个字。《吴志》中有 密赐荼荈以代酒。东汉开始,荈开始为茗字所渐渐代替。陆羽辨别茶味说:不甘而苦,荈也。
茶在唐代之前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我国中草药的叙述方法,有一定的程序,按药物的别称,别名,性味,产地,生长情况,外部形态,采集时间,加工方法,药物畏恶等来编写,既系统也科学。陆羽写《茶经》的方法也与药物记述相同了。
关于别称,茶在唐之前各地称呼不同,陆羽作《茶经》之后,茶开始作为专用字,来区别于其他的植物。
关于现在茶的英文‘Tea’,原来的发音是“Tay”,后来变成“Tee”,都是从荷文“Thee”转变而来。 厦门人最先运茶叶到瓜哇万丹,首先售给荷兰人。荷兰人由厦门人的音“tai”用拉丁文译成“Thee”。这段考证可见于陈橼教授的《茶业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