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大学生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实习归来,在带队的教授家里撮了一顿。愉快的晚餐结束后,桌上杯盘狼籍。几个同学抢着要洗碗,教授却满面笑容地阻止道:“不急,有人洗呢。”
教授将碗筷放进水池,先冲去油污,然后,轻轻地走到他八十高龄的老母亲身边:“妈,洗碗喽……”同学们一下子都楞住了,只见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委靡,精神焕发地走到水池边,慢腾腾地洗起碗来,花了半个小时才把碗洗完。
教授高兴地对老太太说:“您辛苦了,歇歇吧。”他拿了块毛巾,给母亲擦手。教授搀母亲回房后,又返回厨房,把碗重新洗了一遍。
教授对着诧异的学生们说:“做母亲的没有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即使她老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儿子需要她,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孝敬父母,除了帮助父母外,还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爱你。”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是意味犹在!儿子对妈妈的孝顺是建立在理解,宽容的基础之上的。理解一词,概括意思是了解、明白。在这里明白的不是一件事情,一个道理,而是理解一位妈妈的心。父母岁数大了,最怕自己没用,怕连累儿女。
太多的儿女们,拼命赚钱,去看妈妈的时候,叭!扔一堆钱给母亲,然后毫无顾虑地指责父母,或者觉得不让父母做任何事情就是孝顺! 其实错了!
孝顺的意思是这样的:尽心奉养父母或长辈并顺从他们的意志。我们做儿女的只做到了一半:尽心奉养父母,是否顺从他们的意志呢?父母的意志,意愿需要儿女拿出慧眼,拿出父母小时候爱我们一样的爱心去发现、去分析!
可能大家都有一同感:回家看妈妈都不知道带什么了,之前带些鱼、肉、虾、奶就是最高档的了。现在不是了,这些好像除了给父母的身体带来伤害,没有其他好处了。
在与妈妈促膝交流的时候,妈妈随口说了一句:“有口吃的就行了,不会像以前,想吃啥就做啥了,越来越懒得动了。”说者无意,听者有意,从此回家给妈妈带的东西里多了做好的、或是半成做好的饭菜:提前包好的冻饺子、准备好的馄饨皮,馄饨馅、做好的排骨吃时热一下就可、手工压好的面条……
这些是解决了妈妈在自己家里生活时,不爱做的事情。如果父母住到了我们家里,我们就要解决妈妈想做的事情。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前面例子中教授的做法中有两个细节特别棒!
一个是:【教授将碗筷放进水池,先冲去油污,然后,轻轻地走到他八十高龄的老母亲身边。】这里教授把大油污先去掉,表明了教授让妈妈洗碗是满足妈妈的内心需求,而不是真的需要妈妈为他服务。
二个是:【教授高兴地对老太太说:“您辛苦了,歇歇吧。”他拿了块毛巾,给母亲擦手。教授搀母亲回房后,又返回厨房,把碗重新洗了一遍。】所有的动作都流露出对妈妈无限的关爱,甚至把碗重新洗一遍,也是先把妈妈送回房间后,背着妈妈洗。这种对妈妈的爱与理解值得我们去学习!
“亲情计算题”等你答
你陪过爸妈多久?还能陪多久?
今天,我们的这道“亲情计算题”继续等待您来作答。如果你愿意分享,可以把这篇文章发到您的朋友圈,与您的好友共享!
(住在一起,请答A卷;没有住在一起,请答B卷)
A卷
1.工作日,你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如一起聊天、逛街、吃饭、散步等)有多少?
2.节假日,你外出应酬、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有多少?
3.节假日,你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如一起聊天、做饭、吃饭、散步等)有多少?
4.守在父母身边时,父母最喜欢做什么?
5.假定一年有240个工作日,125个节假日,估算一下,你一年能陪父母多长时间?
6.估算一下,到现在为止,你一共陪了父母多长时间?
7.估算一下,到父母老去,你还能陪父母多长时间?
B卷
1.你多大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2.请选择,你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同省不同城市?不同省份?你或父母在国外?
3.一年你能看望父母几次?
4.每次在家待几天?
5.每次回家、外出应酬、睡觉、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有多少?
6.每次回家,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如一起聊天、逛街、做饭、吃饭、散步等)有多少?
7.守在父母身边时,父母最喜欢你陪着他们做什么?
8.估算一下,你一年能陪父母多长时间?
9.估算一下,到现在为止,你一共陪了父母多长时间?
10.估算一下,到父母老去,你能陪父母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