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2004年第六期
老顽童
广东台山学业中学初二⑷ 莫国辉
我爱跟老师玩。见到此句,你一定会建议我到精神病院去住上几天。谢了,朋友,我每一根神经都正常得很!
不信?瞧——
“刘老师!”我无事不登办公室。对面一个脑袋圆圆,头发短短,胡子翘翘的古董式小老头望了过来。
我走到他身边,毫不客气地拉了把椅子坐,指着试卷:“这儿我不懂。”
一只手毫无声息地朝我伸过来,我脑袋瓜子灵活地一绕,保住了耳朵。嘿嘿,这一着我已练得出神入化了。
“孺子不可教也……”老师总忘不了这个开场白,跟着话儿就像蜘蛛屁股的线,揪不断,捋不直……足足演讲了半个小时零三分钟十七秒老师咳嗽了两声问明白了没有?
我仍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铃……”老师一拍我肩膀:“我要上课,放学等我,教不懂你,绝不收兵!”走了。
我呆了一会。
“喂!等等我!”
我正和班里的棋手杀得天昏地暗,石走砂飞。蓦然,一个短短头发溜溜圆的脑袋伸将进来。
我们停止“杀戮”,异口同声:“老师!来一盘怎样?”
“没问题。”他嘴角一撇:“哼,想当年我杀遍本村无敌手,你们一起上吧!”一屁股坐下,和我们拉开了阵势。
“喂!老师!您摆错棋子啦!”
“噢噢!几十年没玩了,忘啦!”
“老师,‘马’和‘象’的走法刚好调转啦!”
“哦!看错了!看错了!”
结果——
老师笑眯眯地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拍拍屁股扬长而去。
“嗨!差点赢了!”“早知道就别让他了!”……
若可意会,何必言传⑵
——评点《老顽童》的用词特点
伍健洲
《老》文虽短,却在“玩”字旗下统领着两个故事,一是写活了一个和蔼可亲童心不泯没有架子的老师,二是这老师还会装蒜,他会下棋吗?看来他是为了避免泼两位学生的冷水,对“我们”让他棋看得相当清楚,却能不动声色假装不知,陪着玩到底,是老师没有架子包容大度吧?——真是个老顽童!
若你以为这是记叙文,肯定就是不明白还有“人物典型”这提法。鲁迅先生说过,杂取众人而成一个。这叫“从生活中提炼”。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诸位老师的日常行为习惯的留意,集中而完成作者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塑造:
“我走到他身边,毫不客气地拉了把椅子坐,指着试卷:‘这儿我不懂。’
一只手毫无声息地朝我伸过来,我脑袋瓜子灵活地一绕,保住了耳朵。嘿嘿,这一着我已练得出神入化了。”
文中的主人公的塑造反映了作者理想中对老师形象设计的“最高版本”——不拘小节,平易近人。我相信做老师做到这份上,是需要大智慧、大神通的!
只要留心生活,许多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罢。此文除了会从生活中提炼外,更重要的是作者能把自己的感情很到位的表达出来,这就要靠纯熟的表达技巧了——注意,这里说的不是文章结构的技巧——而是用词造句的技巧,这个技巧来源于多读、多写,鲁迅在一封信里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作者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特爱古典小说,《水浒传》读得挺有心得,对其中的韵文尤其钟爱,故他的作文中常常见到对仗等各种古老的修辞手法,纯熟运用且不着痕迹:
刘老师一出场,光外貌“脑袋圆圆,头发短短,胡子翘翘的古董式小老头”一个对偶句,就足以在读者心中留下文中主人公“诙谐”的第一印象,把《水浒传》里的好汉出场先报外号的“脸谱化”模仿得惟妙惟肖;而写自己和“棋手”的厮杀的对仗句“天昏地暗,石走砂飞”,则将惯用词语“飞砂走石”语序调换,力求跟“天昏地暗”对成对子,营造出一个激烈的“战斗场面”;写老师的解说“话儿就像蜘蛛屁股的线,揪不断,捋不直”,恨不得一下子讲个明白,没有“我”插嘴的余地,一个赶着去上课的老师的心态跃然纸上;“足足演讲了半个小时零三分钟十七秒老师咳嗽了两声问明白了没有?”的夸张把老师那种“牛老睡多,人老话多”的年纪大的特点刻画得出色而准确;“噢噢”、“看错了!看错了!”两个反复的句子,把老师掩饰自己象棋技艺粗疏而导致慌张表现的“老顽童”行为写了出来,暗示着他老人家能赢这一局棋才怪——跟文末千辛万苦“让”老师赢了的对话呼应得滴水不漏。
还能将古代口语“无事不登三宝殿”化用为“无事不登办公室”;既然是“古董式”的老师,理所当然的口头禅就是文绉绉的“孺子不可教也”,否则何以体现老师渊博的文化内涵高深的人格修养?
老师是个“老顽童”,学生又何尝是个“正经人物”?跟老师“没上没下,没大没小”,见了老师“毫不客气地拉了把椅子坐”,明知道老师棋艺粗疏还是小心翼翼惟恐赢棋陪着老师玩!
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恐怕是凤毛麟角了吧?“尊师”是学生单方面对老师仰望的态度,“爱生”是老师居高临下的俯视师生关系,而此文的师生关系是互动的、同一水平面的,为师者居然允许学生“放肆”,为徒者若真的放肆起来,把自己摆在比老师更高的辈分层面上,文中的师生关系肯定不成立。所以,在行文中“小顽童”对“老顽童”的感情——尊敬而且爱,“老顽童”对“小顽童”的感情——“尊重而且爱”。
文章短,情意长!这“情意”的表达,靠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字里行间的词语的精彩运用。
若可意会,何必言传?
——发表于“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2004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