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自己的工作好像是在打杂呢?
为什么我们每天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却感觉产出甚少呢?
为什么我们经常在没有看到回报的时候就轻易放弃了呢?
黄有璨的《运营之光》告诉我:一切所谓的“牛”,最终都要回归到个人的“意识”和“信仰”上。
不想在职场上打杂,我们需要以下两种意识:
1、“目标导向意识”
所有工作都有明确的方向,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也是初级选手和高级选手的区别:初级选手只会被动做事情,或者是在方向不明的情况下纯靠拍脑袋去行动,但中高级选手们,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找到目标和更容易有所产出的地方,才会开始投入执行。
运营工作中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如何通过不断思考、判断和执行,找到投入产出比较优的路径和方法,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回想今天你的学习和工作,我们都否都带着明确的目标导向呢?
2、“效率意识”
在这种观念下,我们会认为所有的时间和工作都是成本。一个优秀的运营会将“效率”贯穿始终,不断问以下这些问题来检视和警醒自己:
(1)我过去一周都做了什么?
(2)哪些事情是有产出的?
(3)哪些产出效率高,值得再继续投入时间?
(4)哪些耗费时间的产出可以忽略?
做运营,有两种逻辑,我们可以选择“回报后置”式
有一种逻辑是,只有你先给我付了钱,我才会给你提供对应的服务或产品。这种逻辑,为了一个我想要的结果,可以忽略过程中的用户感受和体验。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逻辑叫“回报后置”式的逻辑:当你创造的价值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一定会愿意给予你无条件的认可和回报,且这种回报,有时甚至会超出你的预期。这种逻辑,强调专注于给用户创造价值,而回报后置。
众筹、打赏等在内的很多近一两年开始从互联网衍生并普及开来了的模式,背后的核心逻辑,都是这种“回报后置”式。
其实这种逻辑也是传统与互联网思维的区别:传统运营讲转化,需要以交易达成为中心。而互联网运营讲用户,需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
这让我想起我们小组正在运营的“个人号”,抱着试水的一个态度,我们甚至没有向公司申请任何运营费用,初衷很简单,提高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而在运营的过程中,我经常有想放弃的想法,这个号很多“好友”都是“打广告”的,对公众号的贡献也是“蜻蜓点水”。现在想想,如果自己真能先把潜在回报先丢到一边,而投入进去组织搭建起一个既有价值又有乐趣的环境,真正为“好友们”去创造出来一些令他们惊喜的价值,真正把他们当做身边真实的朋友来对待,那么这个“个人号”终会为我们的公众号赢得更多的回报。
“回报后置”式,在运营中,有些事创造用户价值,但不一定一眼看得到回报。其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如此,这也和《精进》中所说的“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观点相同,有些事情做了不一定会立刻创造出效益,比如写书法,但只要长久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