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伯特罗.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这个学生,他的观点早期属于新实证主义,晚年逐渐转向逻辑实证主义。知识界对他的评价是:他善于将哲学发展与每一时代的思想、政治思潮结合起来,从而真实的反映各个时代的哲学本质。
他的代表作品有:《西方哲学史》《我的哲学发展》《幸福之路》《自由之路》《哲学问题》《数学原理》等。
核心内容: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在知识界影响巨大的学术作品,全书纵横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三大领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考察哲学发展的一般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开端,直到近代哲学的兴起,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
一 搭建一个整体哲学框架。
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整部书的脉络,以及所有哲学派别的分支及代表。 有了这个整体的认识,再提到任何一个派系、概念、人物,就会更清晰更具体。
哲学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伴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罗马帝国的灭亡,它又淹没在神学之中。哲学的第二个时期是11世纪至14世纪。这个时期,哲学完全受天主教会支配。哲学的第三个时期,从17世纪到今天。和前面两个时期相比,他更多的受到了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 通过哲学了解一个时代和民族
人类自脱离动物界以来,一直在探索宇宙和人类本身的奥秘。事实证明,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而要了解它的哲学,首先应该从哲学史入手。罗素:“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之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所以,通过该书可以对整个西方世界有一整体的了解。
上古时期,希腊人的伦理体系是一个公民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很多证据成分在内,而中古时期表现出来的哲学并不是那个时代的镜子,而仅仅是各个派别思想镜子。
文艺复兴时期,新的思维风行知识界,人们对传统的理论体系感到厌倦,视其为心灵的桎梏。在知识分子中,最新生事物的兴趣代替了对于推理、议论、体系化的兴趣。
16世纪以后,宗教改革在欧洲思想史上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北欧受到上层统治者和民众的普遍欢迎。这一时期天主教会的发展给哲学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天主教学说里,神的旨意要通过教会做媒介,个人意见必须服从与教会。
之后,浪漫主义和主观主义在欧洲思想界又掀起狂澜。他们都不健康的形式,使得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学家对其进行了矫正。之后,教会权威和国家崇拜理论一直困扰着哲学界,霍希斯、卢梭、里格尔代表了这个理论的各个方面,他们的思想与共产主义相距甚远,而共产主义是一种更趋鉴于与“国家崇拜”极其相似的社会形态。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与宗教的冲突愈演愈烈。自由主义者倾向于科学、功利和理性,它成为传统宗教的敌人。自由主义的本质就是企图不受教条束缚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
三 世界名画的荟萃
书中选择了400余幅世界名画穿插期间,这些名画都是绘画史上有影响的名作。名著和名画,相互辉映,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所以在阅读本书文字时,这些世界级画作会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该书对原著进行了凝练编译,语言较原著更通俗化,有机会还要看看原著,真实领会油画著作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