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号,是我来天津参加的第一次大型活动。
也是我学习了DISC后,加入DISC社群后,第一次以参与者、筹备者的身份参与的活动。
更是我离开深圳后,“抛头露面”第一次公开亮相。如同我之前在朋友圈说的一样,我希望表现好一点,让某些喜欢我风格的人看得到我,链接上我,起码我有个公开的身份,方便今后我在天津的学习圈子里好“招呼”人。头马、拆书帮、DISC圈儿,还有王鹏程师父的鹏门,有很多优秀的人,希望能相互之间有个交流和照应,玩到一起,成长到一起,而进步,是日积月累的。这,是个不错的机会,是个不错的开端。
到一座新的城市,我想,自己主动走出去,比起默默的等待别人敲门,要更加容易一些吧。那么,我选择站在一个舞台上,用我这个阶段的全部力量、知识、经验和颜值,让大家看到我。
日后,万一遇到某些人,我可以说,我啊,我就是那个在海峰老师全国巡讲到天津站时候的女主持人啊。或者是,我就可以说,我也曾主持过一场150人的线下活动啊。然后说,你好,我就是露娟。
其实,只是个冠冕堂皇的身份而已。我要的,仅是如此。
所以,从D的角度,我确实很D,因为,我目标明确。
所谓草根,从小开始长,就是从这么一个起步开始的吧。
之前多少荣辱成败,都没有关系。
命运把我送到天津,那就归零,重新开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起步,归零,重新出发。
弯腰、低头,我需要很谦虚。
我想,如果你身边有很优秀很优秀的人,你也是不甘落后,甚至是害怕落后的。最起码,也是要匹配得上。所以,在我还没有见到金铭前,看到马老师(活动的全局统筹者)给我发来他的介绍时,这是我第一个想法。
我之前的经历,在深圳的,在工作中的,身份或是位置,归零。我愿意,从新开始。那么,金铭,你就是我的对标。让自己更加谦虚一些,耐心一些,也机灵一些。和他的沟通和灵感碰触中,我发现他沉稳、大方、知性,站在那里一开口说话,就是妥帖帖的标准版主持人。反观自己,我的主持风格偏高调,热情,有点调皮,这些刚好能够和他形成互补。
于是,一边讨论流程、一边互对台词、也一边给到对方相应的建议,这个过程是融洽的,也是我看到自己在缓慢绽放的。当然,金铭也是。我能感受到,他在这个过程中的投入,他一次次迸发新的想法,思维迅捷、缜密,还能对我的想法和风格进行补充。所以,到台上时,我的感觉是,我快要hold不住场时,他总能及时的将我“镇”住,既能保留我的热度,同时保留了庄重。
这种默契和相互支持,让我对整个活动的节奏把控很恰当,在我们的计划范围之内。就算现场出现了预料之外的状况时,看到他还在旁边,我就依然能够“淡定”的扛过去。
舞台上,太多次都是觉得自己在孤军奋战,然而,这次有他在,我觉得自己是个团队。
谢谢金铭。你教会了我配合、支持、互补,我欣赏你的稳重、适度和大方。我要在我的风格上,逐渐再融入你教给我的特质,如此下去,我相信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我看来,这里有很大的bug。我个人的bug,活动组织的bug。
一是,这是抽奖环节。在原先计划里,我说抽奖,从台下选取4位观众上台发放红包,他们要在红包名上分别写上“赢、得、欣、赏”这四个字,从而区分什么红包对应什么奖项(也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后期核实)。且4位观众每人发20元,共20个。然后由现场观众抢红包。金铭则配合我介绍奖项,并公布领奖方式。
但我在铺垫和伏笔“抢红包”时,这三个字一出来,连台下已经有观众按捺不住、快速执行了。我来不及公布以上规则。场面有10秒钟的混乱。
于是,我现场决定,让发了红包的人上台,看个数。
对应金铭念出奖品,我现场决定获奖人是谁。
按照此方法,我完成了四轮抽奖。若是我时间感知没有错的话,那么这四轮抽奖,用时大概在6分钟。或者是更少。
二是,我在抽奖刚开始的时候,我明显的看到了后台工作人员在给我挥手,明显是在告诉我,不要抽奖,时间不够。
暂停?取消?临时结束?我完全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一瞬间我脑袋里就是一团糟,那么,我要结束吗?那我怎么跟观众解释?明明我说了抽奖,我开了一个奖后,就告诉观众,不好意思,咱结束了?这不是愚弄观众吗?
那么,我是要继续吗?如果时间不够,我剩余的还有几分钟呢?之前流程既定的时间是10分钟,现在提醒我时间不够了,那么,到底是还剩余几分钟呢?
还有,现在我正在抽奖,后台的工作人员,做好准备跟获奖人员的对接了吗?在上台之前,我都还没有来得及和后台人员做过确认呢?是不是能很好支持到我和观众们的互动呢?
我脑袋里一瞬间,飘过了这么多想法。。而那个时候,我还要分散精力出来想,邀请上来人,怎么分配奖品,让观众们体验感稍微好一点。
但最后,我还是坚定下来,强压下来那种不安、愤怒、甚至是压力,因为在我进行此环节之前,除了我和金铭讨论过的抽奖的方法,和马老师确认过的抽奖方法,以及流程里对应的时间10分钟之外,没有任何人跟我说过“建议”或者是“此环节暂停、取消”。那么,我就只需要执行计划里的事情。就算现在出现意外状况,我也要弥补好,继续下去。
提醒我时间不够?好,我注意,那么,我就以最快的速度结束吧!
加油,我可以的!台下的观众,总还是有期待的吧。一定可以的。
内心深呼吸几下,继续。
其实过程中,金铭有来试图提醒我,之前快速发放红包的人就不作数,重新来,按照原定计划。但被我一瞬间否定了——因为我要尽快缩短时间。如果我重来,我们重新在观众里找人(我还看到之前内定的发红包的小伙伴都没有举手呢),会花更多的时间(不确定谁来发红包)。
结束后,最后再调动观众的气氛,引出下一个环节。此时我确实有失误了,我忘记了毕业生分享。幸好有金铭配合,我才能继续指引下去。毕业生上台,分享。我下场。
我想,这是我做主持人里,又一次的磨练吧。
能ps一下吗?之前也是在做一个主持时,我正在讲,我领导也是在台后面反反复复给我做暂停、指手表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呢?不讲了?快速结束?在我讲到中途时我怎么结束?
而我的概念是,我在台上,执行的是之前达成过共识的东西。一切以我之前的计划来。毕竟,面对台下的观众,我是正在进行时啊。
那么,真心给个建议:若是流程上有改变,有变动,提前点,哪怕是在主持人上台前一分钟通知也行。但不要在主持人刚开启一个环节或是环节进行到一小半时,下别的指令,而且,还指令不明确。如果非要如此,也需要下达清晰明确的指令,若是要立刻结束,就要出立刻结束的指令,并给恰当的时间让主持人给台下观众致歉;若是时间要加快,也要给出剩余的时间,让主持人能够尽快的在规定的剩余时间内完成。
其次,主持人在活动现场,真的是规则的制定者,拿着话筒的人就是最大的“节奏调控者”,需要其本人就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并且快速判断做出当下最适合的选择。不管对错,都要保证台下的观众的体验感,并且逐步引向正向的情绪。
再次,一场活动,在和观众互动的过程中,是需要团队协助互动的,并非又只是主持人一人之力。主持人需要附和、捧场和支持。群众的力量,来自于自己团队的支持,也来自于观众之间的影响力。
最后,到这样类似的抽奖环节,一定是需要有后期的交付团队的。比如发放书籍,就需要有人准备好书籍,在抽出获奖者,获奖者举手后,就有工作人员现场立刻将书送出;若是当时不方便送出去的话,也要指定后台对接的小伙伴,让小伙伴活动结束后一一对接。
这次活动,这个环节是没有做好的。于是,后面也造成了,抢了红包、获得了获奖资格的某些小伙伴,并没有领到自己的奖品。而作为主持人,或者是活动的筹备者,是有责任和义务提前安排和规划好的。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让现场的观众体验感更好,才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事后,我问金铭,我当时内心波涛汹涌,翻滚澎湃,你感觉到了吗?
金铭说,没有啊,觉得还挺镇定的。
其实,我当时害怕得要死。
事后,我是有情绪的。也确实,受了这个事情的影响,后半场,我个人的情绪,没有再被自己调动到很高。——此事无关他人,是我个人心态出了差错。毕竟,到最后,事儿做完了,还算及格就好。
不需要自寻烦恼,或是追求100分。如果有下一次机会,一定要做的比这次好才是。
这是我的学习、成长和经历。其实,换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我需要做的就两件事:
一是:积极沟通确认。
二是:全力以赴创造。
以此而来,不负当初,不负自我,即可。
活动中发生了一些事儿。我并不完全知晓。但我知道,那个时候,娘娘为我打call,为我站台。
那时候,我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座孤岛。
I 特质的人,喜欢受人瞩目和夸奖,受不了沉默和忽视。所以,我申请上台了。可毕竟,第一次,还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团队。
所以,娘娘的出现,让我觉得特别的踏实和安心。
那是来自“娘家人”的关注和爱护。在深圳那么多年,真庆幸收获了那么多的小伙伴。每每想到你们的时候,我总是能矫情的热泪盈眶。你们叫我小太阳,其实我从不是小太阳。但你们叫多了,我也就是了。是啊,大I 嘛,你们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会在你们面前表现出来我是什么样的人的。表现的多了,我也就是了。
娘娘在我参加活动之前,一直在关注我的准备,好几次问我需要什么协助,还跟我说,她随时可以给我协助。也在努力帮我缓解紧张感、压力感,鼓励我,支持我。
活动中,她上台发言时,看了我一眼,眼神澄澈坚定、自信真诚。本来我很沮丧挫败的(因为被一直挥手咯),但那一刻,我觉得是她的眼神拯救了我,我想到,我应该是个小太阳的,不可以让情绪一直包裹一直走不出来。因此,才开始慢慢缓和出来。尽管,这个时间可能比想象中的长了点。
活动结束后,娘娘作为主持人带领天津的筹备工作组做了复盘。其实是我比较熟悉的ORID模型。娘娘果然很专业,也很温暖,不少小伙伴都说,除了这次活动本身,就是娘娘这个复盘让大家收获那么多了。娘娘的影响人的方式是,是拥抱、鼓励和微笑,总是让人很舒服、愉悦,也更愿意敞开怀抱。
所以,身后有她,我特别安心。
其实,前一天,和娘娘也聊了颇多,她的几个故事让我颇受启发,苹果和梨、大风和太阳。印象深刻。我想,也会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会一直记得,提醒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去创造更好的世界。
后来我才发现,师父在我眼里,不是个大咖了。他就是很平常的亲人。长辈的那种。哪怕,其实我和师父的交集并不那么多,但,足够深刻。
来天津,除了我的公司,师父是唯一的链接。因为师父,我见到了鹏门的很多师姐师兄。大家都很欣赏师父的悦己达人。我想,我到四十岁的时候,能有他这样的心境和态度,就足够了。他是我大大大大的榜样。很庆幸,当初一句“师父”,让我如今,觉得多了个亲人。和师父聊我的工作,我聊了两次,一次是我来天津前,我跟师傅叽叽喳喳讲半天我的规划;二次是我进新公司后遇到的职场难题。他总是认真的听,温和的给建议。
他很治愈。更像是我们家那一沙发的娃娃(那是我生活里最珍贵的一个部分),让我觉得很安全。在他那里,你可以放肆的来来往往,但你感受得到他的关注。
所以,谢谢师父。第一次见师父为兄弟打call,我为他们之间的链接感动。因为,彼此懂得。这个圈子,流动的,其实是感情嘛。
听了很多次师父的分享,他的演绎,依然能让我找到很多学习的地方——果然还是,姜还是老的辣呀!嗯嗯,好好学习。
把自己送到各个城市去公益演讲,每座城市,都那么热情和真挚。一边心疼海峰老师的辛苦,一边默默说,海峰老师,我们会更加努力,去做到的。
海峰老师的金句,很多。我正在做的,受到影响的,是这四句。
有句话是,谁先受不了,那么就谁先去改变。
往好的方向去改变。
后来,改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遇到难题没有关系,可以抱怨、可以吐槽,但抱怨吐槽完毕后,请务必记得更加努力、踏实和勤奋,因为,这是个需要结果的世界。当然,你做到不抱怨、不吐槽,更好,因为,反正也没有用,哈哈哈。
我想,我只是个凡人。我只需要把昨天的自己超越那么一点就好了。
我也没有什么野心,我只需要把我理解的世界创造的我认为的好一点就好了。
我承认,我就是个关注自我的人。我觉得好了,那就好了。
如果我觉得不好,那么,我就去把它变好。仅此而已。
海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向前,链接,绽放。对,是绽放。绽放,其实是属于个人的。个人绽放,在生活上,事业上,理想上,路上。
相信凡事皆有四种解决方案的,相信懂比爱重要的,相信要自己做灯塔的。
成为更好的自己。
祝福所有的人。
最后,谢谢在这次活动中,给我真正包容的人。
这次活动,当然,我收获的,时间,会逐步证明给我哦。
愿,世界会更美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