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文字是一种承载,有重量的承载是痛苦的,而你想不到的是,痛苦是用来治愈的。
有人说“人是一根能思想芦苇”。
好吧,我很同意这种解释:人生来脆弱,世界上任何一个意外都有可能夺走心跳。但是,我们人类可以思考呀,有些时候思想的长度与广度往往比生命更长久。
这句话用于评论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发现简直是天造地设。读了不下3遍,每次读都有种不同的感觉,感觉自己接受了洗礼,在某个瞬间觉得顿悟,但是也越发怀疑自己的智商。因为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脑海里就是一顿省略号默默飘过。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谈了一场毫无理智的恋爱,把自己投入其中,虽然还算享受,回想一遍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
最近在不停的面试,说起汉语言,他们说:“那你肯定读过很多书,文笔还不错吧!”我笑而不语。回头把大学上的相关专业文化课又温习了一遍,我发现我读的书不算很少,至少说起名字感觉都看过。然而这有什么卵用,别人一问三不知。说情节,记不清了,说男女主人公,忘记名字了。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啦!!!
但是·······我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难道看一本书,真的要把它捉摸透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过”么?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情况发现,我和这本书有过一面之缘也促膝长谈,但是就如同萍水相逢般的情谊只能浅浅的留在我的印象中,记不清时候,记不清故事的始末。但是,它却在不知不觉间,在交谈的那一刻被我所吸收,润物细无声地成为我的一部分?
如果我只是希望读书成为一种消遣,那么上述就是最恰当不过的心理动态。但是想要成为一个牛逼哄哄的写手,想要用文字来谋求生存,分析文本是必要的。哪怕是个人成长,对于文本的分析也是需要的,不去剖析,怎知痛处,又哪来的成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果没有承载负荷,身体就会浮在空中远离大地;如果没有深入思考文本,灵魂就会飘摇不定,流离失所。思考文本不是让我们枯燥去分析文本写作手法或者是文章内在联系,而是映射自我,从中体会世间千回百转的、可能不属于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