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是个非常热衷于写公众号的作者,甚至一度想要在毕业后选择新媒体行业。
1
我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通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那时,我凭着一腔热血和兴趣,每天不知疲倦地寻找文章素材,或是找同学朋友约稿。
我记得第一篇推文的素材是同学给我的,她写了三篇去支教的经历,我将它们排版成连载的形式,并配上合适的图片。当我和她把这第一条推文转发到朋友圈时,各路的亲朋好友都纷纷转发以示支持。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令人欣喜的开头,每篇的阅读量达到了六七百左右。同时,公众号的粉丝数也直线上升,虽然基本都是我们认识的人在关注。
在朋友和亲人们的支持下,我趁着教师节的来临,自己动手写了一篇有关教师节的推文。因为里面提到了我的高中班主任,引起了很多同班同学的共鸣,于是大家又是一波刷屏转发,一路将文章的阅读量推至七百以上。
那时候,我每隔一小时都会看一下自己文章的阅读量,看到不断提升的数字,欣喜感一波接一波地往嗓子眼冒。我写作的欲望愈发强烈,恨不得每天都要想出一个新颖的素材,恨不得赶紧打开电脑敲字,恨不得马上发推送,获得大家的回应。
2
我抓住一切时事、节假日等方面的素材,一边继续找人约稿,一边自己写文。
星雨是我的学弟,他给我投过一篇的散文。说实话,他的文笔的确不错,字词都很美,还透着丝丝青春的忧郁。但客观而言,它不会是一篇吸引手机用户的文章,因为它的故事性不强,也没什么爆点,甚至看到他的标题都没什么点开阅读的欲望。
但这毕竟是他专门为我的公众号撰写的文章,我还是将它排好版发了上去。没想到,因为他的朋友多,大家疯狂帮他转发,这篇平平无奇的文章竟也达到了令我瞠目的阅读量,还为我的公众号带来了几个粉丝。
林爽是我的同班同学,她就没有这么强大的朋友圈了。她写了一篇有关校园暴力的自述,并且拜托我发布的时候用她的笔名。她的文章,内容很丰富,情节曲折,但可惜文笔一般,很多字词句我还帮她进行了润色,再加上她用了笔名,没有什么人认识,也没有强大的朋友圈做后盾,导致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也就一百多。我只好安慰了她,希望她别太在意。
3
公众号的粉丝不断增多,但他们基本上还是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拐几个弯我都是认识的。后来公众号又有了赞赏功能,我发的文章能收到可观的“稿费”。
但这些“赞赏”,多半还是自己人给的。如果是朋友同学之间,可能给个2块或者5块。让我比较尴尬的是,很多读者是我父母的朋友,有时候会“赞赏”我100或200块这样的巨款,而他们可能都没有认真看文章的内容,只是想看在我父母的面子上单纯地给我些鼓励。
刚开始我还有些窃喜,但时间一长,就觉得特别没意思。
说白了,这就是亲戚之间给红包,跟我写的文字没有半毛钱关系。我这样不就变成了打着“写文章”的旗号,变相要“人情费”吗?
然后我就把赞赏给关闭了。
4
没了赞赏,我倒是依然有写作的热情,但有些东西一直制约着我,让我无法自由发挥。
首先,我爸对我提出意见,让我不要老是写些“没营养”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写“高级”的东西。我知道他每次转发我写的推文,朋友圈里都会有人附和夸奖,如果我能写些结合时政热点的“高大上”文章,他会更有面子。但我一来对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二来开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本就是为了写些杂文随笔,不想弄得那么正式。
其次,我的公众号受众基本上都是认识的亲戚朋友,我在写文章的时候,难免不能指名道姓,更不能把家长里短的事情公诸于世,朋友之间的感情纠纷之类的我都得避讳。就算含沙射影地写,也会轻易被别人读出来。我可不想因为写推文而搞崩自己的人际关系。
我又不是什么经历丰富的人,这么一来二去,我根本没啥可写的内容,感觉越来越没意思。
又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对我公众号的热情也逐渐消退,我偶尔更新的一两篇文章转发数也寥寥无几,阅读量也就百人左右徘徊。其实,这可能也是真相,褪去附和声后的真实,我认清了。
我就这样,停更了自己“红极一时”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