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越来越不好的时候,人的道德底线也在不断下修。
笔者最近又被''朋友''狠狠骗了一道,劫财。 最让人气愤的事,对方全然理直气壮、没有丝毫的愧疚心理。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 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 、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
让被试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第 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動機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采用的方法有4种:
1. 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
2. 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
3. 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
4. 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当经济不好时,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调整观念、信仰、价值观和态度。 以弥补其因贪图不正当的利益,造成在心理上存在的矛盾。
方法是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即下修道德底线。 (不是我骗人错了,谁让你太好骗。 )以此消除心理矛盾。 然后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现在业务难做,公司省成本,这么做「骗人」我压缩了成本;我是做对的事! 这么做「骗人」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我又不是为我自己骗你//谁让你相信我,错在你太容易轻信人,本来我跟你就是业务关系,又不是什么朋友,相信我就是你的错! )于是当初不愉快心理体验「道德上过不去」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行使骗人行为,最后还自我安慰「如上」避免心里矛盾认知失调。最可怕的是,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道德下修的过程通常是无意识)。至此,愧疚心不在,骗了依然能大义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