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集体认知
第二节:集体无意识
当两列火车相向运动的时候,坐在两辆火车中的乘客,很难分辨是自己的列车在运行,还是对面的列车在运行,而大部分时候都会觉得自己的列车是静止的,而对付面的列车是运行的,这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是以自我的角度在判断周围的世界,自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固化的点,只有我们以固定的角度才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判断,因此我们很难能够感知到自我的变化。
当夫妻两个人形成矛盾冲突的时候,双方都在互相影响互相的变化当中,但是往往都会认为自己是相对稳定的,是对方情绪发生了变化,而引发了自己的反应。而且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难分清是哪一方先产生了情绪的变化,因为情绪是相互流动和相互影响的,在任何关系当中,一方的情绪变化都会激起另一方的情绪反应,甚至很多时候情绪都是共同产生的。
在集体社会当中,不仅仅是情绪,很多认知和信念都是处在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中,因此集体共有的信念和认知,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来进行影响和渗透的,很多时候,只要处在相应的集体环境下,就会被这个集体的认知所影响。这是由于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另外生命的构成是由于能量的聚合而形成的,在一个相对固化的环境内,能量的流动本身就会趋于同化状态,因此任何环境都会形成相对一致的共有信念。而这种信念并不是通过主观的思维和判断形成的,我们通常把这种信念称之为集体无意识状态。
在当今社会很少有人去追求工匠精神,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手艺的工匠人,而是希望孩子成为领导、成为明星。那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都不同,有的人天然就容易成为领导者,而有些人天然就适合成为有技术的工匠。
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现象是自然形成的,当我们看到拥有权力会带来财富,而财富又是我们心中的一种信念,我们往往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权力的追逐,而在我们产生信念的过程中,却丝毫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以及环境因素。这是因为所有的生命都存在相互的竞争,这是一种本性的信念,当生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我们很难用理性的角度来判断自己的某些行为。
两个伙伴到森林中游玩,遇到了一只老虎,两个人拼命的奔跑。一个伙伴对另一个伙伴说:我们这样跑是没有用的,因为老虎比我们跑得快,我们是跑不过老虎的。而另一个伙伴回答:我不用跑过老虎,我只要比你跑得快就可以了。
社会中许多共有的信念并不完全是经过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和见证过的,我们的很多信念就是由于环境赋予的,因为更多的人相信了,所以我们也相信了。
因此在社会信念层面有许许多多的信念是未经生活和现实验证的,甚至也与我们的本性信念不相符合,而许多信念本身仅仅是我们的想象和希望,那些原本我们的想象并不是真实的,我们只是通过头脑构建出一种希望,这种想象就如同我们进行一种设计一样在头脑中勾画出蓝图,可是否能够在现实中实现,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所有的蓝图都是在服从于物质世界规律的情况下,才能够在现实中呈现出来。可如果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期望和梦想,在相互的影响之下,都会误认为对方已经实现了某些期望和理想,也就会让自己坚信这些期望和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每一个人都活在理想当中,但是我们自己很清楚,很多理想并非现实,我们头脑中构建出来的想象,只有通过在现实中的行动才能塑造出来,而且在现实行动过程中,那些理想和期望要与现实的自然规则相符合,比如我们设计汽车,飞机的前提就是要了解自然规则,通过服从自然规则,那些汽车和飞机才可以在现实中创造出来,而任何违反自然规则的后果就是在我们创造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事物与期望不相符合。
因此我们的大脑能形成的对比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断的在头脑中构建理想,同时在现实中进行塑造,也不断的调整,头脑中的理想与现实相符合,既要创造出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同时又要让这些事物服从自己的期望目标。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信念和认知调整的过程。
当然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也都存在着许多无法实现的信念,这些无法实现的信念本身,一部分是我们已经能够意识到根本无法实现的,我们只是沉浸在一种想象当中,根本不会在现实中付出行动。比如男人幻想有一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美丽的女人,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财富,这种想法也未必不能实现,但是实现的代价会非常大,成功率会非常低。比如古代王朝的更迭,就是如此,当成为古代的一个皇帝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只不过极少有人会相信,这种愿望是能够在自己身上实现的,因此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可以保留这样的想象,但没有人会去付出实践。同样,在女人的头脑中也会存在一个浪漫、温馨、幸福的理想生活,与男人的想象不同,这种浪漫、温馨、幸福的理想生活其中一部分也是社会信念中所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信念当中,社会建立了这一部分信念鼓励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和建立浪漫温馨幸福的生活。女人往往会把头脑中的这种期望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并不断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塑造出来。而其后果则是会发现婚姻生活的各种不幸福,因此越是相信这种头脑中想象的生活状态的女人,越容易引发对生活的不满。现实中是否存在浪漫、温馨、幸福的生活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于这样的期待是否是经过我们认真分析和论证的呢?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否符合自然规则呢?这样的生活在现实中是否是普遍存在的呢?我们不要轻易的回答是与否,因为任何短暂的状态都不能代表永恒的状态,就如同男人在获得了任何一个漂亮女人的时候,都不会相信他能够获得世界上所有漂亮的女人一样,我们获得的任何短时间的感受,都无法等同于可以长期的稳定。就如同我们用力的向天空跃起,当我们离开地面的一瞬间,不等于我们在天空中飞翔,因为我们在空中仅仅能保留几秒钟就会落回地面。
当我们是一个人存在的时候,我们很清楚头脑中的哪些期望是无法在现实存在的,但这也并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会在头脑中构建那些期望,很多人在相当多的时间内是沉浸在理想的期望当中的,即使他们很清楚那些理想和期望并不现实。
鲁滨孙漂流记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独自存在的状态,当一个人单独生活的时候,他缺少了集体信念的影响,他不仅仅要面对内在强大的孤独和恐惧,最重要的是他要防止已经建立起来的信念的崩塌。因此它不断的对着周围的环境进行沟通交流,把大树当做一个具体的人格与其进行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就是要不断的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信念。即便如此,当长时间独立生活之后,他在进入到人类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许许多多与他人无法沟通和交流的问题。这就是因为当他离开集体环境之后,他失去了集体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无意识信念的影响,他的信念体系与社会的整体信念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公有信念的部分越来越少就会形成交流的障碍。这种障碍就会造成他与社会群体之间巨大的隔阂,他无法理解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也无法理解他的思维和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会经常发生,我的一位朋友多年一个人生活,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很喜欢自言自语,平时总是能够看到他自己在喋喋不休,似乎他是在与一个我们都看不见的人在沟通。
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是孤独的状态,我们长时间处在集体的无意识状态中生活,我们形成的许多信念都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而这些信念的稳定是有赖于集体环境中相互的认定来巩固的,因此越是融入到集体当中,我们的无意识信念就会越清晰越真实,当我们脱离集体环境之后,很多集体信念,在离开集体环境的时候,就无法在现实呈现出来,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头脑当中,这部分信念就会呈现出虚假的状态来。而通常我们会人为的塑造出一种集体环境,比如想象出一个具有人格的虚拟形象,在与这个虚拟形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来稳定和强化原有的无意识信念。
这种情况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经常的发生,很多人都会在一个人的时候自言自语,甚至有些敏感细腻的人就已经养成了模拟一种人格的虚拟形象,并与其交流的习惯。这样的过程很容易使我们脱离了现实的物理规律的束缚,我们头脑中的很多想象,如果仅仅存在于头脑当中,我们是能够意识到是非现实的,我们甚至根本不会在现实中去努力实现那些想象,但是当我们一旦在思想中形成与虚拟形象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我们往往就会把这个虚拟的形象当成了现实。我们原本要既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又要存在于现实的关系和交流当中,现实中的任何问题都等于是对我们想象的调整,如果我们认为的在想象当中营造出一种现实的关系,建立一种虚拟的形象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很多在头脑中建立的,不现实的想象就容易在与虚拟形象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让我们认为是现实的。如果我们完全存在于这样的状态,我们呈现出来的就是精神分裂症状。可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状态,生活越独立的人,年龄越大的人,感情越细腻的人,做事控制欲望越强的人就越容易呈现这样的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的许多信念并非是通过我们的现实生活建立起来的,我们的绝大部分信念都是由于社会集体环境自然形成的无意识信念,就是因为大家都信了,所以我们也信了,由于互相都相信对方,没有人去怀疑这些信念是否是虚假的。尤其是在人类几千年文化教育的奠基之下,人类几千万人、几十亿人的集体生活所形成的这种无意识信念是很难让某一个独立的个体产生怀疑的。
由此,人类社会的集体信念,就逐渐形成了这种信念中有许多的信念,并不符合现实规律,也不符合自然规则,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和期望。这些人类的理想和期望原本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在现实中并不能塑造出来,可由于集体无意识状态的相互影响,以及建立集体规则过程中的某些领导群体的个人愿望,许许多多并不真实存在的信念就在社会中构建出来了。而在人类社会集体环境的影响下,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这些信念是否是真实还是虚假,都坚信不疑的,相信了那些信念,并以那些信念作为生活和人生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评判的标准就是不真实的,我们判断的结果就会错误百出。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充满压力,内心充满纠结和困惑,人生充满痛苦。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部分人通过宗教、灵修等许多方式来指导和调整人类对于生活的评判标准。
因此我们的生活就变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对外努力的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期望,另一个方向是对内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所有的信仰和修行都在告诉人们从内在开始,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念,可所有的信仰和修行都不会对人类社会的无意识信念产生怀疑。人类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人类集体无意识信念的绝对信任基础上,只不过以社会的角度鼓励人们把头脑的理想在现实中塑造出来,而以宗教信仰的角度鼓励人们重新调整头脑中的理想和期望。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毫无差别,只要我们存在于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想要在现实中塑造自己的理想,就必然存在一个不断调整内在理想和期望服从于现实的过程。这一点就是绝大部分男人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不断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也就是生命存在的适应能力,当我们想要在现实中获得更强大的生存空间,我们不是要信任我们的思想,而是我们要信任现实,所有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任何理想都是不真实的,这就是人生的道理。因此只要我们关注现实,就必然会逐渐的调整内在的理想和期望,并且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大,我们内心的理想和期望与现实之间会越来越吻合。我们就很少会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空想和幻想当中。因此,能够投身到宗教信仰和修行的人大多都是女人,当然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宗教和信仰是真正的修行,当去掉了利益追求的时候,能够驱动人们投入到宗教信仰和修行当中的原动力,就是内心的恐惧和生活的痛苦,而实际上,只有错误的信念才会带来虚假的世界,才会产生痛苦和空虚的生活状态。只有相信了自己头脑中的想象,相信了社会集体无意识信念的人,才会产生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碰撞,才会产生内心强烈的孤独恐惧和痛苦,才会更容易投身到宗教信仰和灵性修行当中。
可实际上生活中产生的任何困惑和痛苦都是由于个人信念以及社会集体无意识信念所造成的,也就是说任何不符合自然规则的信念都无法在现实中存在,也都是不应该成为信念的。我们头脑中不服从现实规则的信念越多,我们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也越多,这种现实不仅仅代表社会,同时也代表自然。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适应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就可以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获得环境中的资源。当我们生存在社会当中的时候,即使社会中存在许多虚假的信念,只要我们相信了那些信念,我们就会在社会的集体当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只不过随着我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熟悉,我们就会发现社会中许多的信念并不真实,最重要的是那些信念与现实的生活之间会产生冲突,这时我们将面临一种选择。要么继续坚持信任社会的信念,要么接受现实的生活状态。可实际上,由于我们从小建立的信念非常坚固,同时由于这些社会信念是在庞大的社会集体中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很难能够怀疑那些信念,同时我们又无法脱离现实生活。这时就使得我们总是处在生活的冲突当中,也就是社会的信念与现实生活不断的产生碰撞。
这是所有人类面临的问题,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困惑和孤独,每一个人都面临社会信念与现实生活的碰撞,只不过越是坚守社会信念的人,现实中的碰撞和冲突就越强烈。
比如社会中不断的宣传,无私无我的利他信念,甚至包括宗教信仰和心灵修行也是如此的信念,这种信念本身就是一种理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内心都是自私和自我的。当我们越是努力为自己构建无私利他的信念的时候,我们在现实中的碰撞和冲突就越多。而现实甚至包括我们自身的本性,当我们在衡量某种行动的时候,总是处在利己还是利他的纠结当中,甚至有许多人明明是利己的行动却包装成利他的行为,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这是因为他们无限信任利他的信念,同时他们利己的信念就是本能,这种本性推动的行为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因此才会出现行为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利己,而他们努力塑造出来的形象是利他。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于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突破了自我本性的信念建立了社会集体信念,很多人类学家认为这种社会信念的建立是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致人中的一部分,人类学会了讲故事成为了领导者,由此建立了人类的集体。也就是通过故事建立信任聚拢更多的人在一起,最终以故事为蓝本形成了社会集体的信念。
应该说这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变异。当我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仅被动的接受了本性的信念,同时我们尝试建立主动的生存模式,通过我们有计划的有目标的行为,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的时候,就等于我们的自我存在了。
自我就是一种信念,当我们信念本性的时候,是不需要自我存在的,因为在本性状态下,自我与本性是一体的,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本性的目标就是自我的目标,生活中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愿望,我们的个人愿望是完全服从本性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个体愿望与本性之间并无差异,因此就没有一个自我从中存在着。
当我们试图建立主动生存模式的时候,首先就要突破本性的信念,建立全新的信念,而这个信念本身,在最初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当中,仅仅是我们的一种理想和期望,而且这种理想和期望已经与本性产生了方向上的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在某一个方面已经不愿意接受生命给予我们的自然结果,我们希望通过某种主动的行为来避免某些结果的发生。这一点在现代的人类社会已经完全成为主流的思维方式,我们所有的思考对比和分析,就是为了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也就是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因此当我们的期望与行动的结果相吻合的时候就叫成功,当我们的期望与行动的结果不吻合的时候就叫失败,而我们的人类经验就是不断的努力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期望。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一切境遇都产生了分辨和区分,我们喜欢的就接受,我们不喜欢的就试图拒绝和改变。而在本性信念的状态中,任何的结果都是必然存在的,我们的个人喜好并不会影响对结果的接受,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存模式,一种是以人类自我信念为主导的主动生存模式,另一种是以自然本性为主导的被动生存模式。
主动生存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转变,由此人类才发展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完全不同的演化方向来。
在本性信念的状态中,生命本身并不存在理想和期望,因此也就没有了头脑中的对比、区分、选择,这样的生命状态本身对于头脑的依赖度会很低,而以人类的角度看,这样的生命状态智商是很低的。
人类构建出来的主动生存模式就是一个自我模式,就是只接受自然结果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不接受的那一部分,我们将进行改变和调整。自我本身并不存在于现实当中,自我只是一种信念,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
如果我们接受现实中存在的一切,我们就没有必要产生理想和期待,我们也不需要在事物发生之前进行任何准备,这种完全活在本性的状态是不存在自我意识的。这种生存状态是完全活在自我的感受当中,这种感受不是思想感受,而是意识感受,这种意识是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连接在一起的,而且不要以为这种意识状态是毫无智慧的。我们人类所认可的智慧其实就是自我思想,是构建在头脑当中的一种想象能力。在意识状态下,万事万物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每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比如地震来临之前,很多动物都会有明显的反应和感知,只有人类一无所知。这不是由于人类已经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只是由于人类沉醉在自我想象当中,我们会忽略自然给予我们的信息。
这个世界的存在都是由信念产生的,不同的信念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除了人类以外的所有生命都存在于本性的信念当中,也就是第一信念,而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突破了对本性的信念,建立了人类的集体信念,这种人类的集体信念既包括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信念,同时也包括了个人信念。
个人信念就是自我信念,就是我们对头脑中存在的那个自我意识,产生完全充分的信任,我们甚至把头脑中的思想当成了我们自己。这时对于我们来说将要面临三个方向的选择,一个方向是我们头脑中的自我,这也是我们完全信任的主体,另一个方向是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就是集体无意识信念,而是还有一个方向则是潜藏在我们内部的本性,这种本性除了生命的生存和繁衍以外,也包括了现实的自然规则。这三个方向形成的力量相互拉扯,相互冲突,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方向的念头,这也就是我们时时能感受到的,在头脑中不断存在的那些念头产生的原因。
只要我们突破了本性的信念,我们与生命的本性就处在分离状态,这种分离的空间就是自我存在的空间。
对本性的信念形成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以自然规则的角度呈现的,自然规则就是本性,本性就是自然规则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突破了对本性的信念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对本性的信念产生怀疑,而是在本性信念之上,试图对本性进行包装和改变。因此无论是社会信念还是个人信念都是自我信念,都是对本性信念的伪装。
应该说除了自然规则以及本性以外的一切事物,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我们的理想,只是头脑中构建的一个想象,我们的社会也是社会中所有群体构建出来的一种虚假想象,所有的集体本身,所有跟社会有关的一切都是一种虚假的想象。比如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本身并不真实,这里我们要分清一点,以本性信念的角度,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在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的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分工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仅仅是一种信念。
比如我们构建出来的家庭,就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形成的信念形成的,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信念构成的关系,当信念不存在的时候,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对于经历长期婚姻生活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虽然表面的婚姻结构还存在,可实际上婚姻中的两个人早就各自独立的生活,婚姻的实质内在的凝聚力早就不存在了。因此对于婚姻中比较敏感的女性来说,她们时时怀疑婚姻存在的真实性,只不过他们大多会认为自己婚姻选择的问题,并不会真正怀疑婚姻的虚假结构,可实际上任何婚姻家庭都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完全独立和孤立的,任何表面的集体都是由于信任以及相互的认证形成的。
因此在组成婚姻的时候,要么通过政府机构获得婚姻的证书来证明婚姻的存在,要么通过民间的相亲和聚会来告知周围的人,通过周围人的认可来证明婚姻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任何集体关系,都是在相互认同的情况下才形成的。这也就是自我存在的目的。
自我并不真实,存在只存在于想象当中,我们之所以把许许多多在头脑中存在的自我,通过现实险滑出来,并不是由于这些自我规则真正的能够存在于现实当中,仅仅是由于人类集体相互的认证和信任才使他们形成的,只要信任不在了,这些自我集体就不存在。
每个人都在寻求尊严,都在不断的努力获得自我存在感,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方式,通过获取更多人的信任和认证来证实自我是存在的。真正的存在是不需要通过相互的认证,现实就是存在的状态,而不断要通过相互的信任来认证的存在原本就是虚假的。
我们构建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所有集体关系都是自我信念形成的,在自然界只能够支撑符合自然规则以及符合自然本性的事物存在,而从生命的角度,所有的生命都是独自的,即使自然界中看到的集体生存的动物和植物,他们的集体也是非常松散的,完全没有人类集体的分工特征,而人类自从进入主动生存模式之后,人类所有的努力就是把头脑中的自我想象,在现实中努力的塑造出来,很显然这种自我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信任以及相互认证,才使得很多自我的想象在现实中存在了。
我们以此可以认真的思考围绕我们身边的任何集体关系,比如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工作关系等等,我们会发现这些关系维系的方式就是信任,信任存在这些关系就存在,信任不存在这些关系就不存在。而且所有的集体当中都存在一个主要角色,通过这个主要角色来维系集体关系的存在,而当主要角色不存在的时候,这种集体关系就不存在了,比如企业中的法人、家庭中的父母等等,这是因为维系集体存在,必须需要相同的认知和信念,因此就必须有一个主导者,集体当中所有的人对主导者的信任就形成了共有的信念,同时主导者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汇聚和影响集体当中所有的人,产生共同的信念,因此才会维系集体的存在。比如在婚姻关系当中,女性是维护婚姻关系的主体,因此女性会不断的对男性产生各种要求,不论这些要求是什么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婚姻中的主体角色,也就是建立家庭中以女性为领导者的集体信念,如果这种集体信念建立起来了,家庭就是稳定的,如果这种集体的信念建立不起来,家庭就容易分崩离析。也就是说,当家庭成员都以女性的认知为标准,听从女性的领导和指引的时候,家庭关系就会相对稳定,当家庭关系的任何一个成员试图逃避或者反抗女性的信念的时候,家庭关系就面临破裂。
我们可以不去思考信念是否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如果以现有的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一切存在都是信念,只要我们产生全然的信念,就可以维护所有集体的关系,只不过所有的集体本身都是个人信念构建出来的,这种个人信念本身就违背了自然规则,因此,集体中的任何信念都无法在现实规则中呈现出来。可问题是,人类的所有成员都生存在集体当中,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教育,这种集体训练就如同病毒一样已经感染了人类中的所有群体。所有的人都在集体信念的影响下,相互认证,相互证明,也相互欺骗,虽然那些信念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虽然所有的人在与现实的接触当中不断的产生冲突,但依然很少有人会去怀疑那些信念是虚假的,更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那些信念存在的根基,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断的在维护人类社会集体的信念。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个后果,当我们与现实产生冲突的时候,要么否定现实,要么否定自己,却没有人去怀疑整个社会的集体信念是有问题的,并且由于整个社会都不断的在努力巩固这种集体信念,整个社会的所有民众都处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梦境状态,就是所有的人都沉醉于自我的想象当中,并且由于人类集体中相互的证实和验证,使许多头脑中想象的虚假蓝图在人类虚拟的现实当中呈现了出来。因此人类并没有完全的活在现实当中,而是活在了头脑的想象与集体的想象当中。我们把集体的想象当成了现实,把头脑中的想象当成了理想,我们不是活在理想与现实当中,而是活在了理想与集体理想当中,这就是人类存在于梦境状态的原因。
当我们再去分析和了解人类梦境状态的时候,由于我们本身就处在社会集体无意识的信念当中,我们就很难能够理解虚假的集体信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认证而存在的自我特性。自我并不真实,存在自我只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验证而存在的,这就如同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婚姻的生活当中都是不幸福的,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是不幸福的,因为在他们的角度,总能看到其他人拥有了幸福的生活,可他们并不知道在社会集体信念的影响下,许多人在社会中努力呈现出来的形象是一种虚假的伪装,这些伪装并不是这些人为了欺骗他人而形成的,就是由于集体的信念形成了人类改变的意识,所有的人都试图通过改变和调整来改善某种现实结果,因此当婚姻中发生了许多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所有的人并不是在了解释放,是我们的信念造成了婚姻中的判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试图通过某些改变的行为来改变婚姻的状态,因此他们不断的试图营造出一种美好的婚姻状态,以此来改变并不美好的婚姻状态。这是人类普遍的想法,对于结果的矫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并不代表人类具有了多么高的智慧,反而显示出人类的愚蠢。那就是当现实中发生了一些我们并不满意的结果的时候,我们要么就是努力的开导自己,接受那些结果,要么就是试图对那些结果进行改变和校正,其实结果已经发生了,任何对结果的改变和校正只能是伪装,这种伪装只能是对自我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一种欺骗,任何结果都是无法改变的。而当我们试图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那些结果的时候,这也必然是一种完全徒劳无功的行为,因为我们的信念就决定了我们头脑的思维方式,也就决定了事物的判定结果,当我们已经认定了一些结果是错误的,是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任何对自己的开导都无法让我们去接受,因为我们不会接受任何我们不喜欢的事物,这就是人类的本性。只有当我们改变了信念的时候,才会重新调整对结果的判定标准。只有当我们看不到任何结果是错误的时候,我们才会完全接受那些结果,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可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会去这样去做,也没有人有能力这样去做。
表面看人类的宗教信仰以及心灵成长,就是努力的想看穿这些训练,从他们的很多表现上来看,似乎他们也在试图看穿人类的虚假信念,可实际上他们依然存在于自我当中,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维护社会集体信念的存在,而不是为了怀疑社会的集体信念。他们似乎不是为了戳穿自我的本质,看穿自我的虚假,他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维护自我的存在,因为他们并不会认真拆解自我认知以及社会的集体认知,他们反而会以社会集体的认知为基础,不断的建立与本性信念相对抗的认知状态。这样的结果非但无法看穿虚假的信念以及虚假的自我,反而会让集体的无意识更加强大,让自我的虚假形象变得更加真实,因此,越是虔诚的投身到宗教信仰以及心灵成长的人,越无法看穿虚假的信念以及自我的虚假形象,也就根本无法看到这个世界存在的真相。反而因为不断的与本性相对抗,会形成内在的纠结和冲突。使他们不仅产生了与社会集体的隔阂,同时他们的自我与现实之间依然出现许多的冲突。而他们外在表现出来的各种崇高的形象,都是完全符合自我虚假存在特质的,那就是努力的按照头脑中的想象和追求来改变自己,伪装自己。
我们通过本节的内容,并不需要对整个的社会集体认知以及自我的信念有一个全然的了解,我们只需要对整个集体信念产生一丝的怀疑,对人类自我存在的虚假方式产生一丝警觉。当我们在生活的经历当中,不断的投入各种角色,不断的经历,各种情绪起伏的时候,也许在某一刻我们意识到了角色的虚假,感知到了集体无意识的状态,或者在与现实的冲突当中发现了我们许多的信念并不是真实的。也许我们并不知道那些信念是如何不真实,我们也许并不知道集体的无意识状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也许我们并不知道那些角色和集体为什么存在于我们头脑的概念当中,只要我们产生了任何一丝的怀疑,这种怀疑就会改变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和信念,这种怀疑就会不断的扩散,就会让我们在现实的生活经历当中不断的发现信念中的疑点,这就是真正的觉察。
觉察的本身不是基于信任,而是基于怀疑,这种怀疑既不是怀疑现实规则,也不是怀疑社会集体,而是怀疑我们自身的信念。这些信念包括了我们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体系的方方面面,比如爱、尊严、责任、理想、情感、关系、信任、依赖、独立、自由从许多方面。应该说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跟这些信念相互对应,当我们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是开导自己接受这些问题,而是通过问题去了解支撑自己产生判定的这个信念到底是否是准确和真实的,只要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信念在随后的人生经历过程中,就会有许多的机会发现那些信念的虚假,透过信念就会看到自我,自我并不真实存在,因此我们任何寻找自我的结果都是徒劳无功的当我们看到信念的时候任何虚假的信念本身就是自我,我们在沉浸在头脑的想象当中的时候,任何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想象也是自我,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去通过任何方式去寻找自我,看穿自我,我们只需要去了解自身的信念,看到信念的虚假就可以改变我们对整个人生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认知,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社会集体梦境状态的摧毁过程,随着我们人生的经历,随着我们发现更多虚假的信念,我们就不会完全沉浸在社会集体的无意识信念当中,自然也就在自我的梦境状态当中摆脱出来,成为梦境状态中醒来的人,虽然这种觉醒状态并不是真正的开悟,并不会超越本性的信念看穿整个世界。人类建立的社会集体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梦境状态,在集体环境中的觉醒并不否定人生,而是肯定人生肯定这个物质世界,这种觉醒不仅可以全面的解决内在的冲突,同时也会让人生充满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