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三个月了,好不容易带着孩子从北京的牛娃堆里逃出来,我的焦虑却依旧无处安放。
美国的妈妈群,也是各种班和团购
今天在小区微信群,有个妈妈问:附近哪里有绘画班?另一个妈妈热心推荐了自己孩子正在跟随学习的一位台湾画画老师,于是一群人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求该老师的联系方式,瞬间那个老师的班就满了。
团购群里,妈妈们正在凑400人的英文阅读网站MyON和lighsail,还有各种我没听说过的词汇3000网站、斯坦福开发的数学英语在线学习,某创业团队制作的天才班考试辅导题库等等。进群两天,我简直眼界大开,原来国外有这么多还没传到国内的好的学习资源,毫无疑问我得买买买啊!
在国内的时候,妈妈群是个24小时不打烊的社群,全国各地的妈妈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在讨论——如何把娃培养成一个学霸!每次话题都是被某个敢拼的牛妈带起来的,随之是大家的信息共享和比较,你家娃多大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这个班教的怎么样,孩子喜不喜欢?最终,每个人的心情都并不轻松,因为觉得自己家娃弱爆了。
给孩子那么多,我自己都消化不良
我就是个特别乐于给孩子找各种学习资源和课程的妈妈,报的班买的书和课程不计其数,在朋友圈晒自己家娃的各种进步和新鲜事。
但是我发现每次都是我自己有热情带孩子学这学那,而不是孩子自己有热情,有时候我的热情真的感染了他,他也跟着我爱上了,比如阅读,我喜欢所以他也喜欢。
但并非每次都如此。比如画画、数学思维、乐高,我只是道听途说买来各种资料和玩具堆在家里,三分钟热度,总是玩会儿就换项目,除了英文阅读坚持了四年半,其他事情很少有坚持超过一个月的,这到底为什么?
我给孩子搜寻到的东西太多了,他无法消化,我也无法消化。
有几个家里没有一摞落土了还没看的童书,有几个妈妈有买了没坚持学完的在线课程?囤了那么多,更多的是心里上的踏实,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专注。
6月我读了一本给我很大影响的书《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作者介绍了方方面面的学习攻略,然而全书看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注。没有专注,任何学习都无法深入,无法成为ninja。
教育的断舍离
从6月初开始,我不再让他每天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学那个,一会读这个,一会玩那个App了,放弃了我曾经很喜欢的乐高、数学、暑假练习册,我找了2个孩子有必要学习而且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拼读+Scratch设计游戏,事先规划好每天的小任务,画了一个计划表,每天坚持做完打钩。
现在6月过半,我们真的做到了全勤,而孩子的进步比我之前什么都让他做要大得多。
自然拼读,早在孩子3岁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然而从来没有突破过26个字母音的初级阶段,孩子一直都无法拼读比较长的单词,只能认识首尾音。
然而经过最近半个月连续不断的学习,他的拼读和阅读方面的进步超过了过去一整年。
长一些的故事书他都可以一个词一个词尝试着自己读出来了,能把自己以前认识的词和不认识的词加起来一块读,特别喜欢给我晚上读睡前故事,豚豚说,我终于可以给妈妈讲故事了。
以前我和孩子玩Scratch从来没完整做过一个小游戏,我以为这些给孩子玩的小程序都是小儿科,做不出什么高级功能,实际上它不仅可以还非常容易实现。我更没想到孩子的理解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我以为他肯定不懂这些,还是等他大点再说,现在不给他做了。
最近半个月每天一个小游戏,我们已经在豚豚的账号下完成了15个完整的小游戏了,从最基本的动作指令,到后来绘制角色、背景,到后来设置参数,增加动画,不断调试小游戏,我和豚豚对游戏设计的理解都更深刻了。
从习惯性放弃到习惯性坚持
孩子们的适应力比大人强,只要陪他一起坚持一件小事1个星期,每天不断,你就会发现坚持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之后再也不需要毅力。
以前我陪孩子学习总是没等做完一件,就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然后又开始玩另一个,最后什么都没做完,因为总有新鲜的在吸引我,也在吸引孩子。结果呢,孩子和我都很失败,因为我们永远只是一个看客,并没有深度参与、有所收获。
教育就像一个无底洞,里面很多宝藏,选择那么多,好东西那么多,我该不该都收入囊中呢?当然可以,但是我现在决定不要那么多了,在和孩子达到深入阶段之前,不再加入新的内容,一次做一件事,完成再做另一个。
因为有了一次成就感,孩子就会相信,只要下次还这样坚持深入,就一定能收获到更多新的成就,也会明白这过程虽然越来越难,但是终点一定会到达。
而一旦放弃过一次,榜样作用也是无穷的,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切换,不断地浅尝辄止,效果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