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期《奇葩说》,辩题是《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是浪费吗》,当时蔡康永说高学历经历过什么,是其他人不知道的,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蔡康永还报出了 N 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题目。“这是什么鬼?”大家都会这样想。隔行如隔山,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坑。彼此都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的。
别人的专业,别人的想法,与己不同,常常会觉得别人是奇葩。甚至看自己,有时候也觉得陌生,觉得奇葩。去年研究生课程的感想作业中写过一段文字,现在看来,什么鬼啊,不可思议,鬼知道当时自己在看什么,想什么,“过去心不可得”。
佛学和心理
七八年前偶遇一位香港人闲聊一个小时,他跟我介绍了佛学中的“唯识”,谈了很多佛学与心理学的共通性,那时懵懂,觉得在理,却又似乎不知所云。去年暑假,研究生团体辅导课上,刘勇老师谈了很多佛学内容,很多句子听着耳熟,却没有相关背景知识去理解,或是不曾听过也无法断定其字,因而无法“望文生义”,还是偷偷查阅资料补课了。
心理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在佛学中也有解释,比如弗洛伊德、荣格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在佛教唯识论中都作过相当精微而又深入的阐发,在佛教唯识论和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均提出了三维心理结构的学说,并均有意识一维。这三种意识,在形成机制、内容、本质和功用上,亦有相同或不同之处。佛教唯识论所说的意识与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说的意识的一致性是非常明显的。真是略懂,内容实在太丰富,还要慢慢消化。
心理现象万千,国学中的确已经有很多精妙的语言去解释。《论语》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流动和变化就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我们的身体是这样,我们的心、观念、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都是如此。
《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说的就是这个心是无常的,是不可以得到的。佛法告诉我们要观心无常,要了解这个心的变化与流动,要知道观念应该不断更新,要通过这个体认以后,放下我们那个固执的观念,放下那些迷茫。正因为心是变化、运动的,所以我们净化心灵改造生命才有机会。佛法讲心无常的道理,除了使我们放下过去的负担,更积极的是让我们改造生命、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平素抄《心经》,却没细细研读。查阅到一篇讲述《心经》强大的心理治疗功能的文章,读来也甚有启发。“《心经》是告诉我们如何用智慧解决生命的问题。它的心理治疗功能来自正念。般若就是最高的正念,《六祖坛经》把这种最高的正念称为“无念”。”生命的问题来自无明,众生处在无明的状态,无明带来了迷惑和烦恼。无明相对明而言,明是指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盏智慧的心灯。这盏灯没有被点燃的时候,整个生命处在昏暗之中,这就是普通人的现实状况。心灯也是可以经由修行而被点燃的啊!
生命出现的种种问题,怎么解决的呢?《阿含经》记载,佛陀在深林里修行时如何面对恐惧。当佛陀禅修时恐惧生起,他不改变姿态,继续禅修,回光返照,观察恐惧。看看恐惧是一种什么心理?它到底能对我怎么样?运用智慧的觉照直面现实,恐惧终将消失。这也就是“念起即觉,觉已不随”,直面它,就能控制它。内观自己的心,直面内心的情绪和纠结,这些情绪是没有根的,它的产生来源于错误的设定。
对自己的不认识和错误认识是人生一切烦恼的根源。这就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禅宗讲“明心见性”,禅宗的修行让我们认识“本来面目”,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佛经似乎远离我们的生活,认识它,走近它,或许又能燃亮心灯。
奇葩来说
不知道以上是什么鬼……似懂不懂,证明还没掉进佛学的坑,或者已经从坑里出来了。还写过很多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奇葩乎,奇葩也。
专业学习的坑,真的是坑,没有那么浪漫和天真。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于过去的自己而言确实浪费了那些努力熬过的时光。于现在的自己而言当下具备的能力全归功于过去的努力与选择,何来浪费之说?于未来而言,决定生命的广度与深度的,是生活的态度,不是专业和事业的高度。
《奇葩说》中正方反方各有各的理,精彩的口才背后是缜密的逻辑思维,每种说法都对,但也没有绝对的对,因为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只是说说,不用负责任的。辩手只是根据自己的辩论立场去论证,不代表这是他实际的、唯一的想法。当真正面对的时候,我们会这样充分“考虑”自己的想法吗?其实常常想都不用想,凭着本能去为人处事了,追究真心的时候,才发觉本意与行动似乎不相关。
辩题是《污染严重时,该不该离开自己奋斗的城市》那一期,徐静蕾个人的观点是离开,然后现实是离不开,因为父母不愿意离开,而父母是因为朋友不离开。因而徐静蕾的选择是被父母的朋友所决定,何炅道出这句话,真理啊,我们的选择其实很多时候不由我们自己主宰。谁在主宰我们?别人?惯性思维?原生家庭观点模式?
被主宰而不自知,如何?念起即觉,觉已不随。翻译为心理学的语言:认知自己的认知过程。
元认知的能力又依仗心智化能力,李民在他的公众号文章《你除了知道元认知,还应该知道心智化(一)》中将心智化能力比作读心能力、将心比心能力、反思能力,评估自己或他人的心智化能力有四个方面:
- 是否知道,有“心理状态”这种东西存在,人不是完全由他的行为来定义
- 是否愿意努力去识别行为背后的这种“心理状态”
- 是否知道心理状态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有可能发生变化
- 是否知道别人并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在说什么鬼?请说人话。奇葩才了奇葩心。
《奇葩说》里的奇葩们在辩论中演绎了 N 种心智模型。人间就是如此百态,基于同一个理由也能有不同的说辞和选择。“原来有人那样想的啊”“原来不只是我这样想的啊”“原来有大概一半的人与我不在同一方,原来有一半的人与我同在”……
一档综艺节目,除了笑笑,除了百态,还能看到睿智、豁达的典范:蔡康永、马东、何炅、罗振宇、张泉灵等,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