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个曾经光芒万丈的巨人,在历经“安史之乱”这场由盛转衰的浩劫之后,又在历史长河中踽踽独行了百余年,才满怀着不甘而倒下。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再到晚唐乱局,后人瞻仰着巨人的尸骸,无限怅缅。
许多人都在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辉煌的唐帝国走向了终结?安史之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然而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叛乱之后,唐王朝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来恢复元气。为什么在这一百年里,唐王朝都没能重振雄风?
其实,安史之乱被平息之后,唐王朝的统一局面早已有名无实。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蔑视朝廷号令,战乱仍频;朝廷内部宦官专权、党朋之争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政令难行。此外,因为常年战乱,农民的利益遭到严重的侵害,最终演变成浩浩荡荡的起义狂潮,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篇文章将从“政治混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三大方面来详解唐王朝的灭亡。因为事实的复杂性,这三个方面互相穿插,相互作用,所以请不要隔绝开来,而应该统一、综合地看待问题。
本文共3600字。
一,混乱的朝政
□宦官专权
在唐朝初年,宦官只管内廷事务,不参与国家大事。然而,在唐玄宗时期,宠信宦官高力士,并让其协助处理一些政事,自此,宦官的权力逐渐增大。但总的来说,当时宦官还只相当于皇帝的生活助理兼半个秘书,手上没有太多实权,掀不起多少风浪。
真正的宦官擅权是出现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在唐肃宗即位之后,宦官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受到了重用,开始掌握禁军。之后,宦官的权力开始不受控制——他们有权制定国策、任免朝臣,乃至废立皇帝!唐朝后期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宦官所立;顺宗、宪宗、敬宗均为宦官所害。可以说,正是宦官乱政,造成中晚唐时期政治黑暗,加速了唐帝国的毁灭。
□“南衙北司”与“永贞革新”
面对日益膨胀的宦官集团,唐朝统治者自然不甘心,他们联络一些朝臣,并发起了抑制宦官的斗争。
按唐都长安的布局,宫城在北,皇城在南。百官衙署位于南边的皇城,故称“南衙”,而宦官机构位于北边的宫城,故称“北司”。这场官宦之争也因此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为了应对北司的权力过大,对皇族产生危威胁,唐顺宗任命王叔文等人进行“永贞革新”,意图剪除北司的势力。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即位不久的唐顺宗李诵重用王叔文、王伾(pi)、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十余名大臣,组成革新派,谋划打击宦官势力。王叔文等人首先从革除弊政入手,宣布废除宦官进行掠夺的“宫市”和“五坊小使”,任朝臣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节度使,朝泰为行军司马,接管宦官手中的兵权。
这些具有进步性的改革措施遭到了宦官集团的强烈抵制。最后,宦官首脑俱文珍等人勾结一些节度使,发动了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登基,是为宪宗。宦官得势之后,立刻贬逐了王叔文、王伾。不久后王叔文被赐死,王伾病死,而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均被贬为外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革新历时百余日,以失败告终。
□甘露之变
关于李唐宗室与宦官的斗争不止一次,“甘露之变”是另一场更加血腥的交锋。
唐文宗时期,为除掉以大宦官王守澄为首的宦官集团,文宗重用郑注,李训二人。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郑注和李训利用宦官集团的内部矛盾,将反对王守澄的三个权阉放逐到外地监军,不久处死。此后,他们用明升暗降的方式,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之后将其赐死。
到这一阶段,文宗一方取得了优势,但是,李训、郑注想要彻底地消灭消灭宦官,谋划出一个计策要将宦官集团一网打尽。
公元835年的岁末,文宗在紫辰殿会见百官,金吾大将军韩约谎称左仗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唐文宗令护军中尉仇士良率宦官去观赏。此时,左仗院早已设伏,只等宦官一到就地格杀。不料,仇士良看出破绽,连忙劫持文宗回宫,同时派遣禁军大肆屠杀。李训、郑注、韩约等众多朝臣被杀,文宗也被软禁至死。这一事件被称为“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唐朝后期,除了尾大不掉的宦官,连朝廷大臣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派系斗争。穆宗年间(公元821~825年),大臣之间逐渐形成了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
穆宗、敬宗之时,牛僧孺当上了宰相,于是牛党得势,李德裕被贬为外官。文宗时,两党交替得势,斗争十分激烈。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是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才华不能施展,抱负不能实现,最后郁郁而终。唐文宗对此也只得喟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当时河北地区被三镇节度使掌控,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中央朝廷。)
唐武宗时,李德裕当上了宰相,于是李党得势,牛僧孺被贬为外官,李宗闵贬死。宣宗时(公元847~860年),牛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之后李德裕死于崖州贬所,而牛僧孺不久也病死。至此,历时约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才逐渐平息。
二,失控的藩镇
□何谓“藩镇”
中国古代,与中央朝廷相对的,是地方。在周朝和汉初、以及西晋,地方被划分为一个个封国,统治这些封国的王公拥有极大的权力。秦汉时期,地方又被称为“郡”“县”的机构所逐级管辖,郡县的官员直接负责于朝廷,即所谓的中央集权,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到了唐代,情况有些不一样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封建王朝设计“中央—地方”行政体系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方便管理,二是为了更好地动员民力,进行战争。在唐玄宗之前,唐朝采用的是“府兵制”,这一兵制源于西魏,为隋延续。府兵制下,男丁20岁为兵,60岁免除兵役,基本还是“亦兵亦农”的模式。而到了唐玄宗时期,随着战事频繁,唐初府兵制遭到破坏,唐玄宗只好改为“募兵制”,这些招募而来的士兵由政府供养和训练,提供兵甲衣粮,长期服兵役。
“府兵制”和“募兵制”各有优点。在募兵制下,士兵逐渐向职业兵方向转变,战斗力更强,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开销,政府养兵的压力增大。
而且,府兵制下,中央重兵在握,地方兵力分散,是“内重外轻”;但在募兵制下,中央兵力虚弱,而边镇日益强大,“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天宝元年,大唐全国共有军队57万余人,有49万屯于边地,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形势。
同时,因为募兵制下的士兵是职业兵,容易成为将帅的私兵。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边镇军事首脑称“节度使”,他们不仅统兵,而且逐渐掌握了民政、税赋、刑法等权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在唐朝盛世的表现之下,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时,边防空虚,吐蕃、南诏趁机进扰。平乱之后,唐王朝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力量;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御方镇”的策略,设置了不少藩镇,以求相互制约。
然而,因为中央朝廷的衰落,这些藩镇势力逐渐脱离了唐王朝,形成了“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有些节度使不由中央任命,或父死子继,或由将士拥立。藩镇之间也经常火并,甚至联合对抗朝廷。
唐王朝和藩镇之间多次爆发战争。宪宗时期,因为“两税法”的实行,中央财力增强,因此宪宗裁抑藩镇,讨平数个节度使的叛乱,使藩镇暂时服从于中央号令。而到了唐穆宗时期,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三镇,位于河北、北京一带)再次叛乱,割据一方。
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也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三,不断的起义
□王仙芝起义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赋役繁重,阶级矛盾已经异常尖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领三千人在长垣(今河南)起义,转战河南各地,次年攻克濮州(今河南范县南)、曹州(今山东菏泽北)等15州,黄巢在曹州聚众响应。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王仙芝军攻克汝州(今河南临汝),大破唐军。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作战时牺牲,余部投奔黄巢,继续战斗。
□黄巢大起义
王仙芝死后,起义军推举黄巢为黄王,势力壮大。黄巢起义军在在攻克南方的福州、广州等城市后,渡黄河,于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十一月攻克东都洛阳,起义军增至百万。后向西进军,十二月攻占长安,唐僖宗出逃成都。
黄巢于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然而,起义军没有乘胜追击,使唐军得以喘息。唐王朝逐渐聚拢力量,围困长安,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使齐军遭遇粮荒。黄巢被迫于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东撤。一年之后,黄巢退至虎狼谷(位于今山东莱芜),兵败自身,起义失败。
接连不断、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给予了唐王朝致命一击,经过黄巢大起义的冲击,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此时,藩镇势力又继续发展,经过相互攻伐,最后仅剩十几个藩镇。其中最强的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朱温驱赶李克用,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
四,唐帝国的灭亡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朱温击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天祐元年(公元604年),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同年八月,朱温杀昭宗,立哀帝为傀儡皇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废哀帝,自立为帝,改国号“梁”,史称“后梁”。唐王朝正式灭亡。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恶疾,极大地破坏了唐王朝的“免疫系统”;“政治混乱”不断摧残唐王朝的“精神”,使其萎靡不振,逐步丧失自救的能力;“藩镇割据”则是蔓延全身的恶疮,消磨着唐帝国的生机;最后,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是另一趁虚而入的“病毒”,彻底终结了唐帝国“康复”的机会。
以上仅是作者本人的浅显分析,首发于头条“星空浪客”,欢迎关注!
感谢阅读,撰稿不易,请关注我每日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