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我们要搞清楚《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与过去的对学生的成绩考查有什么不同。首先从评价的功能方面来看,加强了诊断和促进的功能,削弱了甄别的功能。正如有些专家所说:对学生的评价要像一个“泵”,不断给学生加油,而不要成为“筛子”,使一部分人成为失败者或淘汰者,对数学学习终身厌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单纯是期末或毕业前的单一的成绩考查,打破了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局面。评价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不强调与他人的比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自信心;评价强调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区很多教师反映,实验班有些学生由于某些原因,虽然目前学习处于后进状态,但对参加数学活动很感兴趣,对数学学习经常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这就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就会慢慢地进步。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是什么?青山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鉴于以上的基本理念,因此,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和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使以上理念得以体现。
评价目标多元是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知识技能的评价,包括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几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也将发生变化。除概念、法则、定理、定律等一般意义下的知识技能外,也包括认识数学的过程、计算方法多样化、在现实情境中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等。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过程;数学思考的评价包括对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数感与空间感、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的评价;解决问题的评价包括对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方法等评价。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以及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正如实验区教师所说:“多一把尺子,多培养一批人才”。
评价方法多样化是指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除了纸笔测验外,还可以通过日常检查,如口头提问,板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通过课堂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语言表达等水平,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调查、小实验、制作小模型等,评价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