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荫麟《中国史纲》有感
取舍之于人生,仿若影之随形。在决定生而为人的刹那,第一次取舍,便已尘埃落定。
推而论之,优质的取舍就近乎决定了是否匹配一个优质的人生。
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于我而言,并不在汲取了几多历史知识,而在于无距离接触了一位天才史学家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取舍模式。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厚重繁复,尽在不言中。而作为写“通史”亦或“史纲”的学者,如若尽皆付之笔墨,恐怕穷其一生也看不到尽头的曙光。因此,一套“笔削”标准再重要不过。而历来的通史作者大都有意或无意地遵照以下几项标准:
一、新异性的标准。即指一个朝代、一项历史事件乃至一个人,在历史广阔的时空之中是否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具有相似体征的存在必会迭起,那么就只有被称为“开山鼻祖”的才有资格被记录。同理,生命的长度也取决于是否具有其“新异性”,敢为天下先者将长留于后人的记忆之中。不被忘记,就意味着从未消失过。
二、实效的标准。“实效”最明确的体现就是影响群体的范畴,或说是受影响人群的喜乐。也就是说,一件史事直接、间接地影响人群苦乐的程度越深,它记述的价值也就越大。
三、文化价值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真、善、美的标准。人类思想文明的传承远重要于财富和制度的延续,一件蕴含深远文化意义的史事,方有资格留名于通史之中。
四、教诲训话的标准。常言道“以史为鉴”,可知这一标准有两重含义:其一是一件史事有跨时代的先进思想,值得后代效法;其次则是一件史事有跨时代的恶劣性质,值得后代引以为戒。
五、现代渊源的标准。历史与现在本为一脉相承,也就是说一件史事愈有助于对现状的解释,就愈重要。
综合以上五点,很容易类推出在生活中进行取舍的标准。
首先,关注此事是否有原创力。如果只是一味地循着前人开拓的途迹前行,等于让自己的生命乏味平庸。
其次,研究此事的实际效果。有用功和无用功的比值决定了我们的效率高低,减少了无用功在生命中的比重,等价于延长生命。
再次,衡量此事对修养有无裨益。一件于提高知识层面或精神层面的高度均无意义的事,不值得提上章程。
此外,应考虑行为所获结果的教育价值。就像犯错,如果是明明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这是一个愚蠢的举动;但若是在探索过程中因尝试而犯下的错误,那它无疑具有矫正方向和积累经验的功用。
最后,明确所做之事和预计目标的关联。全部力量集中在达到目标上,方能一直在接近目标。分力过多,结局只会是一事无成,枉自叹息。
我们常会有一些仰慕的人,或有一个始终想成为的自己。为了变成所希望的样子,总有舍不得的必须舍,总有不愿取的必须取。于是我们犹豫徘徊,妥协现状。后来,青春过去了。再后来,一生也过去了。追悔,但早已不及。
那么,我要成为一个拥有优质取舍的人。不为伟大,只为回首时,不会遗憾我是一个如此懦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