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河南省杂技集团开讲第二课《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史书没有记载,所谓“圣人无常师”,说的是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哪怕是三个平常人一起走路,也会从另外两个人身上看到有点,学到好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喏。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语出《论语·里仁》)
孔子对曾参,也就是曾子说,我的学问道德是“一以贯之”有一条主线贯穿起来的。曾子说,我明白了。曾子走出老师的房间,有其他的学生凑上来问,老师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一以贯之”,这个一指的是什么?曾子说,老师的学问道理,就是“忠和恕”两个字而已。
曾子是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但我觉得在这个“一”的问题上,曾子并没有完全领会孔子的意志。万事都有起点,孔子思想最初的根本在哪里,这个“一”从哪里来?
孔子说“十有五而至于学”,十五岁时就立下宏愿,要向夏商周时代的先贤圣人学习。夏商周时代的圣人是谁,是尧舜禹。我认为,孔子所说的“一”就是指先贤的思想,他就是顺着,延续着这个“一”开始学习发展,才有了以后的二和三。
尧舜禹,第一个是尧。孔子从尧那里学什么,我们就要去分析尧。
尧帝在历史上主要记载有四点。一是欲谏之鼓,二是诽谤之木,三是广结良臣,四是首创禅让。
第一,欲谏之鼓。尧帝那时,中国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是组织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起点时期。也就是说,人类刚刚意识到要想组建更大的协作组织,将一个个松散的人聚在一起,一起抵御野兽,一起劳动,一起分享成果,一起抵抗大自然的威胁,需要一种制度来保证组织体系的秩序。尧是部落首领,怎么能听到下层民众的声音和意见,他发明了民主管理的最初级的形式,在自己办公的场所外面立一面大鼓,组织体系中任何人有任何意见,随时都可以敲响大鼓,由他亲自接见,听取意见,采纳建议。
第二,是诽谤之木。如果说欲谏之鼓是对内,是从组织内部获取意见,那么诽谤之木就是对外,在交通要道上树立一棵高大的木桩,路过的人,不管谁有任何意见,都可以写在木桩上,类似于今日的领导信箱,你不敢当面提意见,好吧,那就趁没人的时候把意见写在木桩上,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尧帝耳中。
第三,是广结良臣,招贤纳士,共治天下。搞好一个组织,需要一群人的力量,但是要搞坏一个组织,一个人就够了。尧帝知道这个道理,治理这么大的天下,靠他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权力进行分工,让更多的人分担责任,给更多的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尧帝已经意识到在庞大组织中建立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就好比企业在家族作坊时期,夫妻店,无需设立太多管理岗位和明确分工,但是家族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员工人数众多之后,企业决策者的首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对员工个体实施管理约束,而是谋求长远宏大的发展规划,那么行使具体管理职能,就需要安置专门的人员,于是出现了分级管理的雏形。
第四,不传子而传贤,不任亲而任德。尧帝老了,打破部落长子世袭制度,将天下让位给舜。无论任何组织形式,部落还是城邦,企业还是国家,一旦数量级大到一定层级之后面临的两难选择,要么传给家族内部人员,要么聘用有能力主掌权力的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