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子恒
在大学的时候看过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中国大历史》,他在逾天命之年方才出版这部著作,此后25年笔耕不辍,终成一家之言,为人所熟知。他在这部书中,没有堆砌太多复杂的历史资料,没有分析某一个朝代的兴衰,而是着眼于历史的进程,提倡大历史观。他向我们解释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现在经济体制为古代所不容?”正如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学历史就是学思维。”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想要了解史实已不再是难事,因此在这人物册中堆砌史料变得毫无意义。
黄仁宇的作品也引起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在他的视角里,中国古代的某些时代被当做失败的合集来考量,仿佛正是因为古代统治者们试图缔造一个祥和安定的环境,保持农民的淳朴与无知,这一切的努力都被当做悲剧的轮回看待,煌煌数千年历史,找不出一点可称道之处。
正是不同的人看待历史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从西方化或者全知的视角看待古人未免苛求,比如看到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一起殉国,看到史可法坚守扬州,最后扬州失守惨遭屠城,他们心存高洁,不肯像侵略者屈膝,正是这样的精神浩气长存,在后面面对日军侵华时,想起古代的仁人志士,才会倍感自豪,激发国人爱国情怀。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注定要失败,无力改变历史进程,就否定他们曾经存在的意义?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的积淀,慢慢形成现在广袤辽阔的地域,形成多元化的民族、众多的人口,却往往只有金字塔顶尖的一小部分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有的廓清四海,奠定了后世的版图,有的却丧权辱国,影响恶劣。
晚清的统治者,委曲求全到战胜敌人还要给敌人赔款割地,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也要不回来;在元朝,蒙古军队第一次真正征服了西藏,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今天在面对西藏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底气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第一部分。再往更早的看,盛唐时候,多民族的团结,各方文化的交流,让盛唐成为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笔。没有曾经的历史,就没有现在的格局。
这本小册子,分析了十位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最出色的十位帝王,力求客观。他们治下的王朝曾经有过难以企及的辉耀,他们或是首创制度,万世沿袭;或是开疆扩土,奠定了后世的版图;或是励精图治,为后世称颂。
有一些皇帝有望跻身于最杰出的人物中,他们有的无为而治,安心的当自己的太平天子,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人民负担,比如宋仁宗,明孝宗;有的急于求成,苛刻驭下,虽有一腔热血,可惜事与愿违,激化了社会矛盾,比如唐德宗、明思宗。对于这些皇帝,在小册子中也会有提及,不过篇幅所限,不加祥叙。
从这位帝王之中,也不难发现,在几十年的治政生涯中,几乎没有一位皇帝做到善始善终,纵然如太宗皇帝一般贤明,晚年也不免有所松懈,在征讨高句丽的军事行动上,竟和前朝的隋炀帝惊人的相似。而封建时代真正的盛世,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又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康熙盛世”“乾隆盛世”这般国库殷实,四海清平,也不免掺杂了些万马齐喑的水分,不过是在沉睡和内敛中保持着安详而诡异的氛围罢了。
这十位帝王的个人排名如下:
1 唐太宗李世民
2 汉武帝刘彻
3隋文帝杨坚
4大周女皇武则天
5 汉光武帝刘秀
6 秦始皇嬴政
7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8 明太祖朱元璋
9 汉文帝刘恒
10宋仁宗赵祯
排名是根据个人分析排出的,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排名不完全依靠功绩排定,如果他确实有其他皇帝没有的能力,如女皇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不能成之事,也该称其帝王中的佼佼者。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