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
1
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军衔,各国军队的编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管仲组建齐国军队时,以“作内政而寄军令”为基本原则,以“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为具体内容,把社会组织作为军队编制的依据,使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结合起来,即所谓的:
“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
这样将地缘的行政的组织与军事编管高度结合起来,可以使官兵之间、兵兵之间互知根底短长,可以人尽其才,有效地发挥互助和互相监督的作用,赏罚易于公平。
这在当时对于巩固军伍、加强战斗力、便于管理,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总体说来,基本上还是“寓兵于农”和“兵农合一”的编组形式。
以卒伍为基本军事编制单位,是春秋战国军队编制的共同点。同时,还有适合于作战的战斗编制,如“战车之制”:通常以一辆战车配备甲士10人,步卒20人,车上主力3人,执矛者居右,执弓者居左,御者居中,驷马驾车,余者为预备和护从。
春秋战国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兵种,如楚、吴、越等国有水军,在一支船上配备弓、戈、戟、剑、盾等不同武器装备的战士和专门的划船手。
后来还发展起可以独立作战的骑兵以及专门攻坚的云梯兵和弹石兵,增加了兵种,扩大了作战范因。
这些兵种的“装备、编成、编制、战斗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并且随着战争经验的丰富,继续得到发展完善。
战国时期,军队分工细致,据《六韬·王翼》记,军中除主帅外,有腹心(管计谋)、谋士、天文(主观察星象气候)、地利(主了解地形)、兵法、通粮、奋威(主选择有才力者)、伏旗鼓(主出奇兵)、股肱(司军事工程)、通材(司对外联络)、权士(司奇计)、耳目(司谍报)、爪牙(任鼓动)、羽翼(任对外宣传)、游士(任间谍)、术士(用迷信术鼓动士气)、方士(任医疗)、法算(任会计)等专业人员。
秦朝
2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
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
(以上相当于“士”)
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
(以上相当于“大夫”)
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
(以上相当于“卿”)
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以上相当于“诸侯”)
彻侯得食县(设令、长),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余大庶长以下十八等,则如吏职。
凡斩获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还要有赐田宅和服役人员一名的优待。
有爵级则可为官,斩敌甲首一颗,赐爵一级,愿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
这一段可以联系秦朝的官职进行了解
古代官制了解多少?1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国古代7朝官制 || 玄派资料库
顺便说一下军队升官的方式:就如前段所说的:是以人头计算的。
有派友提出如果是以人头计算,那如果人头挂不下怎么办?
渺渺知乎上搜索了一下——事实上一个人有1个头已经很不容易了,很难出现挂不下的情况。
感兴趣的派友可以自己查一查:
汉朝
3
大家现在都非常熟悉的“骠骑大将军”就是在汉朝时出现的:
霍去病和他的舅舅卫青都为西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卫青被汉武帝授予“大将军”的称号,为了显示独一无二的恩宠,在封赏霍去病时,武帝便想出了“骠骑将军”这个称号,来彰显霍去病领军打仗时的英勇。
汉朝最高为“大将军”:相当于全军总司令
其次为“骠骑将军”
再次为“车骑将军”
再往后是“卫将军”
最后是“前、后、左、右将军”以及杂号将军(如李广利的贰师将军)。
三国时期
4
第一品:大将军: 位列三公之上
第二品:
镇军大将军、车骑将军,位比三公;
卫将军:次于车骑将
辅国大将军:位在四镇将军之上
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征南将军
次于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领兵时加征东将军;镇西将军;领兵时加征西将军;镇北将军,领兵时加征北将军;镇南将军,领兵时加征南将军。
第三品:
左、右将军位比九卿
前、后将军:第三品
横江将军:吴国专有,江防
护军将军;安东将军;安南将军
平西将军;平南将军;征虏将军
第四品:
武卫将军;奋武将军;奋威将军;建威将军;振威将军
第五品:
昭德将军:魏置;昭武将军:魏置;建武将军:魏置;扬武将军
南北朝时
5
北朝北魏军队中央军队(中兵)设有将军、幢将、羽林中郎将等;
地方军队(镇戍兵)则设有大将军、都副将军、大将军、将军、都尉等。
北魏分裂后的东魏和北齐基本沿袭了北魏的兵制。
而西魏和北周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府兵制,设有柱国大将军、大将军、仪同、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元明清的官制分享:
元代
社会背景: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
中央官制:
元朝不再使用三省制,而是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中书省下分左三部(吏部、户部和礼部);右三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
至元三年(1266年)设置国用使司,总理全国财政,以后一度成为与省、台、院并立的最重要的国务机构之一。七年,罢制国用使司,立尚书省,统六部,并改天下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中书省建置虽仍被保留,但实际上由尚书省总领国政。
至元九年(1272年),撤掉尚书省,归并于中书省内。此外,又相继设置了下列机构:
翰林兼国史院,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
大劝农司,掌农桑、水利。
集贤院,掌提调学制和道教事务。
太史院,掌天文历数。
将作院,掌工艺。
通政院,掌驿传。
宣政院,主持全国释教及吐蕃地区军、民之政。
大宗正府,主持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的刑名等公事,时而兼管汉人刑狱,是治天下刑政的札鲁忽赤(断事官)官署。
崇福司,管理也里可温(元朝人对基督教徒和教士的通称)的宗教事务。
回回司天监,掌回回历法。
蒙古翰林院及其所属蒙古国子监,掌蒙古文字。
经正监,管理皇室和贵族的营盘纳钵、标拨投下草地并治理有关词讼。
明代
社会背景: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
设立内阁:
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果不太好,1382年七月被废。
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明初,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监察机构
朱元璋为吴王时,始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 罢御史台。1382年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
六科机构:
六科,负责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六年,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为六科,每科二人。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员,每科都给事中一人,正八品。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有“封驳权”,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该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
五寺机构: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
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
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乐,隶属于礼部;太仆寺管理马匹,隶属于兵部;光禄寺负责寿宴、进贡等,隶属于礼部;鸿胪寺负责朝会、宾客(外吏朝觐,诸蕃入贡)、吉凶仪礼。
厂卫机构:
明朝主要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
六部: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负责
军事上: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分理全国五个地区的军务。
该府仅负责军务管理,不统率军队,军队的调遣征发由兵部负责。二者互相依靠,难以独揽兵权,这是加强封建专制、避免军权旁落的重要措施。
清代
清代,内阁和军机处是清代直接辅佐皇帝治国理民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或决策机构。大体上说,乾隆以前,内阁起主要作用;乾隆以后,军机处则在辅佐皇权方面出内阁而代之。
六部是中央主要的行政机构。清朝承明代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人事、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罚监狱、工程。
理藩院:理藩院是专门管理内外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及西南地区土司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都察院:最高督查机构。
大理寺:最高法院
翰林院:储存人才的地方
宫廷部门:宗人府专管黄旗
内务府:专管宫廷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