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有很多种类型,按照付出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妈妈:100分妈妈,60分妈妈,0分妈妈。
哪一种妈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不了解的人一定会选100分妈妈。其实不然。
我们先来说说,这三种妈妈是何种特征。我们假设一个场景,一个3岁的小男孩调皮地爬到桌子上去了,可上来容易下去难,他往下一看,那么高,自己又下不去,孩子就妈妈、妈妈地叫。这时候,刚才咱们说的三种妈妈就该出场了。100分妈妈,60分妈妈,0分妈妈。
先来说第一个妈妈,会非常惊恐地跑过来,说着“怎么了,怎么了”,然后就把孩子从桌子上一下子抱下来了。一个孩子,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爬上桌子?她一下子就给抱下来了。这就叫替代。我们知道,替代就是剥夺。你替代一个孩子,就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为什么不能替代,不能剥夺呢?因为心理的成长注定要在挫折当中前行。没有挫折,就不可能有心理的成长。现在你给他替代了,就相当于你把他应该遭受的挫折给取消了,他就不会得到成长。大家猜这是多少分的妈妈?这是100分的妈妈。
再退回到孩子在桌子上的情景,孩子哇哇地叫妈妈,第二个妈妈赶来了,这次这位妈妈会打出一套组合拳,什么是组合拳呢?先指责——“我让你到处跑,叫你不老实,叫你不老实”,再讽刺——“下不来了吧?”,再挖苦——“你那些本事呢?平常跟妈妈使的那些本事呢?”。这是多少分的妈妈?0分的妈妈。0分的妈妈就这样一通讽刺挖苦打击,孩子啥也没学会,只是受到了打击。在门诊上,出现问题的孩子,很多及时从小就遭受过指责、讽刺、打击。
还有多少分的妈妈?还有60分的妈妈。她会怎么做呢?她老远一看,孩子在桌子上,很安全,他掉不下来,他只是害怕而已。她一边说“孩子别怕别怕”,一边走过去,伸出手。她一伸手,孩子就抓住了她的手,有了支持,孩子就不那么害怕了。然后60分的妈妈说:“你这个孩子,这么高你怎么爬上来的呢?”这语言当中,是带有鼓励,带有夸奖的。“你能上来,就能下去嘛。”接下来,这个妈妈仍然不去抱这个孩子,只是把自己的手借给了孩子。而这个孩子呢?扶着妈妈的胳膊和手,自己下来了。下来之后,孩子一松开妈妈的手,妈妈退一步,离孩子又远了,她就看着孩子再次爬上桌子,然后爬下桌子;又一次上来下去。这就是一个60分的妈妈做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三类妈妈呢?曾奇峰提到过:
100分的妈妈,往往是追求完美的,而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人格脆弱的表现,这样的妈妈既不能承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能承受孩子的不完美。她的超我过于严厉,随时处于害怕犯错误、害怕被批评的紧张之中。如果犯了错误——其实这些错误对不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微不足道——她本能地倾向于把这些责任推卸给孩子,孩子就成了她攻击的对象;当孩子犯错误——错误同样可能微不足道——她会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好,羞耻感被激活,并加强对孩子的控制。
追求完美的妈妈,向外呈现的,不是个“有瑕疵”的、鲜活的自己,而是个被伪装的、虚假的自己;这样的妈妈眼里的孩子,也不是个需要慢慢长大的“小人”,而生下来就是个“伟人”,这使孩子无法通过妈妈的“镜影”看到真实的自己,可能一生都会寻找真正的自己——用变得更糟糕来报复性地对抗妈妈对自己的完美要求。更糟糕,包括各种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以及人际功能方面的障碍。
追求完美的妈妈,自然不会放过孩子和老公的关系,这会使孩子从母婴二元关系,向父-母-孩子三元关系发展受阻,影响孩子的社会化。这样的孩子可能一辈子纠缠在和妈妈的关系中不能出来。
而60分的妈妈,也叫“足够好的妈妈”,已经放下了婴儿般的自恋,她不再需要通过自己的完美来得到他人的爱,因为她完全独立,能够自给自足,她能够面对自己的瑕疵,而不感到羞耻,所以她也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会要求孩子完美来抵消自己不完美带来的羞耻感。
孩子在放松的情况下,不仅不会犯更多的错误,反而会更少犯错。因为错误,常常是潜意识里故意犯的,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过度控制。
60分的妈妈,有着接近真实的自我,孩子在她面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再这样的妈妈的镜影下,孩子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满足妈妈的要求之上,这也就避免了以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真实的自己。
60分的妈妈,离100分的妈妈,所缺的40分,有无穷无尽的妙处。
这40分是“母婴间隙”,是母亲与孩子的距离,这个距离,在孩子长大之后,就叫自由。对于很多人,自由的价值大于爱情甚至生命。没有这个间隙的孩子,会对“窒息性”的关系成瘾,成年后要么依然处于和父母的纠缠中个,要么处于跟他人高浓度的冲突关系中。支气管哮喘、迁延不愈的鼻炎,都是身处这种关系中产生的躯体症状;呼吸的不通畅,是心理不自由投射到呼吸系统的结果。
这40分,为他人的进入开了个口子,他人可以是父亲、老师、同学和朋友,孩子的世界从此变得天地开阔,心灵也相应地变得浩瀚无边。这40分,不是缺憾,而是真正的完整与美好。
我有一个100分的妈妈,刚刚写了几百字对妈妈如何“100分”的描述,却一口气删掉了,我不希望自己在这里批判妈妈。但我由上面100分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找到了自己成年后坚决不留在家乡的缘由:妈妈没有那40分的“欠缺”,我必须逃离妈妈让距离创造40分的间隙,否则我将无法顺畅呼吸。小学就得了鼻炎,难道真的是因为当时就已无法顺畅呼吸?
把目光落在从妈妈身上找问题根源,也是于事无补的,不如学习如何做“60分妈妈”,总结一下:
1.要有耐心:
当你要出门时,孩子还在磨磨蹭蹭地穿衣服,这时不能一把抢过衣服帮她穿,而是站在旁边,耐心等着她穿完,当然还要闭上嘴。衣服只有她自己穿完,成果还是她自己的。
2.忍住孩子的脏乱差
在孩子一开始自己吃饭时,桌子和衣服上必然是脏乱差的,忍住了脏乱差,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越来越强,忍不住孩子就会越来越拖拉,你就会越来越累。
3.孩子能做的绝不代劳,仅适当地帮忙
孩子想尝试一件事情,不要阻止,也不要完全放手,以免孩子受伤。可以从旁边观察,待孩子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帮忙。
4.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这个空间,就是40分的间隙,教会孩子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然后就放手,不要过度的担心和焦虑,否则就成了诅咒。
5.拥抱孩子的“瑕疵”
在孩子成年前给她做足榜样,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三观,帮助她培养好习惯。成年后,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包含她改不掉的缺点和坏习惯,她就是她,有“瑕疵”的她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