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最爱听故事,故事里最美的又是那些梦想成真的童话,虽然懂事后会知道童话是大人编出来哄小朋友开心的,但依然不能防碍那些故事在小小的生命里闪着光的感觉。入睡前小女孩抱着穿花裙子的娃娃幻想自己是善良美丽的公主,小男孩看着投射在墙壁上动物玩偶的影子幻想自己是挥着长剑的勇士,每一个梦境都甜蜜而圆满。
终于有一天长成一个大人,变成了给小丫头讲睡前故事的那个人,当书里的童话已经装不满小朋友的世界时,我只能试着自己编出一个王子和公主,虽然故事漏洞百出但那张小脸上依然挂满期待,听得身心投入,于是每天不断修补加工,努力把这个童话打扮的对得起她望着我的眼神。有一天,在重复了多次后这个小篇章算得上精致了,小丫头已经爱上了里面的公主和王子,我自己也爱上了他们撑起的那个只有5分钟的小世界。看着她安心入梦,我的心里生出满满的幸福感,不只是来自她温柔的小脸,还有一部分来自那个童话。
那一刻我发现,其实童话并不只是写给小孩子的,也是写给自己的,长大后的人们用那些纯真的文字来提醒着自己,在这个冷漠复杂的世界行走时不要忘记,曾经自己深深相信的那些美好,以及无比奇异精彩的梦境。
我们是那些早早从梦境中醒来的大人,可是还有些人一直沉迷在无限的梦里,欢脱地奔跑着,埋头忙于打造他们独特的梦境世界,比如这部片子的导演蒂姆·波顿。
每次看波顿的电影都希望在名单里看到另一个名字--约翰尼·德普,我猜一定是仁慈的造物主在微醺状态下捏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波顿后,实在担心他那些鬼马主意万一实现不了脑袋会炸掉,又在同一状态下赶紧捏出一个气场没差的德普,得以超水平执行,并让他们多年后在镜头前相认,然后“噗”地一下就点燃了对方。他们是电影世界里严丝合逢的另一半。爱他们合作的每一部。
~~笔芯~~
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里并没有适合德普的人设,但影片呈现出的佩小姐很合适地补了这个缺口。黑衣红唇烟熏妆,紧束的腰肢挺直的背微微仰起的下巴,叼着大烟斗掐着表一枪轰倒大怪物,然后转身该吃吃,该睡睡。看到佩小姐被抓走那场时突然想到,这算不算一个完美妈妈的形象?对着孩子们时一脸几世都化不开的宠溺,而且只允许自己对孩子们发号指令,其他人的即使是刀架在脖子上也要等着。帅,我要努力学习。
影片里波顿的温柔都给了比空气还轻的那个女孩—-艾玛。她有金色卷发,如果用手抓一下会不会像云朵似的柔软,淡蓝的长裙是天空的颜色,干净清淡的笑容,在无数年的时间轮回里守着一份始终放不下的爱情。相比当下所谓的宅男女神,她就像港片时代银幕上那些没整过容的漂亮姑娘,美是没有标准的,美是每个个体独有的味道。
城堡里的孩子都有异于常人的本领:隐身男孩可以在恶作剧后迅速脱身,脑袋后面长着大嘴巴的小萝莉给我们展示了怎样优雅的一秒啃完一只大鸡腿,身体里住着蜜蜂的小朋友要少说话,被缠成棕子的双胞胎兄弟有美杜莎的眼睛,指尖有火焰在跳舞的女孩可以迅速烧开一壶水,一直爱着艾玛的坏脾气大男孩只要有一颗心就能让玩偶活起来,能够控制万物生长的姑娘,力大无比的洋娃娃,还有艾玛,虽然会飞但必须被人用绳子牵住,不然就完全脱离地心引力飘走了,我们的佩小姐除了制造时间循环,她的特别之处就是变成一只鸟,最后被坏人装到了特别订制的鸟笼子里。。。还有男主,他在战斗中发现原来自己能看到隐身的大怪物。
这样总结完发现他们的超能力好像还真没什么用啊,你说变成一只鸟有什么战斗力,养一身体的蜜蜂又怎么去打怪,一个像洋娃娃的姑娘一掀头发,后脑勺露出长着大尖牙的血盆大嘴,这样的超能力是好事吗?所以有人说这里的人设是幼儿版的X战警实在是不厚道。想想我们那些天真的愿望。
从前我幻想有一对可以随时展开的翅膀,能像鸟一样飞翔,后来由于皮肤原因两个肩头对称的位置意外地各生成一个小疤痕,像两个小骨头的样子。有一天丫头看见了问我,妈妈你这里是怎么了,我随口说,小时候妈妈这里长着翅膀啊,这就是翅膀的痕迹。小丫头就相信了,她小心地去摸,用小嘴巴去呼呼地吹,问我,还痛吗?缠着让我讲翅膀的故事,还不开心为什么自己没有?我忍着笑哄她,真的真的,其实你小时候也有过,在你不记事的时候。她去照镜子,可发现肩头光溜溜的时候竟难过地哭了,她说为什么找不到翅膀的影子了?那段时间她一直惦记着翅膀的事。那时她五岁。
三年级的夏天,丫头过生日带同学回家玩,吃饭的时候一个姑娘也发现了我肩头的小骨头,问我,我还是开玩笑地回答,是翅膀的印迹啊,我想着都这么大了怎么可能上当,可那几个嘴巴里塞着蛋糕的姑娘们还是一齐愣了几秒钟,然后迟疑地说,真的?我绷着脸继续演,真的!姑娘们对视着,目光再转到我时眼神都不一样了,她们又一起问丫头,真的?我开始想笑来着,可一下子又不忍心,三年级了也依然是孩子啊,她们的世界里仍然飘荡着童话的气息。
为什么大人们的生活中所看到的事只有眼前这一种形态,为什么童话在长大后会消失,不急于长大的人会显得幼稚?小时候我们看到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突然想不起来了。其实世界并没有变,变化的是我们看待她的方式。
《佩小姐》的原著里怪物像吸血鬼依赖噬取孩子的能量恢复人型,影片里换成了啄食有超能力孩子的眼睛。导演说吸血太血腥了不适合小孩子,这个情节的更换更像是导演独特的解读。大人的眼睛和小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成人们看来人生是苛刻的,最重要的是严谨的数字,量化后的结果,比如我们看到的棒棒糖棉花糖都是垃圾食品而已,而对于孩子那些甜蜜是他们深爱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种味道。我们已丧失了想像力,如果还要重新体会更充分的美好请俯下身子来,顺着孩子的视角仰望。
这个故事核心是爱,佩小姐和孩子们,杰克和爷爷,艾玛和杰克,杰克和孩子们。生活就像高速公路,我们在每个路口相遇相、交集,每件事每个人要怎么选择,问问你的内心。
关于那些虚弱的坏人,他们智商明显不在线,空有一副凶恶的样子,摆了一个好大的花架子最后不堪一击地溃败。这样的设置也是被吐槽的原因。可童话不都是这样子吗?我们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告诉他们不能做坏事因为坏人一定会失败,可这些就像是例行公事而已,反而自己根本不相信。好的童话就是负责让孩子们看到一个明朗的世界啊,而不是把险恶放大。
我羡慕波顿的任性,可以放任自己不去长大,一直做那个在阳光下转着万花筒的男孩。他在童话里久久徘徊着没有离开,并把自己的梦境送给所有爱他的人,他的翅膀一直都在。
我相信,最初每个人降生时都是生着薄翼的天使,走着走着发现她变成身体的累赘,于是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