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出行总想远离人群,找一些小众而又独特的地方去深入当地,感受当地的生活,瑞典之行的马尔默也不例外。要说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它踞守波罗的海海口厄勒海峡东岸,海峡对面便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其实马尔默只能算得上一个中转,我们其实钟意的是离他不远的ystad town以及更加神秘的Ale's stone,如果不是自驾,根本无法前往。但就算是中转,马尔默也令我着迷,让人难忘。
离开延雪平时已是下午两点左右了,对于湖畔景色仍旧沉迷的我们有些不舍,带着对下一个目的地的期待,我们驱车前往马尔默。马尔默大学、中央火车站、马尔默灯塔、旋转大楼,这些其实之前通过各种途径或多或少都有听到过,哦,对了,好像伊布拉希莫维奇也是马尔默人。似乎这些信息会使得我们更加熟悉这里,然而当我到达时,才知道马尔默的美完全不同于我的预想。
一路上悠然自得,边走边看,抵达马尔默已是下午六点多,气温骤降,不多一会儿下起了小雨。酒店位于中央火车站附近,也属于马尔默大学校区的一部分——整个马尔默大学是一个开放式的街区。出于对天气不好而扫兴的担心,check in时询问近期天气如何,得到reception自信的回答:“Don't worry. sunshine will be back soon”。酒店工作人员热情而又阳光,应该是马尔默大学的兼职或者见习生,每个人都穿着一件短袖T恤,胸前和后背印着一个大大的“WELCOME TO MALMO”。check in很快,但停车就没那么好运了,在前台仔细的讲解下,由于酒店没有停车场所,我们将车停在了酒店不远处的一栋黄色建筑的地下停车场,缴费机上取下停车票,200元一晚。一切安排妥当,步行至大小广场,瑞典国王卡尔十世的雕像矗立在中央。穿过广场的商业街居然找到一家中华餐厅,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里面尽然提供盖饭形式的套餐,看着菜单忽然不敢相信自己身在北欧。我们能够接受北欧相对单一的饮食,但偶尔一餐中餐也算调剂。饭后散步回酒店,在途中经过的一家超市买了一些香蕉和蓝莓。往返的距离不过也就两三公里,但周围的一切都让人觉得柔和宁静。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我还会来到这里,坐在窗边,一边品尝着蓝莓,一边看着窗外下着小雨,回忆起很多年以前我们也同样在这里做过一样的事情。”——这是DEMI躺在酒店窗边的躺椅上边吃蓝莓边看窗外下雨的时候突发奇想说的一段话。对于这美好的期许和超然的遐想,我实在感动至深,为她心田里面种下的温暖而感到欣慰。后来我想起她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抱着三毛的书在看,而对于我车里面经常播放的《回声》中的大部分曲目都能朗朗上口,随口唱来。其实她对于三毛的热衷完全是来源于对撒哈拉沙漠里面的神奇故事的好奇,此前也曾担心过早阅读三毛会对她有所影响,但基于对于阅读的无拘无束也未曾过多干预。就此,我也完全释怀了,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只知道当年三毛到录音棚听齐豫录制《梦田》这首歌时,一边听一边哭!
听她这么说后,我突然觉得我该赶紧出去转转,看看这个她今后可能来到的地方。于是,尽管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多,外面下着雨,我还是一个人出去了,连伞都没撑。步行在路上完全凭感觉,朝着貌似学校的方向走,没看时间没用导航,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吧,沿途都是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餐厅,径直走到底看到了海边的灯塔以及即将远航巨大的货轮。继续沿海边道路而行,雨势渐密,四下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也许是假期的缘故,路上可以零星的看到一些拖着行李箱、提着宠物篮、牵着各种狗的学生,有些甚至牵着两三条。大概都是假期回程或者搬家的吧。好不容易看到一栋建筑里面灯火通明,屋顶的灯箱写着studio,进去一探究竟,三层建筑里面有健身房、乒乓球室、阅览室、木作空间、放映室,每个区域都有人在活动,实在令人感叹其可供业余时间安排的活动如此丰富。室内转一圈出来雨居然停了,抬头看见一片云被吹走了,巨轮已经驶出码头,刚刚还寂寥的街道上已经有自行车队三三两两。雨后路边的草丛湿漉漉的,我忽然注意到草丛边上有色彩艳丽钱币大小圆形物体,走近一看,竟是蜗牛,顺着草丛边际看过去,一路上都是,我从没见过如此之大而又色彩丰富的蜗牛,或黄黑相间或红黑相间或蓝绿相间,十分神奇却令人喜爱。我忍不住捉起一只,本想带回去,但后来想想让它离开乐土毕竟于心不忍,也就放下了。
柔软的事物总是让人容易接近,思想之树开花结果也需广沃的土壤。但愿今天走过的点滴能够成为明日幸福的养料,浇灌自由的灵魂,展开艺术的翅膀远走高飞。让她的梦田里繁花似锦园果滋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