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好多咨询过来,最集中的两个问题:我家娃打人怎么处理,我家娃被打怎么办?在妈妈们接踵不至的问题里,我想说我也在困惑里寻找答案,这份答案与其说是给孩子的答案,不如说是给自己的答案。
先说打人的问题,多哥从手的敏感期开始,常常打人,无辜受伤的小盆友总是让我非常自责,如果家人反应强烈,我也会陷入尴尬两难的局面。我很想客观的说说多多为什么"喜欢"打人。
1:诚如微博中陈禾爷爷说到的生理原因,两岁孩童的控制力比较弱,神经系统活跃,遇到刺激就会激烈回应。多哥过敏性体质,会加重这样的应激反应。
2:物权敏感期,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别人不能碰,遇到心爱的玩具被抢会反击。
3:家人开始的引导错误,孩子手的敏感期开始打人抠人时,做了不恰当的回应,让孩子误以为打人是件有意思的好玩的事。
4: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性中固有的一部分。如竞争性的游戏、体育竞技、开玩笑等方式,都是经过社会化后的表达攻击性的方式。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不那么会掩饰或修饰自己的攻击性,表现为动手打人。
当然知晓原因并不代表做家长的无作为,多哥十个月到二十个月,我脸上的伤口愈合后又添新伤,有无意抓破的,有嬉戏玩闹抓破的,有情绪暴躁抓破的,这十个月,我没有打过孩子,也没有发过火,坚持用我的方法引导。
1:用表情告诉他我真的很痛,我被你打了抓了,我很不开心,希望你停止这样的行为。
2:积极暂停,孩子一有攻击行为,选择放下不抱,或者换人抱或者放在沙发上。告诉他可以发脾气,但打人是错误的,是我不能接受的。
3:多陪伴,找更多可以互动的游戏,多多有时候挠我,拽头发,只是简单的互动,也不可否认里面有很多亲昵的举动。
4:绘本引导,《大卫不可以》《霸王龙系列》,孩子在生动的绘本里了解什么叫不可以,什么是友善。
做妈妈的也太知道这个"顽劣"孩子的转变,即使现在抱着想和我亲昵会,玩我的脸,小手也是很温柔的抚摸,如果不慎重了些,会很快意识到错误,来抱我哄我。有人说,不打不骂,成效太慢,我想说,我愿意选择等待,长期有效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才最有益。
也大概是我做家庭指导的原因,有些人会说,你看看,你还是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呢,你家孩子怎么还打人。同样的困惑也出现在我幼教的朋友里,我心理圈的朋友里。好似这些人会有这样一套逻辑,因为你从事相关的工作,你的孩子就必须是"好孩子"的形象,听话,有礼貌,乖巧,懂事。在我过去的成长经验里,我也被这套粗暴简单的逻辑绑架,因为我妈是数学老师,爸爸是物理老师,我理科成绩就不能差。可是我也在这套逻辑里看到了成人世界里带着嘲讽的审视,和自以为是的判断。我想说我的孩子他是他自己,他桀骜不驯,他"旁逸斜出",终究他要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他,他不是检验我教育理念的参照物,更不是正面管教的代言人。我选择正面管教,是我价值观的体现,我选择实践,是因为我知道有爱有界限,才能让孩子自由成长,自律自尊,有爱的能量,有强大的成长动力。
再说说被打,多哥的魅力在于被打从来都是自己处理,不需要我的帮忙。过年期间,先是被妹妹狠揍,不仅用拳头塞,还用道具,两个两岁娃的恶斗,在大人的拉架中结束,多哥在妹妹远离冲突现场后,用手比划成手枪背后模拟开了一枪,逗笑全场。事情到这就结束了,孩子继续玩自己的,我倒是很喜欢我乡下亲人看斗鸡似的心态,不干涉不评判,笑声里都是对童真的欢喜。孩子在冲突里即使有负性情绪,也没有因为大人的说教和判断,加重变形恶化,而是就此结束。 接下来又被揍了n次,不同对象不同年龄,我和乐哥依然把成长的权力教给孩子,不到万不得已不拉架。你也惊奇的发现,面对不同的玩伴,多哥的交流方式也不同,他会选择性的分享,会躲避保护自己,会用交换玩具来避免冲突,打不过会争执,遇到很契合的玩伴,可以不需要大人的看护玩很长时间。但这些仅限于在安全不被聪明的大人干预的环境里。
一次,和大四岁的哥哥一起玩耍,因为玩具被抢,多哥大声吼叫,刚准备出手时,大哥哥反击回去,被打懵了的多哥开始更大声的吼叫,大小孩的外婆来了后,立马制止大孩子抢玩具的行为,责令回家,大孩子非但不听,还骂出了不堪的脏话,两个孩子也陷入僵局。但有意思的是,大人走后,大哥哥和多哥都忘了抢玩具的事情,他们各自又玩另外的玩具,自得其乐起来,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他们除了各玩各的,还一起玩角色扮演,一起假模假式的修玩具。这个同伴的经历,也让他们习得了自己的社交规则。我很害怕有主意的大人们,强迫孩子分享的,威胁不能以大欺小的,孩子被打以后骂孩子怂,甚至教唆还手的。不仅加深了孩子在冲突中的负性情绪体验,还强加了自己的价值观。而事实上,那些被教要还手的孩子,要不就是暴力的熊孩子,逢人必打,耀武扬威;要不就是任人欺负的小绵羊,不知怎么应变,只等家长来救。
我们说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和童蒙养正的观念相同,没有谁想做坏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里,他们也在慢慢习得自己的经验和社交规则,也会有意识的选择固定玩伴,这些我们家长做的帮助真是微乎其微,做多了反而成了绊脚石。
最后,用粲然的话,结束今天的手机码字。孩子每一次"出乎意外",对大人而言,既是礼物,也是挑战。因为这些成长,不仅饱含谢意,同时也在说:"我不是你,我不为你的梦想而生,我全然独立。"能在心灵和行动上,同时理解与接受这一宣言的父母,会被"成长"的光芒同时笼罩,进入人生第二次更深层、更广袤的共情与生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