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北京人,也没去过北京,但我却对北京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尤其是北京的胡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是我看过很多电视剧都与它有关。不管是什么题材的,只要是发生在胡同大院的故事,都会让人感受到那独特的、浓浓的生活气息。那是北京人生活的缩影。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因此胡同里除了平头百姓,更是隐藏了很多社会文人。他们的眼中胡同是什么样的?会在那里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这是《胡同的故事》最吸引我的。
《胡同的故事》是一本散文集。书中汇集了包括季羡林、冰心、汪曾祺、史铁生等四十六位著名家的笔墨。他们有的从小在这里生活,有的成年后才到这里定居,还有的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不管哪种情况,他们都对无不对胡同充满了特殊的感情和回忆。
胡同是家,存留了他们温馨的童年记忆。冰心小时候和妈妈是在中剪子巷胡同里长大的,对她来说有妈的地方才是永远的家,所以,虽然后来她在很多国家有过自己的家,但是中剪子巷仍旧是她内心深处真正的家,年老后还时常梦见它。
胡同是成长的见证者。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迭,它自然也见证了有志青年的满腔热血,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就是这其中之一。他在胡同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参加地下党的工作。曾经他差点暴露身份被捕,当时多亏了他家脑瓜机灵的仆人帮他消除了危机。能把那些所谓的禁书顺利的运送出去,还多亏了胡同里的拉车师傅老常。在他的回忆里,他一直都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普通人充满感激。
生活在胡同中的人不仅仅是在革命关头相互帮助,在岁月静好的和平年代,人们也是真诚相待。
徐怀中在文中回忆到“大院十多家,从不见哪家和哪家红过脸,却也并不有意显得多么亲近热乎,自然而然,实诚相与。”
他文中还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画面。住在一个院的有位大爷,平时与两家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当他看到徐怀中的女儿小心地在地上捡了他打下来的几颗枣后,他便特意用竹竿打下很多枣儿让她吃。事情虽然小,但是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没有功利心,更没有防备心。相处是那么自然和谐。
季羡林也曾在胡同里住过,那时他从外地来北京求学,住的就是北京胡同。在他这个外乡人的眼里,胡同大院是又多又大,他居住的地方只是大院里很小的一个旮旯。条件也并不怎么好,常常被臭虫的空降部队袭击,但那依旧是他奋斗的青春里美好的回忆。
说了这么多,胡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胡同。
看完书,我有这样一个印象,她像一位高龄的老人。她年轻过、也经历过苦难,但无论何时她永远都保持一颗平常心静静地看着人们在这里生活成长、成功或失败。她像一位母亲一样,爱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也对它充满了感情。
她有自己的样貌:青砖灰瓦大红门。书中也有人拿它跟别的地方比较过,如上海的弄堂,东北的胡同。但是比来必去,都没法跟北京的胡同相比。我想,首先就是那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大红门外加方方正的四合院儿,那应该是北京独有的。一是彰显了它的年代,二是散发了她古色古香的韵味。
除此之外,北京胡同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那带有浓浓得京腔味儿的叫卖声。季羡林会在悠长、深邃的叫卖声中睡去“王致和的臭豆腐”,“驴肉!驴肉!”;
萧乾在文中描写得胡同里的声音简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早晨有“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江米小枣年糕”,晚上也不示弱“硬面-饽饽”,就连乞丐的叫卖声都那么有特色“行好的-老爷-太唉太-有那剩菜-剩饭-赏我点吃吧”听上去没有卑微,更像是跟朋友打闹。
《胡同的故事》中有意趣的、感人的、动人的故事是在太多,不能在此一一列举。唯有自己看,才品出这其中的味儿。
胡同是人聚集生活的地方,是平凡的、动人的故事上演的舞台。因为名人在此居住过,给胡同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其实他们在胡同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也正是这普通的生活才让胡同更加亲切。
胡同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她更像是一个只能被国家收藏的瑰宝。希望能保护好它,让它成为北京永远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