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课堂”的昨天,今天,明天
序:
今年教师节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掀起‘课堂革命’”让无数正在路上的教育人热血沸腾。
“十·一”当日,上海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留言:她要写点东西,想索要一点点关于“阳光课堂”的文字。本人愚钝,还未思考好写什么、怎么写,吴校长的文章当天就与读者见面了,但为了保持我的信誉度,决定还是要写点东西出来,至于合不合吴校长的口味,就另当别论了。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我认为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是否开齐国家所规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是教育、教学科学和完美地解决教育问题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等一系列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同时,与时俱进,接纳好办法、好思想、好设施,才能让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福祉当地。我们李家堡学区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用“阳光课堂”来挖掘师生潜力,最大化利用教育资源、进而提升教育、改变现状。
“阳光课堂”从创建到发展,历时一年时间,其辛酸的经历是外人无法理解的。李娟玲老师彻夜失眠、周小娟老师一边打吊针一边备课、张晓慧老师一边熬中药一边准备课件,而我本人住院,也受“阳光课堂”所赐;其来自外部的保障措施也是外人所不知晓的。“阳光课堂”之所以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的走下来,“学区化管理”、“双向联盟”、“教室功能化、区角化”等措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弥短板,补学科。
多年来,在学校教学中,无法落实国家课程一直被社会、家长、有识之士所诟病,这是教育中的瓶颈,这些问题不光在农村如此,城市也如此。农村学校是由缺乏专业老师所致,而城市学校由不重视音、体、美所致,城市的艺术类老师常被边缘化,所谓“副课”被“主课”所占成了常态。当然,农村学校的这类老师被边缘化更甚一筹,农村学校也有一大批音体美的业余爱好者,如果让他们“活”起来,可以解决这些课程开设不了的问题,但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所有人,包括上级领导,学校校长,科任教师的“唯分数论”。所以农村学校的音乐、美术课几十年如一日“躺”在课程表上休息,其课时基本被语文、数学所挤占,但问题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数学考试考试成绩并未提升,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阳光课堂”的开设全力解决了村小课程的短板问题,在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利用沪江cctalk平台,组建了直播团队,制定了包括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在内的课程表,目的只有一个,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我们完完整整坚持了一学期,效果是喜人的,村小从此有了歌声,教室里有了学生的绘画作品,很多孩子从此喜欢上了音乐、喜欢上了美术,我们不求他们成为艺术家,但求用艺术净化他们的心灵。
阳光课堂开设以来,村小学生的下午时间几乎不再与语文、数学有关,用有些老师的话说,下午孩子全在“玩耍”,没学习,就是这样地“玩”,这样地“耍”,一学期结束时,村小的语文、数学考试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大部分村小的成绩明显高于中心小校十个点,其中鹿马岔教学点六年级毕业考试综评成绩高出中心学校将近30%。让孩子们在区域直播“阳光课堂”里尽情地“玩耍”,我觉得值!
我们学区用“阳光课堂”进行弥短板,补学科,着实改变了学校对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认识,还孩子们一个真正的童年。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意义,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在创办阳光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两种意识——一是坚持国家意识,不折不扣的落实国家课程,不删改,不走样,把国家课程的价值追求落到学生身上;二是坚持育人意识,瞄准全面发展之根本目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逐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成长关乎教育的成败,国家和地方一直很重视教师的成长,但无论国家、地方还是教育部门进行的网上专业知识培训、学区开展的师德师风培训,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成长问题,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我们天天提倡学生成长,但现实是我们每个老师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的成长,不给学生成长的机会,这种状况不但一直是这样,现在似乎也已经成了常态,我们老师不仅只知道给孩子灌输知识,还给这种错误做法穿上了“合法、合情、合理”的外衣。
“阳光课堂”无形中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我们的老师现在很像一个学习的社群,时不时接受着共享“阳光课堂”联盟群、互加黄埔一期校长群、彩虹花和阅晨读群、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群、幕天人人图书角-全国联盟群、一路一带美丽联动群、直播群的洗礼,大多数老师每天很积极的在这些群里交流、探索、展示。我们精心打造的直播教师团队,已经有较高的网络教学水平和驾驭网络课堂的能力,他们不怕吃苦、愿意学习,一丝不苟,活跃在“线上”和“线下”之间。
现如今,我们的助学老师们没有因为助学而忘记教学,他们时而扮演着直播的角色,当着某一直播课程中直播老师的替身,时而是直播老师的“另一半”,更多时候是直播老师的接力者,共同完成每节阳光课。他们甘于放下身份,与直播老师亲密合作、当学生的领头羊,助学老师变成了“学生”,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里面的“好学生”。他们完全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在直播老师的统一的引领下,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作业。另外,其他老师也热心于我们的“阳光课堂”,他们一有空就钻进教室,参与学习,与线上直播老师、线下助学老师、联盟内所有学生一起构成了一道“阳光课堂”亮丽的风景线。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我们平常过于强调教学方法,殊不知,教师潜能的挖掘,教师是否敬业才是教学的首要问题,我们的老师现在变得爱学习、爱交流、爱表达,关心阳光课堂每节课的好坏,喜欢评价每节课,愿意与同事探讨教法,更喜人的是,他们开始自我成长了,依据不同兴趣侧重点,组建自己的小团队,如张湾中心学校的助教老师刘洮林和他们的学生组建科学兴趣团队,沙滩教学点的王兆校长、李家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组建阅读团队,鹿马岔教学点探索具有乡俗文化的“小而美”乡村学校建设路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色:组建团队、接近自然、重于实践。
“阳光课堂”开展以来,学生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由当初不敢交流、不愿交流,到愿意交流、乐于交流,再到热心参与老师组建的团队活动,喜欢唱歌、喜欢画画、喜欢读书,他们对电子白板、一体机、电脑应用自如,对网络不再陌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愿意合作、交流、展示,相互帮助,见老师、见长辈、见客人自觉问好,等等这一切变化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三、倒推信息化的发展。
也许,一年前,我们讲网络直播课,很像海市蜃楼;也许,一年前,我们讲信息化教学,很像白日做梦,因为我们没有一体机、没有网络,没有懂信息化的教师,更别谈什么“三通两平台”了,但为了开直播课,我们学区抢抓机遇先行一步,利用教体局提速网络工程,很快解决了各个村小的网络问题,安装了设备,激活了以前安装的电子白板、全覆盖数字资源、远程教育设备的很多软件,及时摘掉了它们戴了好几年的“质量有问题”的帽子,全都参与到“阳光课堂”之中来,所以“阳光课堂”反过来倒推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畅言教学通”、“集体备课平台”在我学区各个学校运用自如,整合平台资源开启了我学区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我们实时建立38个备课协作组,在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备课,同时积极推广用畅言教学通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现在,我们学区的一体机、电子白板、电脑在教学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迈向了信息化的道路,我们的老师,包括老教师,无论教学、还是备课,乃至学习,业务提升,都离不开信息化,可以很自豪的说:“阳光课堂”倒推了信息化的发展。
四、对未来教育的贡献。
我们对阳光课堂的定义,事实上已经超出了它“弥短板,补学科”的范围,“阳光课堂”所带来的变化更能诠释它所固有的本质。对“阳光课堂”或者“共享阳光课堂联盟”进行概括,有如下几个要素,我个人认为很可能就是未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
搭建平台:未来教育,需要许多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网络直播平台,显然是最重要的。不难想象,未来课堂里,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出现的教学将大幅度代替三尺讲台,成为教学的主平台。未来教育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网络课堂是一个学校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同其他硬件设备一样,成为学校的基础设施,是未来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元件。“阳光课堂”是典型的区域直播,它以学区化为背景,开展的农村教学将是今后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我们会不遗余力的建设它,完善它,维护它。
团队建设:构建学生团队,教师团队,教师与学生团队。团队组建,可以是学生参与的,可以是教师参与的,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还可以引入家长及社会人士加入。未来教育必将产生无数的团队,大而言之,以区域为背景,在几个学区内或一个县域内组建;小而言之,以地域为背景,在一个学区内或一个学校内组建。这些团队在某一时间,如六一、国庆、端午、中秋,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或以某一学段内容为主,围绕一个学科主题开展活动;或以某一学校、村落为主,确定一个探究传承文化、自然奥秘、民俗民风为主题开展活动。
团队组建的实质,往小说就是兴趣小组,往大说就是联盟发展,其目的都是抱团取暖,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团队意味着要有遵旨,要有成果,要走出去,与其他团队交流、合作。欣喜的是我们学区所倡导的从“阳光课堂”发力,以“学区化管理”为背景的“双向联盟”团队建设,正在健康地成长中。
资源整合:安定区课堂教学改革从2012年开始,已经经过了五年的历程,我认为,如果把安定教育局倡导的以六模块“3+X”(“六模块”是:1.“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模块;2.“呈现目标,任务导学”模块;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模块;4.“交流展示,适度拓展”模块;5.“反馈矫正,尊重差异”模块;6.“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模块。“3+X”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在保证1、2、6模块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整合与建构,灵活选择运用3、4、5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有效高效的课堂。)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做为“课堂革命”1.0时代,那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互联网平台资源的介入就是2.0时代,毋容置疑“课堂革命”的3.0就应该是资源整合。所谓资源整合就是,一方面借现代技术助推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等;另一方面把互联网平台资源、图书馆资源、博物馆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做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拓宽学生索取知识的渠道。目前,共享阳光课堂联盟所参与的“沪江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就是很好的互联网平台资源。我相信,沪江互加计划会举全国之力,不断开辟新的资源,不断提升平台资源的质量。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因此陈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
没有信息化参与的“课堂革命”就不叫革命,没有互联网平台介入的“课堂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阳光课堂”本身就是信息化的产物,又反推信息化的发展,由此所引发的教师与学生行为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很多新现象,值得在“课堂革命”中借鉴。
后记:
一年里,“阳光课堂”从创建到联盟,再到县域内扩散,可以说在体验着成功,但如果不参与“课堂革命”,不仅不能算是完美,而且将会没有出路,要参与“课堂革命”就不能只停留在音体美等边缘学科教学上,必须走进语数外等核心课程,更不能只停留在信息化水平,必须走向互联网平台,这一切的一切深深的挑逗着我的灵魂,荡漾着我的思绪,虽经历较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但还未找到默契的结合点,希望能得到吴校长的点拨,让我的理想尽快变为实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