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本质其实是梦。梦诞生于黑暗,电影亦是如此。黑暗可以让人更专注于光亮的地方——银幕,而那里是梦的开始。。。
造梦能力一直就是衡量一个导演实力的核心标准,在这两个小时内,把观众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进入“梦境”,让电影与观众的灵魂来一场激情的互动,这才是一个电影人要追求的真正梦想。相信这才是电影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离开了这个意义,再怎么华丽的片子,充其量也只能叫视频。
以前的电影因为胶片长有限的因素,还在电影前加了一段overture(序曲),其实好的电影都会利用这段序曲让观众逐步抛开现实生活,把心静下来,进入属于电影的“梦境”。
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梦般神奇的色彩。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给人类带来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就让观众体验到了梦境般的神奇。今天看来,这35秒的电影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但是你可否知道,当时公映的时候,观众们被火车到来的影像吓得惊慌四散?
电影的神奇在于他在黑暗中隔绝了观众与外界的信息对接,然后用自己的故事,给每个观众带来一段全新的人生体验。在影院里,不管你是百万富翁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你的人生是颠沛流离还是一帆风顺,在银幕前,你我都是平等的。我们拥有着共同的欢乐,共同的悲伤,共同的愤怒。在这一刻,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鼓掌。可以说,电影给了大家最“共产主义”的体验,这份平等来源于,每个你我心中共性的灵魂和品格,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什么是好电影?好导演?好编剧?
电影作为一部团队艺术品,当然功劳也是属于每一位为这部电影工作的人员。这其中的灵魂人物是导演。一位好的导演之所以受人追捧,也是因为这段梦给得够真实、够深刻、够精彩、够美丽,跟人的灵魂够贴近。而编剧给这段梦提供了一个故事,他是梦的写手,是“人生”的缔造者,好电影必然离不开一个好的故事。但是,如果拿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相比较的话,就显得荒谬了。原因是,在文学艺术那里,每个读者是自己的造梦师;而在电影艺术里,每个观众是进入导演造的梦里体验别样的人生。如果说xx电影看起来不如xx书读起来有趣的话,这种行为,其实是对导演和编剧纯粹的一种诬蔑,除了上帝,谁又能造出跟你心目中一模一样的梦境呢?
近些年来诞生的电影新技术革了电影造梦真实感的命。但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只能改变其体验过程,这是无法改变梦的实质。尤其在新的电影工业体系中,电影显然已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现代心理学和影像学的完美结合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卡位都有着精准的解释。接下来就好比导演我架设了一个个圈套,让观众主动交了钱,再把脖子伸进来,然后我在幕后观察每一个观众的一帧一动,一颦一笑……在这过程中,我顺便捞了点钱。这听起来就像一个个写好的方程式,每一次运算都能得到一个精确的结果。
对于演员可能更为悲惨。因为特效的诞生,表演已经不需要什么场景、什么录音,只需要每天对着一块绿幕和摄影机,做着各种矫情、做作的表情、动作来代表想象出来的情绪即可。如果每天让你对着摄影机做上几百遍空洞而诡异的假笑、假哭、假动作,恐怕你就能明白了这些流水线出来的产品是多么的“美”了。
美真的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真我的表达。你以为有着一张嫩白而会故作嗔态的脸和两条大白腿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就能对你产生真爱吗?
电影结构大师诺兰,在日益丧心病狂的3D和电脑特效的时代环境下,在拍摄《盗梦空间》时,依旧搭建一个巨型滚筒模仿重力颠倒和失重的环境踢演员进去表演。好莱坞的那群投资家估计是不会理解,为何一部2D的破烂片子整整花了好几亿美元。
同样,在计算机刚刚诞生的同时,人类还没登上月球的时候,库布里克已经打造了一堆今天看起来依旧真实得可怕的电影场景。甚至因为过于精益求精而使成片时间严重拖延,被制片方怒斥,2001到底是片名还是影片的上映时间?
其实,这些都是造梦师为了实现心中梦境的完美而作下的努力。作为观众的我们凭什么不好好看电影?请告诉自己,这是一门严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