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巨大的事件出现时,我们往往会被它所呈现的最显著、最有代表性、最巨大的情绪驱使、挟裹,不由分说地接受了这种单一的情感,来不及分辨夹杂其中细微的情感。
武汉疫情爆发以来,网上纷纷发声,武汉加油,我却一直不能发出这样的呼声,因为恨,恨武汉人吃野味,引发了这场灾难,恨武汉相关领导处置不力,导致疫情蔓延,恨封城前匆匆逃离的武汉人,将病菌带到全国,恨为了支援武汉,医护人员冒着感染的风险冲上一线,恨为了稳定武汉,全国菜价上涨。总而言之,恨不得把武汉从地壳上凿下来,发射到外太空,眼不见心不烦,说什么同仇敌恺,武汉加油呢。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经过这次,我最担心武汉人的心理创作》记灾难中的普通人。刚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是不屑的,一个疫情就心理创伤了,真矫情!但越往下看,我越感受到了巨大事件下被冲击、被忽略的普通人脆弱的情感和命运。和巨大的灾难比起来,他们的经历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落到每一个个体,这些经历足可以使人崩溃。
的确有很多人在疫情爆发前离开武汉,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受害者。有人只是出门学习或旅游,出发前风平浪静,抵达另一个城市时,却没了栖息之地,景点关门,酒店拒绝入住,回也回不去。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却经历了歧视、拒绝、信息泄露、举报、甚至驱赶、网络暴力。有一家三口,因酒店拒绝续住,除了在肯德基小憩,只能在车里呆着,有到国外旅游,回国时却被同机乘客拒绝乘坐同一航班,有因航班取消,被迫降落到一个计划外的城市,再辗转回家,有连续奔波20多家酒店都无法入住的......
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愤怒情绪遮蔽下悲惨的普通人,武汉人没有原罪,吃野味的不是所有武汉人,封城前逃跑也情有可原,面临从未有过的严厉举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信心自觉自愿地留下。如果是我,第一反应也会是“逃”吧。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武汉回乡人员名单”,我隐隐感到不安,上面详细列明回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手机号码,但这丝不安很快就被“非常时期,安全第一”的想法安慰过去了,键盘侠们不会一笑而过,他们打电话、添加微信好友,通过各种方式把情绪脏水泼给一个个个体。不排除有发烧情况下逃离武汉的,但在做简单检查都需要跑四五家医院、排大半天队的情况下,逃离也是为了得到救治,谁能苛责一个人对生的渴望呢?更多的人是在无明显发热症状下回乡的,他们戴口罩、自我隔离,尽最大努力不给别人添麻烦,他们也是受害者,是和我们一样的受害者,不该承受恐慌驱使下无理的指责。
封城后费尽周折想要回家的武汉人则经历着另一番考验,畅通的交通网络被截成支离破碎的一段又一段,坐一段火车,高价坐一段出租车,再徒步,武汉市内交通停运,虽然有部分出租车、 私家车组成的车队承担起了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输物资的任务,但这些徒步回乡的人很难得到这种救助,疲惫地走在漫长而阴冷的路上,他们心理的绝望和压抑,不知多久才能消除。
洪流中的小情绪似乎不值一提,但我们是雪崩中的每一片雪花,洪流中的每一滴水珠,如果只关注“大”事件,“大”情绪,很容易陷入盲目、狂热,每一个人都值得关注,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真诚地说一声“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