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触发器
作者将触发器简单分为四类:心理触发器、环境触发器、创造性触发器和社会性触发器。
心理触发器指的就是,假如我们想进入心流状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环境和条件。
首先是自主性,如果我们能同时掌控思想上的自由、以及命运上的自由,就会全身心投入。
举例说明,成功的作家和失败的作家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成功的人会对诱惑说“不”,其他人则会接受诱惑,代价是失去自主安排日程的权利,丧失定期写作的能力,最后变成一名普普通通的编辑。
第二种心理条件是“好奇心、激情和使命感”的组合。
当这三种驱动因素完美叠加时,力量就会显著增强,虽然激情是一种颇具利己主义色彩的体验,但使命感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使命感可以使我们将视角从自身转移到自身之外,一旦注意力转移了,我们就更容易从头脑中解脱,进入心流之境。
第三种状态是完全专注。
心流伴随专注出现,因此,完全专注不仅是心流触发器,还是决定心流成败的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90~120分钟不间断地集中注意力是最理想的时间段,这期间,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最后是明确目标。
当目标足够明确,大脑就不必忧虑接下来要做什么,它已经得到了答案。这时,注意力会更集中,动机会更强,无关的信息会被过滤掉。
环境触发器
外部触发器共有三种,第一种是严重后果,简单来说,就是潜伏在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威胁。
要进入心流状态,一个人必须甘愿承担风险。恋爱的人必须暴露自己的灵魂,冒着被拒绝和羞辱的风险;运动员必须甘愿冒受伤甚至丧命的风险;艺术家必须甘愿忍受批评家和公众的嘲笑和轻视。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一般人也一样,如果希望进入这种状态,就必须甘愿失败,暴露自己的无知或者丢脸。
下一个心流触发器是“丰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一般来讲由“新颖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构成。
但是也不一定要把一切都想得那么复杂,因为去大自然旅行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阅读,或者去离家很远的咖啡店办公,以此来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三种环境触发器叫做“深度具身”,它是一种生理意识的扩展,就是需要我们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一件事情。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想了解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应该怎么做呢?比起死记硬背,要是能走到户外,亲自种植一个花园就更好了。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调动了多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同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这一件事情上,这时,心流体验自然而然地就会被驱动、产生了。
创造性触发器和社会性触发器
创造力的特点是能够将新想法联系在一起、并且付诸实践,而这两种体验都会产生多巴胺,推动我们集中注意力,进入心流状态。
我们可以每天读25~50页和专业不相关的书,试着站在不熟悉的角度解决问题,大量增加生活中新的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