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三天可见,半年可见时,很多自媒体公号围绕这个话题见解不一。大部分声音表示不理解,“凭什么我加了你好友,你却对我三天可见?”“陌生人都可以看十条,我还不如陌生人,加你干嘛?”“觉得三天可见有些装。”“三天可见是为了让人关注吧,毕竟三天不发消息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大致意思就是我们既然加了好友,我就有权翻看你的过往历史,你不给我看就是你没有诚意。
微信的用途确实很广泛,收录的人际交往又分为朋友圈,亲友圈,同事圈,同学圈,业务往来圈。其中功能又包括语音电话,视频通话,日常生活的扫码支付,订机票车票,缴费,小理财等。越来越多的人将微信当做手边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并非单纯的网络社交。而朋友圈部分十有八九为了保护隐私也都关闭了陌生人可以查看十条的功能。
当然面对一些人朋友圈展示了一条灰线心里有失落的人还是不理解,那么如果你们是亲密关系,或者你想要进一步了解他(她)就一定还会通过其他方式。毕竟朋友圈公布出来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光鲜亮丽和美好的,越来越多的人发越来越多不带有情绪和实质内容的消息。即便揣测,你也不一定会看清人家要表达的是什么或针对谁。节选豆瓣里网友的真实想法,并非我原创,却与我想法不谋而合。
“有的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真的是想和过去告别,年轻的时候犯过的傻,犯傻的时候发过一些矫情的朋友圈消息;那些和前任热恋时秀过的恩爱;那些当年眼瞎发过的美化过度的自拍照;还有那些迫于生计发的微商广告,帮亲戚朋友转发的投票……简直就是藏在微信里的污点记号!头脑清晰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这些朋友圈,分分钟就想把它们全删掉。可是偏偏当初爱刷屏,手指一滑,朋友圈不停下拉,半小时了,上个月的还没删完。干脆一点,关了朋友圈?可是新版微信取消了这个功能。怎么办?设置三天可见吧。”
“有人说,不显示了也不代表没发生过呀,可是有句话说的好,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啊。至少三天可见,给了我一次暂时隐藏过去,重新开始的机会。”
“有些人远离微信朋友圈,是为了走进真的朋友圈。”
“我身边有好多朋友,不仅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而且'允许陌生人查看'以及'朋友圈入口'两个选项,也都是关闭状态。”
“有人说,离开朋友圈,会筛选出一群真朋友。确实是这个道理。仔细想想,确实没有哪份真挚的友情,是靠朋友圈来维系的。相反,那些相识了几年十几年的朋友,虽然几乎不太会在你的朋友圈里出现,但他们总会在必要的时候发来私信或者打电话,意义远远胜过朋友圈评论和点赞。没了朋友圈,只是减少了和泛泛之交接触的频率。同时也逼迫你,想联系那就直接点。想他了,去和他聊聊天,方便的话约出来吃个饭,总好过在朋友圈里点一个赞。”
“与其浪费时间在真假难辨的朋友圈,不如多花些时间,和好朋友们多多联系。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更容易发现谁才是待你真心。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可能是我不想活得那么透明,可以被任何人一览无余。我有自己的小心思,保持神秘。”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可能是我想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用担心朋友圈的共同好友,不用害怕现任因为我的前任而吃醋伤心。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可能是我想为自己做点什么,而不是想要阻止你做什么。”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也可能是我单纯地想这样,并没有什么原因。”
“朋友圈的英文翻译是moments,时刻、瞬间。而不是share the moments with you,和你分享我的瞬间。分享与否,这个选择权,在我。”
“有些时刻我想与大家分享,但有些故事我也想独自品尝。有时候我会敞开朋友圈大门,有时候我想保留些许的隐私,所以我选择三天可见。”
我呢,平时喜欢写写画画,发在朋友圈不过是为了留个日记,喜欢你的会点个赞,讨厌你的也有可能点个赞,我不想费心揣摩,只想用时间筛选我认为值得保留的内容,与他人无关。有时候我想,如果微信推出一天可见,我也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把每一份回忆都锁在昨天留给自己。你要知道自己为谁而活。
有时候我也会分享一些自认为有趣的消息或出行纪录,差不多关心自己行踪的家人和朋友们看到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全部删除,一是不想无用消息占据太多过往内容,二是不想让人对号入座。你无法阻止别人对你公开的消息意淫有所指,这也是让人挺无奈的,毕竟我亲身经历过又深受其害,朋友圈有时候就是个怪圈。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告诉你,面对设置三天可见的朋友们,心态平和淡定些,每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同,这和成不成熟,装不装逼,坦不坦诚没关系,能不能走进我心里,不在于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