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是好奇一千多年以前的一个人,他的生命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这些经历和感受和现代人有本质上的区别吗?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生命个体,是否在有些方面是殊途同归?
陶渊明所在的时代
在陶渊明短短的六十三年里,曾亲身经历了两次篡逆的变乱,亲见了东晋的灭亡。不但如此,那时还有一叫孙恩的平明,发动了反抗朝廷的变乱。因此,陶渊明生活的六十三年,是一个“篡”、“乱”交替的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什么在讲解古诗时,往往要提到诗人所在政治历史背景呢?)
如何在充满了战乱、黑暗、荒灾的时代,保持住自己内心之中的一份平安,这陶渊明终生努力的,而且,他最终做到了。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写陶渊明道: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稼轩读陶渊明,感觉到的是陶渊明的生命活力,就好像未曾逝去,还在眼前晃动跳跃一样。臧克家说,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后一句明显适合陶渊明。为什么陶渊明的精气神可以穿越历史的河流涤荡至今,引无数后人仰慕?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主要是因为,陶渊明活在世上的时候,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他的生活都是他真正的以他真诚的面目与世人相见的,所以我们才能感觉到那种真诚的感情,真诚的思想和真诚的精神。——由此看来,主要是陶渊明获得足够真诚。
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与中国本土玄学相互交融的时代,他虽然没有正式皈依、信奉佛教,但他的诗里却反映出浓厚的佛教的空观思想。譬如“人生拟幻化,终当归空无”,还有他的过《形影神》三首。
此外他还有道家的思想,他的名文《归去来兮辞》里表现出的爱好自然的天然本性和思想情趣,都是道家的思想。道家认为,人世之间不应有约束,应该反朴归真,顺应自然。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见陶渊明的思想中也包含浓厚的道家思想。
叶先生认为陶渊明是中国诗人里最有思想性的诗人。为什么?因为一般的诗人写诗,他们常常是见景生情,就是看到什么景物,引起他们什么感情,就写下一些诗句,像李后主看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想到“往事知多少”了,其实李后主也是信佛的。即”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一般人写的诗大都是因景生情:悲欢离合呀,伤春怨别呀,可是陶渊明的很多诗都不是像一般人表达的那种见景生情的感情,陶渊明是一个最有思想的诗人。
元好问写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是陶渊明随便的一句话,写的都是这样的“天然”。在中国的诗人里面,如果说作诗的态度最真诚的,不雕琢,不修饰,不夸大,不自欺欺人的,那无疑是陶渊明。他的诗是很自然的,他的思想在大脑里边怎么运行,他就很自然地把它流露、表现出来。不像是有些作者雕章琢句,拼命找一些漂亮的字说出来,“语不惊人死不休”。陶渊明是“一语天然”, “万古常新”,使我们千百年后读了他的诗,感觉还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
为何这么说,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