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了孔老先生的预测,有点不灵了,了凡暗自怀疑命运的安排。
但事实上是孔老先生的预测,完全正确,请看。
命数皆是无所求
原文,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搏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译文:
后来我补贡生的事情,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见我在考场中的备选试卷,感叹道,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就如同上给皇帝的奏折一样。像这样博学多才的读书人,怎么能让他埋没到老呢?于是他让县官依照行文向上级呈报,准许我补了贡生。加上以前所吃的七十一石廪米,刚好是九十一石五斗。我因此就更加相信,升官与贬职都有一定的命数,升官发财的快慢都有一定的时机,因此对一切都看得很淡然,没有太多的追求。
解读:
孔老先生的推算出现了偏差,了凡先生还没高兴多久呢,就被打击了。
从成为廪生开始领廪米的时候算起,一直到正式成为贡生,了凡领取的廪米的数量恰好和当初孔老先生所推算的数量一模一样,刚好是九十一石五斗。
了凡先生对于孔老先生的推算,再也没有任何怀疑的态度了,这样的结果使得了凡先生开始在心里面相信命运,相信自己在出生的那天起,一切都已经注定,了凡先生觉得此生一切荣华富贵,都已经被注定,只能顺着命运的安排走下去,自己无力改变了。
山中静坐拜云谷禅师
原文
贡入燕朝,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译文
我在燕京做了贡生,留在京城里一年,整天静坐,也不看任何书籍文字。到了己巳年,回到南京游玩,在未进南雍之前,我先去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我与云谷禅师在一个房间里对坐。总共三天三夜都没有闭过眼睛。
解读
明早有一个专门教授学生的机构,叫做国子监,按照当时的规定,一旦读书人被选为贡生之后,就可以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读书,了凡先生选为了贡生之后就去京城的国子监读书。但是由于了凡先生相信了孔老先生为他推算的命运,相信了自己的命运,是上天早就决定好的,因此他在这一年根本就没有好好的读书,每天什么也不做。既没有看任何书籍,也没有游山玩水,更没有四处结交朋友,一切都安于平静,终日在屋子里静坐。
我们不知道了凡先生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思想境界,但是由于他已经相信了命运,无欲可求,也就对自己的聪明、形象和知识都不在意了。了凡先生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好好读书,没有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他内心空明,对于很多事看得更加通透,这也为了了凡之后的思想变化提供了支持。
了凡先生在京城待了一年以后,由于某种原因到南京游玩,先去山里拜访当时的佛门高僧云谷禅师。
云谷禅师当时隐居在栖霞山中,终日拜佛诵经,了凡先生在见到云谷禅师之后,没有请教任何问题,也没有听云谷禅师讲道,而只是和云谷禅师相对而坐,像得道高僧一样不眠不休的静坐了三个日夜。
静坐无妄念的缘由
原文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译文:
云谷禅师问我道,“凡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妄念缠绕,而你静坐了三天,没有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回答说,“我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算定,荣华富贵,生死荣辱,都有定数。即使想要胡思乱想,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云谷禅师笑道,“我以为你是个才智勇力出众的人,原来你也是个庸俗的凡夫俗子。”
解读
妄念是什么?佛教认为妄念就是人们虚妄不实的心念,也可以说是无明或迷妄的执念。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内心容易生出许多迷误,不知道世间一切法的真正意义,凡夫内心时时刻刻充满了欲望,颠倒妄念,产生迷误虚妄情景,从而生发出错误思考和信念。
了凡先生当然不是达到了觉悟的境界,他之所以心里没有妄念,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了。
其实对于任何人都一样,如果能预知未来而且难以改变,当然不会有对于未来的向往,也不会有自己亲手创造未来的动力。
听了了凡先生的回答以后,云谷禅师自然有点失望。
所有定数皆变数
原文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译文
我问他原因,云谷禅师说道:“人不可能没有妄想心,既然有妄心在,终究还是会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能说没有命运呢?但是只有凡夫俗子才有一定的命运,最善良的人,命运自然是束缚不住他,最邪恶的人,命运也依然拘束不住他。你20年来的命运都被孔先生算定,自己不去改变一丝一毫,反而让命运把你给拘束住,难道不是凡夫俗子吗?〞
解读
云谷禅师认为人的命运有定数,但也存在变数。他举例说明,极其善良的人,他们自身的福德和功德会随着自己所做的善行的增多而逐渐增加,而当自身的功德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受到上天赐给的福报,这样的话,就已经算是改变了天生的命运。极其凶恶的人,随着自身的恶行的逐渐增加,自身的功德就会慢慢的减少,或者说自身的罪业在逐渐的增加,所谓恶有恶报,当一个人自身的罪业增加到一定程度的话,那么就会遭到上天降下的祸患的惩罚,同样,这也是超脱了命运的范畴。
而凡夫俗子只会纠缠于自身的妄想心,或者深陷于自身的所谓的命运之中,不去做别的事情,也不去想着改变,因此才会被命运所束缚,因此才说凡夫俗子的命运是注定的,是定数。
命由已作,福亦己求
原文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己作,福亦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译文
我问道,那么命运可以逃开吗?云谷禅师说,“命运由自己创造的,福由自己求。《诗》《书》中所写的,的确是明白的训戒。佛经里说,一个人求富贵就得富贵。求儿女就得儿女,求长寿就得长寿。说谎是佛家的大戒,所有佛菩萨又怎么会说谎欺骗人呢?
解读
关于云谷禅师所做出的解释,了凡先生是不能理解的,特别是关于命运的定数和变数的问题。
而禅师说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意思就是说命运是可以由自己创造的,福报也是由自己去求来的,不是别人施舍来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真正的想改变自身的某种境况的话,不是靠向佛祖诉说和祈求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自身去努力,达到改变这种状况的条件,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一个人想要改变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改变了。
禅师的这段话就是告诉了凡先生,
人的命运虽然被天注定了,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朝着人自身期待的方向前进的,但是前提是人自己要努力,不要想做依靠别人也不要等待别人的施舍,只有自己去努力去改变命运才能真正的走上符合自己所想的道路。
云谷禅师的话,了凡是否真的全听进去了吗?还有没有疑惑呢?明天继续说。
感谢您的关注,感谢您的阅读,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