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阳明传之应试不第不动心
【书籍】王阳明传
【01】王阳明对书法的认知
王阳明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人,在书法上亦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哲学成就掩盖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他将“心学”融入书法之中。
他说:只有用心揣摩古帖的神韵,才能通其法。这让我想起我这一年多来的硬笔书法练习,为何不如同期一起学习的,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把写字这件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并没有用心认真研读老师的视频和范例。
这让我知道无论做任何事,只有真正的走心,才可能有所成就。
【02】王阳明认知的“格物致知”
在此处,王阳明遇到两个人,一个是理学大师娄琼,一个是朱熹。二人都提出,若成圣贤,必得“格物致知”的观点。即探究事物规律,就能明白一切道理。
朱熹在《近思录》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蕴含着至理。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即在求真求善。
因此王阳明找了朋友,一起“格”竹子,朋友坚持到第三天就离开了,王阳明坚持到第七天病倒了,预示着他格竹失败,这也为后来龙场顿悟打下基础。
【03】王阳明的科举
王阳明参加了三次科举,第三次才考中进士,花了九年时间。但与王阳明而言:世人以不得第为耻,他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什么意思呢?他认为,落榜没有什么可耻的,因为落榜自暴自弃才是可耻的,他的志向在于成为圣贤,至于科举与他而言,是尽人事,听天命。
他在落榜期间,研究兵法,开诗社。在高中进士之后,干的也是一些不重要的活,但他并没有任何不满,在为威宁伯王越督造陵墓时,利用兵法排兵布阵,发明出现代企业使用的三班倒工作机制,很有超前的思想。
反观现代人,很难有人能做到如此,我们一生所追求的大志是什么呢?大多淹没在尘世的繁琐之中。
【04】王阳明心学的起源
王阳明在为政一段时间后,感觉身心疲惫,觉得官场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还要应付各种人际关系。因此在一段时间后,他听闻九华山有“蔡蓬头”精通道家养生之术,遂去拜访,然而无论他再虔诚,这位道士始终不愿传授,因为他感觉到王阳明身上有一种“官相”。
后来又去拜访洞中高僧,此高僧住在悬崖峭壁之上,拿野兽皮当被褥,用树叶做衣服,以松果为食物,不食人间烟火,完全过着原始的生活。高僧让他向周敦颐和程明道两个儒家传承人学习,其中周敦颐(号濂溪)是理学和心学大师,程明道则是心学鼻祖。
这次让他认识到,山林古刹只是短暂的休憩之所,俗世之中才有他的未来。
【05】“王阳明”的“孝道”
在三十一岁,王阳明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因为身体原因,他请辞归乡,静修治病,来到会籍山的“阳明洞”修道。修炼几个月导引术之后,有了预知未来的超自然能力,能预知谁会来拜访他。
也是在此时,他悟出孝道的真正含义。孝道是基于普遍人性情感和伦理的观念,是融入中国人生命血脉与灵魂的文化理念。而佛教和道教追求的是弃绝人伦,这是与孝道背道而驰的。
他指出,人活在世间还是要有所担当,不能抛弃亲情和该尽的责任。由此王阳明开辟了全新的儒学思想境界。那一句:“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何人?信何佛?就是这个意思。
王阳明用这句话惊醒一个已闭关三年,终日不发一语,不视一物的高僧。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走近王阳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