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养》一本朱光潜先生用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和中国的根基与读者的笔谈交流。
先生说,我一向没有自己能教训人的错觉,不过我对于实际人生问题爱思想,爱体验,同时,我怕寂寞,我需要同情心,所以心里有所感触,便希望拿来和朋友谈,以便彼此印证。诚恳亲切之谈。
给现代中国青年的一封信
由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青年立志太满或立志不足,先生对于中国青年谈谈几点建议
1. 担负起国家重任,不可仅图生活
2.克服愚蠢,怯弱,懒惰,要深知知难行易
3. 审时度势,做自己做现代青年做志向远大中国人
先生对励志做人,规避人生“悲惨三部曲”,三点认识:时代的认识,国家民族地位的认识,国家民族关系的认识。
先生说,“世间事之难就难在人们不知道或是不能够转一个念头,或是转了念头而没有力量坚持到底,难于未能转念,还是止于中途未能坚持。”
谈立志
朱老先生说:人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当理想太大能力太小,便烦闷;理想不足,现实冲击便会消沉。烦闷是感觉到困难,消沉是无力征服困难而自甘失败。皆于意志薄弱而导致的受挫后病态心理。要解决需立志,立什么,如何立?朱老先生指出:“志”要素有三: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达目的之决心。而志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之认识与达到目的之决心。
立志:愿望与能力的平衡。在理想与事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事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事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坚持一种不合理的理想而至死不变只是匹夫之勇,只是“猪武”。
行动:此身,此时,此地。朱老先生说“我生平有许多事叫我追悔,大半都像这样“志在将来”而转眼即空空过去。”细想,我们生活之中不乏此种感觉,那些年自己计划却一直没做的事,不胜枚举。因此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将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一顷刻。想到应该做,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发下一个空头愿。
对此先生谈到“三此原则”感觉甚好。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像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前人经验生活哲理,滚滚浪潮下自感艰难并非道理不够,只因行动太少,知难行易。细思,自己是否辜负生而为人的可贵,践行的是人的品质,还是空有人的皮囊而填有猪豚的内在。
朝抵抗力大的方向前进
朱先生说,朝抵抗力大的方向路径走,是自己失败后的经验总结,或许不会成功,但结果不会太糟。物,人都有内在一致性——惰性,只是人可主动选择靠意志克服。最简单的体验,冬日起床时,被窝的暖和舒适和外面的空气寒冷,两者相抗,你是否起床成功代表意志是否战胜惰性。
虽之于惰性,无须排斥,因人性格中往往是天理与人欲杂糅,有上帝也有恶魔,我们的生命史常是一部理与欲,上帝与恶魔的斗争史。但不可放纵惰性,靠意志朝着抵抗力的大的方向走,虽是一场斗争,但是是一场有意义与价值、人生所需的奋斗。因循、苟且、敷衍,是人性内在固有黑暗面,唯靠坚韧之志、朝着抵抗力大的路径走,方可能极大发挥人能量、人的生活力,延长拓宽生命的视角。
最近复习不佳、动力不足,或许如先生所说,懒,而学术不勤思想懈怠。分析考研报考复旦肿瘤医院的理想,当初诸多“我觉得都挺好的”源自于内心向抵抗力小的方向偏移,庆幸的是,方向没错,理想与能力相平衡。现仍需抱有必达目的的决心和合理的复习方法,使之成为现实的可能。事情不是因为简单才去做,正是因为困难才需要解决,才会有所获得。如孔子所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立志,立愿望能力平衡之志;致行,致于此身此地此时之行;难行,难于坚持达于目的之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