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海中,不自觉的经常浮现出小时候的三两印象。
没盖房之前的水泥老房子。一瓣泡过井水的西瓜,席地而坐,就着爷爷奶奶的微弱聊天声,去一去那燥热夏日的无名火。
房子的结构是简单的,干净。
也许是为了照顾到三个儿子吧。
老式房子的结构是绝对的对称的。水泥的白墙小平房,有够长的。从中间分开的一条隐形线,那就先来介绍一边的结构吧。你只需懂得这个,靠想象也是能拼接出来完整的一套房子的。
面向我的正前方是三级小台阶,由台阶而上是一米多宽的水泥地面,中间隔着到的是客厅的大木门。
老家以前的房门都是木制的。背靠大山,取材也是方便的很。想必当年我家的门应该也是从后山或者是村子里面走的老山里面砍伐的吧。
2米高的两扇大木门,从外面关上的话就是一个横插的铁捎,外加一把老铁锁;从里面呢,却是完全的木头,横插上排,屋里屋外也都是那两扇木门带来的安全感。
左边是我小叔叔的卧房,右边是我爷爷奶奶的房间。
其实也是对称的设计,不同的是,爷奶委屈了自己。缩减了房间的一半在后半部分设计了个“火笼”。(家乡的一个小室内设计,最角落处挖一个圆形的坑,冬天的时候放上木材,老树根,火坑四周围拢着家人邻居,三言两语的唠嗑聊天)小时候没在意过的事情,长大后却突然有一天清醒的认识到,想来人啊,活着活着都是愈加清楚明白了的。
小时候,为了生计。家里叔父和爸妈,都在外务工。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还在吃奶时期“不懂事”的我,和大眼瞪小眼的爷爷、奶奶。
客厅的布局就像旧时的模样。不加修饰的白色墙面,正中间高高悬挂起的诗词歌赋背景墙。其实就是以前人家说的中堂。表意的山水画搭配着诗句,想来也是那时爷爷辈的文雅气质的体现了。
下方搭配着中式文化的暗红色的大柜台,总能看到正中间摆放着的三架香炉,香炉旁边就是那伙伴似存在的烛台。
在那属于着它的时节,升起缕缕细烟,散发着焚烧的独特气味。可惜的是,家里面没有专门侍奉的教类,要不然我小时候的记忆之一,也得为那香炉中的一缕香占据去了。
正中间就是吃饭的大方桌子了。我是佩服以前的手艺人的。做什么都有什么的样子。小时候的爷爷在我心中是厉害的存在。
桌椅板凳,竹篮灶台。甚至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也是我所不能及的。惭愧惭愧。
背景一致,暗红色的大方桌。更是承载了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
童年时读书写字,幼小到够不着地板的我,晃悠着两条腿,悠闲的一边写一边消磨时光。看着门外的色彩悄摸摸的黑下来,饭菜的香味止不住的传到鼻息间,那时候,也从未想过,长大以后离乡的我,一顿家乡的味道都是我感动的泪水源泉。
稍大一些时候,家里姐姐、哥哥一起围着四方的大桌子在一起吃零食,玩游戏,读小书的快乐,也是现在手机游戏所不能及的。
等到离家已成为习惯,偶尔回家的三两天,小方桌上的大人们又开始呼朋唤友打起了时兴的麻将,小方桌上的常客又变成了那群早已习惯离家的大人们。
我想,这是小方桌的热闹,也是小方桌的寂寞吧。
民以食为天,接下来就是从客厅走出往右拐的独立厨房了。
小时候,奶奶影响我最深的就是那份“干净”了。
经常被奶奶放在口头上说的就是,别拿别人的东西,小姑娘家家的,不搞干净点!所以,我记忆中“老家”的样子永远都是干干净净,合适暖心的。
就连,我记忆中的厨房也一直都是清清爽爽、一丝不苟的模样。
走近与台阶相隔着的水泥高台,就进入了那阴凉的旧式厨房,总是能看到打理干净的瓷砖灶台,连竖直的烟囱都是记忆中的“白墙”模样。(其实有被烟熏黑,但是奶奶擦拭的太干净了,下面的部分就感觉不到黑的感觉)
往里走一步,就是吃饭和上面盖着网纱的小方桌。
旁边的一口大水缸更是盛着我的快乐和烦恼。总是在那夏天劳动,而汗流不止的时候,用水瓢挖一瓢水,洗个脸洗个手带动了全身的清凉气。而又在我不愿意放弃精彩电视内容的时候,怨声怨气的提着重重的水瓢,被奶奶叫着干着不知名的活计。
这是我能想到的关于刻在记忆深处的“家”的印象了。
说到这里,你再两边对折一下,复制出中间线另一边对称的房间、客厅和厨房。这就是构成了我整个童年时期的住宅了。
以前总会有遗憾,不懂得拿手机记录下老房子的点点滴滴,大概是十几年住习惯了,旧房推倒的那一刻我也早在远离家乡的城市里面上着学,甚至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老房子没了,每每想起,总是叹气的说起这段记忆。
可到了真正回忆它的这一刻,才发现其实旧房早已融入了我的骨肉血里,新房重建的还是以前旧房的选址,可连角落里的模样我都还记得那么清楚。
它早就在时时刻刻的陪伴着我,从生至死,而我也将永远的怀念着它。
能记得下来的东西很多很多,可其中怎么也少不了爷爷奶奶的身影。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总能看到,夏天的草帽,农舍里的锄具、一天一次的零食、还有我奶大嗓门的呦呵,爷爷背着手在树荫下的走走转转......
哦,对了对了,还有我记忆中永远存在着的是我家从前土坡旁边的两株桂花树。
一到了夏天,掩不住的清香。
还有我总站在那两颗桂花树下眺望着爷爷奶奶农耕回来的背影。